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是理想课程的转换器,“名师工程”的价值毋庸置疑。随着“名师工程”的深入,更多的教师会接受名师的称号,迈入名师的行列。可是,正如人们所知的,名师绝不仅仅意味知名度高,也不是所有的名师都能经受岁月的检验,都能在教育史上留下自己的轨迹的。何谓名师?名师如何成长与发展?名师群体呈现什么共同特征?如何借助名师工程,更好的总结、推介名师经验,改进教师培训、培养策略?这些问题,有必要给予足够关注并进行深入研究。名师不是超级明星,不可以速成,所谓“积累岁月,见道弥深”。名师必须经由实践的历练与时间的沉淀而变得深厚、丰盈、润…  相似文献   

2.
论名师发展社会支持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名师发展是内外因交互作用的结果。抓住名师养成的关键,梳理社会支持系统研究的成果。界定名师发展社会支持系统的概念,确立名师发展社会支持系统的特征,剖析名师发展社会支持系统的构成。对名师爱展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进而养成名师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学生的健康成长有赖于名师的率先垂范,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名师的示范引领,学校的美誉与优质教育的大厦更需要名师的强力支撑.正是基于对名师独特作用的不断加深的领悟,近十几年来,名师成长与发展问题逐渐成为一个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热门课题.……  相似文献   

4.
名师是一种稀缺资源,帮助更多具有发展前景的优秀骨干教师成长为名师尤为重要。2011年,四川省教育厅启动实施“四川省中小学教学名师培养计划”,从全省中小学教师中遴选出1000名优秀教师(以下简称“准名师”)进行3年系统培养,促进其实现从“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型。为何这批教师能从71万名四川省教师中脱颖而出?这成为开展中小学教学名师研究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5.
通过名师指导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当前教师培训的一种普遍方式。对浙江省名师工作站培训模式的调查表明,名师工作站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特点与优势在于:学科化,其主要培训内容是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对学科知识的深刻理解;个性化,工作站充分利用名师独特的资源优势,彰显名师个性;精神取向,用名师的专业精神、敬业精神濡染参训教师。名师工作站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在帮助教师理解学科教学内容、提升个体教学境界等方面效果显著,但在提升教师课堂教学实践能力方面略显不足。为切实发挥名师工作站的积极作用,名师工作站教师培训应是一般教师培训模式的深化和延伸,应根据教师需求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和内容。  相似文献   

6.
名师论     
论述了教育名师的价值内涵与属性;阐释了黄冈名师的地位与特征;阐明了名师理论研究的原则与旨趣。  相似文献   

7.
关于名师发展的研究由来已久。根据已有文献,中国名师发展研究源于孔子,历经朦胧阶段、混合阶段与独立阶段。目前的名师发展研究仍然存在许多尚待深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正名师是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大树,是改造教育生态环境的主力军。2012年10月,南靖县依托两所县直幼儿园成立了两个幼教名师工作室。成立幼教名师工作室,一方面是为了促进幼教名师的再成长,打造名师品牌,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幼教名师在教育教学、专业引领、青年教师培养等方面的作用。我县幼教名师工作室成立以来,致力于打造名师品牌和发挥名师作用,取得了一些成果。下面,本人就幼教名师工作室的一些粗浅做法和点滴经验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9.
与任何事物一样,名师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一个具有一定时间和地域性的动态概念,名师也需要继续发展,不断成长。但事实上,许多地方比较注重名师成名前的培养,不重视成名后的继续发展,导致了许多名师后劲不足;或因使用不当,造成了名师没有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我们知道,理想的学校既是教师发挥其作用,助人发展的地方;也应当是促进教师不断成长,实现其人生价值的地方。教师的发展应立足于教育实践之中,立足于学校对教师的合理使用之中。因此,对于学校来说,如何合理使用名师,如何促进名师的继续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名师的使用要…  相似文献   

