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园     
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是虚构的艺术形象,鲁镇也是虚构的小说地名,但是咸亨酒店却是纪实。“咸”是都、皆的意思,就是王羲之《兰亭集序》“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咸;“亨”是通的意思,就是《易经》第一句“乾,元  相似文献   

2.
初中课本第五册中的鲁迅小说《孔乙己》,第二段开头有这样一句话:“我从十二岁起,便在镇口的咸亨酒店里当伙计”。“咸亨”两个字,是什么意思?有的学生认为“咸”是“盐的味道”,“亨”是“浓”的意思,“咸亨”是“咸味太浓”的意思。还有的学生有其它一些误解,闹了不少笑话。我告诉学生,“咸”是副词,当“都”、“皆”讲;“亨”是形容词,是“顺利”的意思。“咸亨”就是“大家都顺利”的意思。旧社会一般商店取这样的店名,目的是为了讨吉利。这样一讲,避免了学生一些不必要的误解,对于帮助他们认识孔乙己活动的典型环境,  相似文献   

3.
教了多年《孔乙己》,对鲁迅笔下的咸亨酒店早已娴熟于心。近年又多次从报上读到绍兴咸亨酒店重新开张、生意兴隆的消息,更是向往着能亲眼目睹一番。假期中,学校组团浙北游。那天傍晚一到绍兴,我们便迫不及待地结伴上街,去寻找咸亨酒店。在古朴、宁静的鲁迅路上走了一段,“喏,到了!”抬头一看,灯光中映出“咸亨酒店”四个竖写大字,那是从路边的一座四柱塔形照牌中映出的。我们兴奋地快步走去,那临街的店面是一座三开间的平房,白底黑字的“咸亨酒店”横匾挂在屋檐下。据介绍,小说《孔乙己》的情节虽属虚构,但这“咸亨酒店”并非是鲁迅虚拟的店名。清光绪年间,鲁迅的几个本家在绍兴都昌坊口合资开了一家酒店。周氏族人都颇懂史书,几经斟酌,才取了个与众不同的店名——咸亨酒店。“咸亨”两字取自《易经·坤卦》“品物咸亨”句,“咸”作“都、皆”解,“亨”为通达、顺利之意。取名“咸亨”,是指望生意兴隆、万事亨通。可惜他们不善经营,只开了两三年时间。1981年,为纪念鲁迅诞生一百周年,咸亨酒店按原来的格局重新开张。如今的咸亨酒店,临街店堂左边的大柜台依然是曲尺形,台上摆着一碟碟茴  相似文献   

4.
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中有一个咸亨酒店,这“咸亨”一词,课本既没有注明出处,也没有解释含义。我想对此作一简要的注释和说明,以供教学参考。《易·坤》:“品物咸亨。”这便是“咸亨”一词的出处。《说文》:“咸,皆也”;《玉篇》:“咸,悉也”。可见“咸”是程度副词,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都”。《正韵》:“亨,音哼,通也”;《辞海》:“亨,通达顺利”。这样,副词“咸”同形容词“亨”合起来,构成一个  相似文献   

5.
孔乙己·咸享酒店和绍兴老酒凡读过鲁迅小说《孔乙己》的人都不会忘记孔乙己经常去喝酒的咸亨洒店。当年,咸亨酒店(古人有“品物咸亨”之说,作为店号是取其通达顺利之意)在周家新台门所在的东昌坊口,是鲁迅先生的远房本家开的。有个象孔乙己这样的人常常去喝酒,此人的绰号叫孟夫子。鲁迅写“孔乙己”并非为那孟夫子写照,孔乙己是科举制度牺牲品中的典型人物。当时象孔乙己这样不肯脱下长衫去做工,却已  相似文献   

6.
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有一个"咸亨酒店"。不少人认为"咸亨"这一名称是鲁迅起的。其实,"咸亨"一词最早见于《易经》。《易经》中有"品物咸亨"之句。《尔雅·释诂》:"咸,皆也。""亨"是通达顺利的意思,"咸亨"就是一切通达顺利。酒店取这个名字,是讨个口彩,希望买卖兴隆。 1981年,为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绍兴的咸亨酒店重新开张了。  相似文献   

7.
凡是读过鲁迅作品的人,都知道在浙江绍兴有一个咸亨酒店。这个酒店在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的时候,又以其特有的风貌重新开张了。这个酒店为何取名叫“咸亨酒店”呢?这“咸亨”二字又作何解释呢? 原来,这个“咸”字在古汉语中可以解释为“皆,都”。如《书·尧典》“庶绩咸熙”;“亨”  相似文献   

