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7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儿童哲学活动中,一线老师经常担心自己和儿童的探究活动主题"不是哲学问题"。通过梳理儿童哲学活动中和主题相关的活动现象,发现儿童哲学探究活动主题可以是文本内部的中心主题,也可以是在文本内部抽象出来的话题,但是最重要的必须是原生于儿童的兴趣话题,并且是由儿童紧密结合自己的生活事件来论证和推进的主题。儿童哲学主题谈话和一般主题谈话的根本区别在于谈话过程中对思考过程的自觉,主题生成关键在于聚焦原生于儿童的"小哲学问题",而不仅仅是专业哲学家们的"大哲学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与四川灾区灾民安置点村委、居民等接触 中,我们开始思考这一特殊时期学前教育的社会 价值.在为期10天的项目活动中,我深深体会到, 在这个特殊时期,幼儿教育有其独特的社会价值. 一是加强了灾区人民的生活信念,流动幼儿园成 了传播爱的平台.在流动幼儿园开展活动时,我们 听到最多的字眼就是"谢谢".灾区人民并不仅仅 是感谢我们对孩子的帮助,更多的是感谢人们对 整个灾区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冷静对待幼儿英语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教育界和其他相关领域的专家们对于是否该在儿童时期进行“双语教育”存在很大争议,但幼儿学习英语正成为一种社会热潮却是不争的事实。家长们为什么舍得花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让孩子从小学外语呢?对于这样的状况我们该如何看待呢?望子成龙———赢在起跑线上,还是伤在起跑线上天天只是一个15个月大的女孩,她的父母正在考虑让她去参加一个收费昂贵的少儿英语课程班。他们的想法招来很多人的疑问。天天爸爸倒是很直率:我听说学英语的孩子很多,我们不学就要落后啦,而且语言学习越早越好,现在学习,以后就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天天父母的这种想…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西方哲学中,围绕着认识的表达问题,波兰尼提出“默会认识”,为哲学认识论的研究开拓了新的路向。而在学前教育界,和认识的表达问题密切相关的是瑞吉欧幼教倡导者提出的“儿童有一百种语言”的观点。如果说,由于儿童有一百种语言,教育者应该充分给予孩子创造和表达的情境,应从儿童的百种语言中去理解儿童,那么,基于默会认识论,我们幼教工作者理应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在一百种语言之外,儿童其实还有更丰富的默会认识领域等待着我们去理解和探索。默会认识论,为教育者如何更全面地理解儿童的认识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挑战。  相似文献   
5.
随着发展心理学对儿童朴素理论的研究日益深入,人们越发认识到原来儿童头脑中的竟然已有了这么多“物理知识”、“心理知识”、“生物知识”。因此,教育者在教学前有必要寻求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使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变得真正“有意义”。避免时间和资源的浪费。如今,不少幼儿园的主题活动中都有关于光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每一个故事都有故事元和情节。故事元往往是类型化的,比如童话故事《丑小鸭》的故事元是“丑小鸭成为白天鹅”,儿童小说《最后一片藤叶》的故事元是“贝尔曼先生用生命鼓励生病的珍妮”。但是,故事情节往往是个性化和多变的,体现了生活的多种可能性和多变性。在故事元和故事情节之间,蕴涵着故事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哲学的本意是爱智慧,而追求智慧恰恰又是人的自然本性。因此,儿童天生是个哲学家。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和惊讶,说出各种富有哲理性的言论。解读这些言论就会发现,儿童的哲学不仅导源于严肃的困惑,同样也蕴涵在游戏式的提问之中。作为成人,不仅要敢于和儿童一起面对困惑,更要乐意和善于与儿童一起玩哲学游戏。唯其如此,才符合儿童的天性,才能促进儿童天性的自由发挥。  相似文献   
8.
正视幼儿的生死观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生和死”问题的回避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一大盲点,但儿童在现实生活中又不断地接触到生与死的现象,并由此产生困惑。这些困惑,体现了儿童对生命现象的敏感。发展心理学研究证明,幼儿对“生和死”具有朴素的认识。所以,学前教育应正视儿童的生死观教育。生与死的问题不仅仅是科学认识的问题,更是伦理学的问题,孩子提出生死问题的背后隐藏着对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追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