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侯赛 《大观周刊》2011,(33):77-77,97
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衍化出的一种新的艺术思潮,其观念越来越多地遍及教育、文化及社会各个领域,尤其为当代中国美术教育提供了一片广阔的视野以及新的角度,对调整美术教育理念、学生观、课程观方面不无启示。本文试图通过透视后现代主义艺术观念的理论特征,对现时中国美术教育的诸多方面作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志勇 《出版广角》2016,(14):72-73
自古以来,西方就非常重视雕塑艺术,拥有较为丰富的雕塑纪录片素材.相对于西方,我国古代更重视平面艺术,雕塑被认为是“匠人”的“粗浅”工作.因此,我国制作古代雕塑纪录片的素材较少,此类纪录片的数量也较少.在这样的情况下,将有限的素材制作成精良的雕塑纪录片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首先讨论了东、西方以古代雕塑为主题的纪录片有哪些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不同;而后分析了《镇馆之宝——青州石佛造像》作为记录古代东方艺术的纪录片所具有的艺术造诣;最后分析了该纪录片为同类纪录片制作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白领兄 《大观周刊》2012,(14):20-20
欧内斯特.海明威的小说创作艺术汲取了前人的艺术精华,创造出有名的“海明威风格”,在西方文坛上独树一帜海明成创作艺术有四个突出的特征,那就是“迷惘的一代”的情绪,“冰山”原则,“硬汉子”形象和“电报式”语言.  相似文献   

4.
朱海英 《大观周刊》2011,(30):224-224
美术教育中注重对幼儿个性和创造性潜能的开发,这是对人的发展最行价值的贡献。前苏联教育家认为,美术教育的根本同的是培养“心灵”的灵敏度、“创造想像”的灵敏度、“手”的灵敏度.积极改革幼儿美术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5.
李姝 《编辑学刊》2011,(3):70-72
美育作为艺术教育的实践形态,在"五四"前后受到了学者们的高度关注。"五四"前后,随着我国中小学音乐、美术课程的发展,一批艺术教育家不满于当时美育理论研究落后的局面,而更加注重美育的实践价值,他们积极投身于学校音乐、美术教育,编教材、创歌曲,李叔同的嫡传弟子吴梦非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  相似文献   

6.
马叶飞 《大观周刊》2012,(46):293-293
美育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小学语文课是小学各门课程中占时最多、美的内容最丰富的课程.将美育融人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是小学“将美育融人学校教育垒过程”的主线。小学语文是渗透美育的重要学科,将美育融人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7.
石夫传 《大观周刊》2012,(44):276-276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现行的美术教育把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为总目标,美术课教学趋向于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使美术从高雅的殿堂融入学生的生活,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精神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安然 《大观周刊》2012,(11):82-82,91
本文从当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背景下谈一下中国艺术对西方艺术的影响.从早期东西方文化艺术的交流、欧洲的中国热湖、印象派画家的东方影响20世纪西方艺术界的中国艺术风格和哲学思想四个部分以历史发展作为线索来逐步阐述各个阶段“东风西渐”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9.
周天一  黄叔界 《传媒》2016,(5):78-80
本文探讨了广告艺术与民族文化之间的联系,从中国传统的“家”“节”“情”文化内涵着手,对广告艺术进行分析,提出应将民族文化的内涵和精髓融入到广告创作中,而不能只停留于素材的简单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制作一部电视专题片,拍摄哪些镜头素材固然重要,而拍摄多少镜头素材也相当重要.也就是说,电视镜头素材的摄取时,存在着一个“片比”问题.所谓“片比”,就是完成的电视节B长度与使用的镜头素材长度的比例.这个比例,直接与节目经费核算有关,与经费的使用有关,与前期的拍摄周期有关,与后期制作的工作效率有关,从而直接影响到节目的质量.这里所说的“镜头素材”,指的是两个部分,即前期拍摄的镜头素材和有关的镜头资料.本文所谈的主要是前一种,前期拍摄的镜头素材.“片比”有一个“度”.什么样的专题节目采用什么样的度才算…  相似文献   

