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互文性理论自上世纪60年代诞生以来,一直作为文学批评的一个工具被广泛使用,而将其运用于新闻传播学的理论与实践的分析、批评,则是近几年的事情,而且多是对单个英语新闻语篇的分析。本文拟跳出单个新闻语篇,以汉语新闻文本为对象,从报纸新闻稿件的配置角度,运用互文性理论及话语分析模式,分析报纸新闻稿件配置的篇际互文性及其对于话语秩序构建及受众阅读理解新闻文本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互文是人类交往和认知的方式。互文性主要表征为转述语,让不同的声音参与语篇交际,形成"异质话语",使各种声音交织和互动,以期实现语义的隐含表达。互文性理论强调的是文本结构的非确定性,认为任何文本都不可能脱离其他文本存在,每个文本的意义都产生于它跟其他文本的相互作用中,同时互文性理论体现了文本之间的继承和发展关系。在新闻语篇中,互文性表现得更为充分和普遍。互文性理论对英、汉新闻语篇的理解与翻译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英汉新闻语篇的建构过程中,译者对英汉语篇中互文性的正确识别,阐释、转换及分析比较是确保翻译质量的关键要素.译者应结合具体的译写技巧,运用恰当的互文策略,强调译文既尊重源语的新闻事实,又符合译语的表迭习惯,准确传达源语的信息功能,实现最佳跨文化传播和外宣效果.互文性理论对英,汉新闻语篇的互译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网络新闻互文叙事对报纸新闻叙事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互文性文本理论对网络新闻的叙事特性进行分析,认为网络新闻互文叙事体现出的超文本性、多媒体性、互动性特点对报纸新闻叙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语篇互文性的本质、表征及功能.互文是人类交往和认知的方式,互文性主要表征为转述语:作者简介/说者试图通过采用不同的转述语,让不同的声音参与语篇交际,形成"异质话语",使各种声音交织和互动,以期实现语义的隐含表达.最后以一则英语新闻语篇为例,揭示了互文性通过转述语实现语义隐含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互文性是所有语篇都具有的特性。文章首先把房地产广告语篇中的互文性归类为具体互文、体裁互文以及文化互文三种类别。在此基础上,结合部分实例,对这三类互文形式逐个分析,重点研究互文性在房地产广告语篇中的语篇及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7.
模因论是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仿照基因而得名,通过语言复制和传播,同时也推动了语言的发展。互文性泛指一个文本对其他文本的指涉现象,是语篇形成的一个基本特征。语篇互文的过程正是模因的自我复制过程,模因是互文性得以发生的酶源。本文从模因论和互文性视角,对近年来在新闻媒体报道中曝光率比较高的"××门"现象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门"互文性的模因特征、类比效应及其引发的互文联想。  相似文献   

8.
徐江  郑莉 《东南传播》2010,(4):59-62
互文性是英语新闻标题的主要特征之一。文章对互文性在英语新闻标题中的主要表现形式进行了描述,并从语用角度分析了互文性与新闻标题功能之间的关系,认为互文性可以增强标题的可读性,使其更好地实现在新闻语篇中的交际功能,同时标题互文性研究对我国对外英语新闻标题制作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王亿本  蒋晓丽 《新闻界》2013,(18):30-34
本文分析前文本、同时文本与文本,以及文本构成要素之间的互文性,解读菲律宾三家主要英文媒体对2012年菲美军演报道的新闻真实,认为新闻文本的互文性有助于构建新闻真实。  相似文献   

10.
引文分析是图书情报学的重要贡献.引文分析的局限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对伪引的难以控制、对漏引的难以确认和对引用动机的难以辩识.引文分析局限性的根源在于“唯引是举”.引文分析是以整部文献为单元的分析,而互文性分析是以一个文本内部的话语为单元的分析.引文分析是基于形式的表层分析,而互文性分析是基于内容的批评性分析.互文性分析的目的在于揭示文本话语隐含的文化、心理、政治意义.互文性分析中的互文性类型包括语句互文、字词互文、体裁互文、修辞互文等.图书情报学理论应该关注互文性分析.进行互文性分析,有利于拓宽和深化图书情报学理论,有利于加强图书情报学理论的社会影响力.互文性分析与内容分析之间有区别.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分析广告文本互文性表现的基础上,探讨广告文本"伪互文性",分析广告文本"伪互文性"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避免广告文本"伪互文性"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分析广告文本互文性表现的基础上,探讨广告文本"伪互文性",分析广告文本"伪互文性"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避免广告文本"伪互文性"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5,(13):53-56
网络新闻语篇为获得更多的点击与浏览,竞相引用社会流行语来扩大传播效应。本文以语言模因和语篇互文性的共通之处为基础,对比分析海峡两岸网络新闻语篇所引用的社会流行语,从模因视角分析网络新闻语篇中的互文现象,认为流行语与网络新闻语篇互文的过程就是流行语模因传播的过程,并指出海峡两岸网络新闻语篇引用社会流行语模因呈现互动性。  相似文献   

14.
杜立  庞文芳  吴芳 《大观周刊》2011,(32):17-17
译文是一种特殊的文本,它基于源语文本,与源语文本密切相关,与源语文本作者的背景密切相关;同时它又深受目的语文本的各种因素和翻译者背景知识的影响。因此,翻译的文本具有最为错综复杂的互文性。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的新闻理论中,可读性主要是指单篇新闻的信息传达易于为读者接受,报纸在内容处理上对文本进行加工,使之便于阅读和易于理解,从而提高新闻信息的接受度和感兴趣度,强调更多的是传播技巧和角度。在现代社会,报业发展进入"厚报"时代,读者阅读以"速读"为主,报纸信息源和定位的趋同带来报业发展的同质化倾向,单篇的稿件或者新闻文本很容易在海量同质的信息中迷失自我,即使稿件如何地吸引受众,也  相似文献   

16.
彭孝栋 《东南传播》2015,(3):102-104
互文性理论认为看似独立的文本实际上存在着多维空间,所有文本都在不同程度上互相关联,应从文本间的关系来考查文本的意义。可口可乐2014世界杯全球广告,正是在理想与现实、多维空间中的苦难与坚韧、压抑与生存以及商业与艺术的互文互构中实现了广告作品艺术张力的拓展。互文性对广告创作有着现实而有效的作用,有效的互文并非"拼凑式杂烩"。  相似文献   

17.
焦树民  王佳 《今传媒》2011,(7):58-60
任何广告文本都是在文化语境中产生的,从互文性的视阈来分析广告文本,广告文本普遍存在与文化互文的现象。本文在分析广告文本与文化互文现象的基础上,揭示广告文化互文的实质,进而研究广告文本文化互文对广告创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一切文本皆互文,以互文性视阈来考察广告创意中的"旧元素新组合",发现"旧元素新组合"广告创意呈现出鲜明的互文性创意的特点。结合广告文本自身的特性,论文分析了引用、拼贴、用典、戏拟与戏仿等互文手法。  相似文献   

19.
任何广告文本都是在文化语境中产生的,从互文性的视阈来分析广告文本,广告文本普遍存在与文化互文的现象。本文在分析广告文本与文化互文现象的基础上,揭示广告文化互文的实质,进而研究广告文本文化互文对广告创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互文性文本已经成为播客创作的主流表达形式之一.播客创作者借用传统媒体的影像文本作为新的文本载体。通过对这些影像文本符号的二度创作,完成了对互文性文本符号的重新排列与组合,而在互文性播客文本的再创作中对传统媒体的社会意义则进行了颠覆性的再造,进而实现了表达新的社会意义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