10.
群聚效应作为一种促进教学名师发展的结果是人们能够直观看到的一种现象,但是作为一种动力却是教学名师以个体我的“心理场”为基础与其它教学名师通过一种非正式的组织形式自发性的聚拢。以教学名师的教育生活世界的实践为发展的沃土.在进行平等自由的教育教学交往互动活动中,教学名师个体“心理场”的平衡和“稳态”被这种互动活动打破。为了追求个体“心理场”格式塔的完整性,教学名师必然会调整个体的发展需求并完成将需求付诸于实践的行动。这就为教学名师个体的发展和群体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发展的动力,形成教学名师发展的群聚效应。  相似文献   

11.
作为新出现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名师工作室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主旨。然而,名师工作室运行的现实状况并没有充分体现这一主旨,在组织建设、运行机制、绩效评估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需要引发教师反思"我为什么参加名师工作室"、"我如何参加名师工作室"和"我对名师工作室的态度"等方面的问题。要进一步提升教师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功能,需改善名师工作室的入口、强化名师工作室的运行机制、拓展名师工作室的边界。  相似文献   

12.
作为新出现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名师工作室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主旨。然而,名师工作室运行的现实状况并没有充分体现这一主旨,在组织建设、运行机制、绩效评估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需要引发教师反思“我为什么参加名师工作室”、“我如何参加名师工作室”和“我对名师工作童的态度”等方面的问题。要进一步提升教师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功能,需改善名师工作室的入口、强化名师工作室的运行机制、拓展名师工作室的边界。  相似文献   

13.
《福建教育》2005,(6A):37-37
名师是大山,是大树;名师能带动一方,能影响一代。我们仰慕名师,我们渴望成为名师,我们期盼与名师交流,然而我们中的多数人和名师交流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我们能够阅读名师的作品,能够倾听名师的讲座,却很少有机会和名师直接交流,对多数人而言,想要让名师单独回答自己的某一个问题几乎不可能。  相似文献   

14.
名师的成长经验体现在成长历程、成功课堂和发展窘境三个层面,文章通过对名师的成长路径和特质进行调查研究,探索名师成长之“道”与“术”,发掘名师培养的规律及范式,为教师成长、名师发展为卓越教师探寻路径。  相似文献   

15.
策划人语评特级、当名师,这是众多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梦想,很多人为此数十年坚持不懈执著追求,最终攀登至金字塔的顶端,成为名师特级教授级,成为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和教学的专家。但评上特级当上名师之后呢?一些人突然茫然了,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产生职业倦怠,专业成长遭遇高原现象。应当说,每位名师身上都积蓄着丰厚的教育教学资源和宝贵的人生阅历,但如何激活这个群体的能量,使他们能够在功成名就之后,树立更高的理想和发展目标,能仰望星空立志成名成家?更重要的是,如何充分地开发利  相似文献   

16.
走近名师     
龙静 《宁夏教育》2008,(6):71-71
处在大西北的我们很少有机会与名师近距离接触,总觉得名师离我们很遥远,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  相似文献   

17.
教师是振兴教育的希望所在,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发挥名师作用,是使教育质量得以提高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名师"是一所学校的品牌,是教师群体的带头人,名师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教育质量的含金量。对"名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工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名师工作室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师资源整合和培训模式,既是名师的摇篮、教研的基地、交流的平台、辐射的中心,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作为名师工作室的领衔人,经过7年工作室的建设与思考,初步探索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工作室助力区域教师发展的研修之路:专家引领,课题牵动,同伴互助,实践磨砺,学习涵育,自我反思。  相似文献   

19.
影响名师发展的非自身因素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名师发展的因素有自身因素与非自身因素.由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与社会因素等组成的非自身因素虽然是影响名师发展的外因与次因,但是这些非自身因素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影响场,从多方面影响着名师发展.  相似文献   

20.
名师应当是思想者——谈教学主张与名师成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名师"是教师中的精英人物。但他们作为名师的"职业命运"却千差万别。为什么有的名师昙花一现,而有的名师到了七八十岁仍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为什么有的名师总是原地踏步,而有的名师终成大家?到底怎样才能成为名师?"名师"又该如何发展?名师的真正价值与魅力又在哪里呢?下面这篇文章将带您进入思考的丛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