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应用故事教学法,旨在将故事作为教学的主要介质与载体,借助故事传递各种知识信息,利用故事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故事教学法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能够让学生在故事的引领下学习词汇、句型,理解课文内容,提升英语核心素养。教师要对故事教学法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策略进行积极探索,充分发挥故事教学法的助学作用,提升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童年与故事分不开,故事中错综复杂的情节,正好满足幼儿丰富、天真的想象与好奇。大多数幼儿对故事十分感兴趣,他们在故事中学习知识,认知道理。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当把握好时机,在故事中培养幼儿多方面的能力与良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3.
故事是小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语料和途径。在小学使用故事进行英语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解决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不足的难题。听故事、讲故事、读故事和演故事等一系列活动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为了帮助和指导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运用故事,同时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本刊开设了“故事园地”这一栏目,欢迎广大教师踊跃为本栏目撰稿。 为本栏目撰写的故事应当适合小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一定的寓意和趣味性。每个故事后可以设计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掌握和运用故事中所蕴含的语言知识的教学活动,并简要说明设计该教学活动的意图,供读者和教师在故事前、故事中或故事后灵活应用。 本栏目的撰写体例请参照本刊已经刊登的故事。[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Three Rooms     
故事是小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语料和途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故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解决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不足的难题。听故事、讲故事、读故事和演故事等一系列活动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为了帮助和指导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运用故事,同时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本刊特开设了“故事园地”这一栏目,欢迎广大教师踊跃为本栏目撰稿。 为本栏目所撰写的故事应当适合小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一定的寓意和趣味性。每个故事后可以设计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掌握并运用故事中所蕴含的语言知识的教学活动,供读者和教师在故事前、故事中或故事后灵活应用,并简要说明设计该教学活动的意图。 本栏目的撰写体例请参照本刊已经刊登的故事。[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故事引出的故事胡伯祖杨明和李芳都有个特长:一个能编动人的故事,一个会讲动听的故事。他俩一唱一和,现编现讲,一天一个故事,队员们都管他们叫“故事大王”。一天早晨,“故事大王”在操场一角一转悠,不到10分钟,《一把雨伞》的故事就编出来了。离早自习下课时间...  相似文献   

6.
故事园地     
故事是小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语料和途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故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解决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不足的难题。听故事、讲故事、读故事和演故事等一系列活动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为了帮助和指导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运用故事,同时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本刊开设了“故事园地”这一栏目,欢迎广大教师踊跃为本栏目撰稿。 为本栏目撰写的故事应当适合小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一定的寓意和趣味性。每含故事后可以设计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掌握和运用故事中所蕴含的语言知识的教学活动,并简要说明设计该教学活动的意图,供读者和教师在故事前、故事中或故事后灵活应用。 本栏目的撰写体例请参照本刊已经刊登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A Little Monkey     
《中小学外语教学》2007,30(1):35-36
故事是小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语料和途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故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解决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不足的难题。听故事、讲故事、读故事和演故事等一系列活动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为了帮助和指导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运用故事,同时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本刊特开设了“故事园地”这一栏目,欢迎广大教师踊跃为本栏目撰稿。 为本栏目所撰写的故事应当适合小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一定的寓意和趣味性。每个故事后可以设计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掌握并运用故事中所蕴含的语言知识的教学活动,供读者和教师在故事前、故事中或故事后灵活应用,并简要说明设计该教学活动的意图。[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每一个故事都有故事元和情节。故事元往往是类型化的,比如童话故事《丑小鸭》的故事元是“丑小鸭成为白天鹅”,儿童小说《最后一片藤叶》的故事元是“贝尔曼先生用生命鼓励生病的珍妮”。但是,故事情节往往是个性化和多变的,体现了生活的多种可能性和多变性。在故事元和故事情节之间,蕴涵着故事的主题。  相似文献   

9.
王瑜元 《学前教育》2014,(11):22-24
最近一段时间,“学习故事”似乎成了幼教界的一个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在探索学习故事的特点,越来越多的教师加入了撰写学习故事的行列。早在2007年,我就开始研读来自新西兰的“学习故事”。今年,我又有幸拜读了北京市西城区幼儿教师撰写的数篇学习故事。几年来,我一直在品味“学习故事”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你说我听     
小时候,我们的梦乡里都伴随着故事,只有故事才能使我们入睡,使我们入神,使我们开心。一眨眼,在故事中我们长大了,我们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故事,走向那难写的作文。有一天,我曾梦想过,如果把故事和作文联合起来,就成了……在偶然的一次机会,我得到了一本《故事作文》,我一下子迷上了它,一本《故事作文》我通常以很快的速度看好几遍,其余时间就盼着下一本的出版。★安徽阜阳市三中初一(2)班李煜我是《故事作文》的一名忠实小读者,《故事作文》每期都少不了。在看的同时,我得到了一些启示。它使我在学习之余,得到了愉快的…  相似文献   

