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学海 《大观周刊》2012,(3):247-247
在与学生交朋友,尊重、理解、宽容的同时,更应该严格要求学生。教师要有一个责任心,是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严而有理,管理学生切忌捕风捉影,一切都应该事实说话,让学生对老师的管教心服口服。要做到这一点,老师就要腿勤、口勤,教师对学生的要求除了要严而有爱,还要严而有信。  相似文献   

2.
刘文华 《大观周刊》2011,(40):172-17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教学时要重视掌握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识字能力。低年级儿童要教给识字方法,掌握音序和部首查字典的方法,尤其要掌握利用汉字造字规律识字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加强技能的指导;要让学生有喜欢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课堂上采用各种方法与手段帮助学生识字、写字,了解字词的意思,要引导学生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相似文献   

3.
熊文乾 《大观周刊》2011,(52):136-136
一个教师要有真才实学、有真本领才能吸引学生。语文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才能满足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无所不奇.无所不问的学生。首先.要有广而精的专业知识。我们做学生时都会身有感触:基础扎实,积累丰富的老师讲课条理清楚、思维活跃、思路灵活,对学生的各种疑问应付自如:而有些老师却常捉襟见时、无言以对,颜面扫地事小,工作不保难料。语文知识就涉及:  相似文献   

4.
李景兰 《大观周刊》2012,(3):224-224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5.
传媒美术类院校中的学生要有严谨的理性思维,学生向往美术丰富多彩的专业生活,要探索学风建设的方法,透过现象剖析学生复杂的内心世界,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学生、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方法和重要措施,要从专业建设与学生管理的角度来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王继卫 《大观周刊》2011,(43):114-114
我们对数学练习题的教学设计,要有利于学生自我建构数学知识,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生活过程。练习是否恰当有效对师生的教与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小学数学练习题的设计要有典型性、层次性、应用性。练习习题的选择和设计要有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欧云山 《大观周刊》2011,(47):181-181
物理新课改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努力减轻学生的精神负担,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与创新精神。物理的入门、基本物理知识的落实依然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主要任务。修行在个人.先要领进门.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先要引导学生入门。熟能生巧,要激发学生的创新,要在其熟练掌握上下功夫,不仅要抓住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本质.而且要从其产生的背景.建立的过程以及具体应用上展开教学与探索.使知识点完整、立体、丰富,使学生真正理解。对此.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思考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哈申图雅 《大观周刊》2012,(14):280-280
职业院校物理教学职业院校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有多种途径。教师要创设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有发表见解的权利与机会;同时,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  相似文献   

9.
吴华 《大观周刊》2012,(12):253-253
要激活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教师首先要有改革意识和创新意识。因为音乐欣赏的目的不在于学生最终实现了什么,而在于学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想象力、创造力是否得到充分的发挥。本文从教学思路上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去感知、体验、理解、表现、鉴赏音乐。  相似文献   

10.
代凌卡 《大观周刊》2013,(12):233-233
现在的英语写作对于学生来说有些无奈,成绩提高很慢,虽然功夫用了不少,所以我要重点突破学生的英语写作,当初有这样的想法主要是因为自己在讲解作文时发现了一件很令人苦恼的事情:每次跟学生们谈到写作文时要注意结构、词汇、句型;要有闪光点;要……时,发现老师讲得再多,他们写作文时依然故我,写作水平并没有在不断的练习和讲解中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1.
梁建红 《大观周刊》2012,(13):247-247
德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一直被放在重要的位置,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和做人,这对加强青少年德育工作提供新的契机。 初中物理教科书中有许多课文不是给学生方法论、世界观的有向引导,就是给学生某种高尚情感的感化、积极思想的陶冶和人生观的启迪,因此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成为渗透德育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王海红 《大观周刊》2012,(9):274-274
多年来,困扰教育工作者的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如何尽可能地提高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这对于一个刚刚接触高中教学的我来说,值得我好好思索。要教好高中数学,首先要求自己对高中数学知识有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其次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再次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不但要加强双基,而且要提高智力;不但要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特别是自学;不但要提高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教育的效率,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以下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艺术教育是引领社会风尚、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作为老师要行胜于言,身体力行,大学里的设计教育也要与时俱进,根据市场形势的变化,设计和艺术创作应该要不断完善发展。对于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也要去发现学生的基础,这样才能因材施教。在这个过程中关键在于如何给予学生最适合他们的引领和教导,我们要重视课程设计,教会学生思维方式;注重教学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恰当运用教学形式和技巧,要有"度",不能"过",要提高学术素养,做有教育眼光的设计基础教学老师。  相似文献   

14.
李巧利 《大观周刊》2012,(27):220-221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天空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这是莎士比亚对于读书的认识。阅读之于人的意义,先贤多有精辟的论述,学生可能也会有所知晓,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不遗余力地宣讲,既要讲深、讲透,让学生有醍醐灌顶之感;更要讲活、讲美,让学生有清风拂面之爽。每接一届新生,我都要花大量的时间来探讨与指导学生如何用心灵去阅读语文,激发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对书籍的渴望和喜爱。  相似文献   

15.
周小梅 《大观周刊》2012,(10):183-183
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却令人担忧,作为教学第一线的语文老师,我们都深有体会。我曾经在教初三时做过统计,班里读过四大古典名著的学生不超过五分之一,了解鲁迅、巴金等现代作家作品的就更是寥寥无几。究其原因主要有缺少阅读时间、缺少阅读书籍、缺乏阅读兴趣、缺乏阅读指导。针对原因从保证阅读时间、挖掘阅读资源、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四方面提出指导方法。 正确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是我们语文教师应尽的义务和重要职责。我们要激发学生自主意识,帮助学生挖掘课外阅读资源。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确定课外阅读目标。我们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引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我们要深化学生合作意识,激励学生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和文艳 《大观周刊》2013,(10):234-234
在学习了高校课堂教学的相关知识和近一年的总结后,我深深的感到教师教学的方式要大大的改进,教师不但要有效地起到自己的主导作用,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既要有明确的目标,因材施教,又要有灵活的方法,收效显著的教学措施,同时还要注重学生互助、合作交流,注重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用心与学生沟通,用爱去和学生交流,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热爱,只有真正关注了学生,关注了学生在什么情况下学得更好,真正的心对心的走近学生的心灵,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打造出真正的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7.
贾红 《大观周刊》2013,(3):94-94
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地、尽可能地让学生自主地阅读、思考、亲身体验学习的过程。只有充分给予学生阅读的自由和思考空间,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各抒己见。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阅读,保护学生的个性,学生才会在阅读中融入自己的知识和情感,才会闪现出思想的火花。  相似文献   

18.
梅均 《大观周刊》2013,(10):231-231
文中阐述了数学课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和方法体会,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要转变观念,营造创新思维的宽舒环境,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兴趣,多方位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张琳 《大观周刊》2012,(28):237-237
作文教学,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首先要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作文命题要贴近学生生活;专项训练,让学生大胆想像;同时提倡学生写生活事件;尊重学生特殊的观察方式。  相似文献   

20.
李利利 《大观周刊》2010,(48):84-84
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包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它是人们对英话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正如游泳运动员要有良好的水性,搞音乐的人要有良好的乐感一样.要学好用好英语,就应该具备良好的语感.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加速学生语感的早日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