8.
“启”与“发”湖北宜昌师专陈声洽“启发”一词来自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一语,这愤、悱、启、发是什么意思呢?南宋著名教育家朱熹注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可见,愤、悱都是一种心理状态,是“...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说:“条条道路通北京”,欧洲人说:“条条道路通罗马”,文人之言:“人皆可为尧舜”,常人之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其实意思都一样:成功的道路千万条。  相似文献   

10.
一、specially与especially 这两个词都有“特别”之意,貌似相同,但它们在英文中并不完全相等。specially的意思是forone purpose and no other,即有“专门……”之意,而especially的意思是to an exceptional degree.即有“格外……”之意。例如:  相似文献   

11.
《师说》中有“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句.课本给其中“通”加注曰:“通:普遍。”不知所持何据?“习”字未注。“通习”的传统译法是“普遍学习”。我认为这样的解释是值得商榷的。“通”是—个多义词。《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收有它十二个义项,却没有“普遍”的意思.笔者  相似文献   

12.
如何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综合利用档案,这是高校档案工作者共同关心的话题。这些年来,许多高校积极开展档案编研,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对此,我们吸取兄弟院校的编研经验,把编写高校教育年鉴作为一个重要工作来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仅就编写教育年鉴过程中,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和做法,以求教于同仁。一、几点认识(一)对“年鉴”概念的认识关于“鉴”字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有四:一为“镜”之意;二为“照”之意;三为“审察”之意;四为“警戒”之意。“年”与“鉴”连用,顾名思义,即表示以年为期,把一年范围内一个…  相似文献   

13.
“刊”在唐宋以前是“削”“修改”之意,唐宋以后才有“雕板印刷”的意思。因此,西汉时期文献中的“刊”并不证明此时已有雕板印刷。  相似文献   

14.
《同学》2005,(9)
一、用来指人All the workers want a pay increase,every man jack of them全体工人无一例外地要求增加工资.every man Jack或every Jack one是“每个人”、“人人”的意思。Jackofalltradesandmasterofnone.万事皆通而一无所长的人aJackonbothsides模棱两可,两面派  相似文献   

15.
作者从二个全新的角度探讨了《老子》首章:第一个“道”是《老子》的核心概念,意指世界的本体和本源、根本规律和根本法则;第二个“道”不是言说之意,而是第一个“道”字的动词化,即体悟、发现和遵循;第三个“道”和第一个“道”的意思一样,但不是老子所要阐述的核心概念;前两个“常”并非永恒之意,而是一般的、通常的;后两个“常”也是通常之意;“玄”,一般都理解为“幽深”,但这里更应该指“微妙”之意和“否定”之法。  相似文献   

16.
在观看比赛时,人们常常会喊着“加油、加油……”。“加油”的意思就是鼓励选手、给选手助威之意。但是,从字面上看,好像是给汽车加油的意思,至少是与汽车有关。其实这样的想法还真对了,“加油”一词在最开始时还真是给汽车加油之意。  相似文献   

17.
关于周人同姓不婚的解释,历来就有“优生”和“反优生”两种观点。本文认为,这两种观点之所以难趋统一,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正确理解古代文献。“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蕃”是“众多”之意;“同姓不婚,惧不殖也”的“殖”是“增多”之意;“美先尽矣,则相生疾”的“疾”是“怨妒”之意。其实质讲的都是利用婚姻壮大宗族力量、团结异姓的意思,并无现代意义上的人口质量优劣和体格智能高下的含义  相似文献   

18.
英语和我们的中文一样,也有不少的近义词,虽然意思相近,但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如新目标七年级英语课本常见到there be句型,其中文译成“有”之意,be随后面名词的单复数变化而变化,即可写成there is…there are…,都是“有”的意思,另外动词have,has也是“有”的意思。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电脑》2010,(6):I0010-I0011
1. You are smarter than a bee sting.你真聪明。这是一个形象的比喻,beesting为蜂刺,smart在此一语双关,因为smart既有“聪明”的意思,还有“刺痛”之意,故与beesting比较。  相似文献   

20.
何洪亮:“灵”的本意是聪明、灵巧、有智慧,引申义还有“良好”之意。《诗经·大雅》中说:“灵,善也。”将这两种意思结合起来,“灵”就是聪慧至善的意思。就我个人来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