11.
如果撇开教育叙事研究这个概念来言说教育故事,那么当然可以把它理解为:有关教育方面的故事,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这是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故事,即广义的教育故事,教师经常写一些这样的教育故事,无疑是很有益处的。现在,教育叙事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在中小学校愈加受到关注,撰写自己的教育故事被视为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叙事研究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2.
张锐 《山东教育》2005,(11):11-12
人人都爱听故事,特别是青少年,天性就爱听生动有趣的故事。有很多故事的寓意很深刻,如果在班会中能选择好故事,让“故事”说话,借故事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目的,效果当然要比冗长乏味的论说好得多。  相似文献   

13.
一、故事串珠。引人入胜 [词串素材]brown,yellow,red,orange,green,white,black,blue [故事串珠]把这些色彩用在学生感兴趣的物体身上,并用故事串成一个既贴近生活实际又生动有趣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故事是小说中的最基本的要素,而情节又是故事结构中的主干。从伤痕小说、寻根小说、先锋小说在观念的主导下写故事到新写实小说在观念的主导下反故事,再到20世纪90年代故事的回归,这一发展流程归根结底表明作家们对故事这个小说的最基本要素的重视。本文将以情节为切入点,探索故事这个小说的基本面,从而为把握新时期小说流变提供一个清晰的角度。  相似文献   

15.
你说我听     
★新疆石河子市一五○团一中初一(6)班张波《故事作文》是我在朋友家中找到的,我借来看了,觉得里面的故事十分精彩。只可惜中间的好几篇故事掉了,我未能一饱眼福。后来,我自己订上了《故事作文》。自从第一本《故事作文》在我家落脚后,我和姐姐都争着看,从那以后,我的作文成绩慢慢提高了。作文也被老师当作范文在课堂上读,这都要归功于《故事作文》。在升学期间,整日沉重的学习任务让我喘不过气来,我时常翻阅《故事作文》,借其中令人发笑的故事来放松自己。★湖北武汉市青山区武钢第三子弟小学六(2)班杨欣我是一名六年级的…  相似文献   

16.
陈秀萍 《英语教师》2023,(10):102-105
概述故事教学法的概念及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分析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不足。提出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策略,即教师应积极创新设计趣味化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在故事中进行深入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等。认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故事教学法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其语言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7.
胡迪故事是一支在民间有巨大影响的故事,本分小说和说唱两个系列探讨胡迪骂阎入冥故事的发展历程与其价值意义。通过揭示小说的不同本差异,阐释说唱中的民俗信息,分析故事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体现不同时代人们的政治意识,化审美,宗教态度,民间信仰的变化,胡迪故事在因果报应的框架下,蕴涵了强烈的道德评判。  相似文献   

18.
如果撇开教育叙事研究这个概念来言说教育故事,那么当然可以把它理解为:有关教育方面的故事,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这是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故事,即广义的教育故事。教师经常写一些这样的教育故事,无疑是很有益处的。现在,教育叙事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在中小学校愈加受到关注,撰写自己的教育故事被视为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叙事研究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9.
学生:在写《我听到的一个故事》的过程中是否要对讲述者进行交待或描写?我在听故事过程中的情况要不要写?老师:根据文题,所写故事是一个我“听”来的故事,那么,自然会有讲故事的人。因此,对讲故事的人应该作必要的交待或描写。但写作的重点绝不是这个人,而是听来的故事本身。至于“听故事过程中的情况要不要写”这个问题,我认为首先要明确这个“情况”包含哪些内容,它可以是作者的插话、表情及对故事的评价、认识、启示等。其中对故事的评价、认识、启示等最好不写,因为你能把故事记住并写出来,至少说明故事对你的影响是大的,…  相似文献   

20.
大多数幼儿对故事十分感兴趣,他们在故事中学习知识,认知道理。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当把握好时机,在故事中培养幼儿多方面的能力与良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