11.
娄秀红 《大观周刊》2013,(6):279-279
美术课程是一个以培养学生感受、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美术学科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蔡元培说过:“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那么怎样才能上好一堂美术课?  相似文献   

12.
影视剪辑是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的重要流程之一,指由剪辑师将前期采集拍摄的视觉素材进行分解、重新组合及编辑,从而构成一期完整的节目。剪辑可以说是电视节目制作中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兼具技术和艺术的创作新工作,其制作水平和审美内涵直接影响电视节目的质量。本文主要就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的剪辑艺术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韦明会 《大观周刊》2012,(25):290-290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增强学好美术课的自信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美术课堂教学,是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艺术已成为现代博物馆服务社会的重要凭借。博物馆收藏着众多的历代艺术珍品,凝聚着人类智慧和文化的美的历程;博物馆不仅通过精心的艺术设计展示各类古代文物和当代艺术作品,而且古典和现代元素兼具的博物馆建筑自身也成为巨大的艺术作品日益引人注目;更重要的是,博物馆经由收藏、创造的艺术发挥着“美育”的社会功能,承担着完善人格、增进和谐、助推发展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5.
《报刊之友》2008,(4):65-65
艺术是民族意识的反映,又能反过来影响民族意识。多少年来.从事美术教育工作的学人们,为中国的美术教育事业,呕心沥血,为传承民族文化艺术薪火辛勤耕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杨晓阳教授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针对国内美术教育现状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剖析了现阶段中国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于1995年大胆提出了《关于建设中国当代美术教育体系的构想》的目标,并在数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将中国美术教育的特色总结为“大美术”、“大美院”、“大写意”三个方面,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这里刊登杨晓阳先生的调查研究成果,以飨读者。本刊开设“西部学子”栏目的主旨,在于宏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砖添瓦。希望业界和学界的同仁们关注这个栏目,多提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16.
艺术是民族意识的反映,又能反过来影响民族意识。多少年来.从事美术教育工作的学人们,为中国的美术教育事业,呕心沥血,为传承民族文化艺术薪火辛勤耕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杨晓阳教授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针对国内美术教育现状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剖析了现阶段中国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于1995年大胆提出了《关于建设中国当代美术教育体系的构想》的目标,并在数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将中国美术教育的特色总结为“大美术”、“大美院”、“大写意”三个方面,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这里刊登杨晓阳先生的调查研究成果,以飨读者。本刊开设“西部学子”栏目的主旨,在于宏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砖添瓦。希望业界和学界的同仁们关注这个栏目,多提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17.
李吉 《兰台世界》2015,(4):59-60
潘天寿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国画大师,中国画教育家。潘天寿在长期从事美术教育以及美术创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艺术思想。潘天寿的艺术思想大体上分为继承传统和学习西方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石现鹏 《大观周刊》2013,(2):196-196
长期以来.中国教育一直受凯洛夫的“讲解——接受”教学模式的影响.传统的“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学生学习被动且负担过重,主体意识和参与能力不强.独创精神欠缺。因此,在与西方学生的比较中.我国学生的创造能力往往偏低.正如著名教育家尼尔.波斯特曼所批评的:“孩子们入学时像个‘问号’,毕业时却像个‘句号’.这只能是学校教育的失败。”  相似文献   

19.
瞬间创作艺术精品一告别手工制作时代在手工制作时代,要想创作艺术精品,你必需是个精于手绘并且经验丰富的广告、设计师或印前工业者,然而即便如此,有些问题仍无法避免--手工操作费时费力,一旦修改就的功尽弃,图像输入输出到印刷成品的色彩复制总无法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20.
王银 《大观周刊》2013,(8):265-265
长期以来.中国教育一直受凯洛夫的“讲解——接受”教学模式的影响.传统的“应试教育”根深蒂同,学生学习被动且负担过重.主体意识和参与能力不强,独创精神欠缺。因此,在与西方学生的比较中.我国学生的创造能力往往偏低。正如著名教育家尼尔.波斯特曼所批评的:“孩子们入学时像个‘问号’,毕业时却像个‘句号’.这只能是学校教育的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