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与路径通道分析法研究细胞色素c(Cyt c)在银纳米团簇表面上的主要吸附驱动力、构象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耦合矩阵元。结果表明,银纳米团簇表面电荷对电子转移至关重要。不带电的银纳米团簇有利于细胞色素c的吸附,且容易发生电子转移反应。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细胞色素c在氧化石墨烯表面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细胞色素c和氧化石墨烯之间有较强的结合趋势.均方根涨落及回转半径分析表明,部分体系的吸附构象与原始构象比较接近,但P3系统有着较大的偏离.这些结果表明,在某些构象中,氧化石墨烯可能将细胞色素c结构破坏.  相似文献   

3.
细胞色素c是一种广泛存在在细胞线粒体中的富电子蛋白。它在与纳米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引发自由基的生成,扩大纳米材料的生物毒性。为了在分子尺度上理解其与纳米材料的相互作用,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细胞色素c与富勒烯衍生物体系(富勒醇、三丙二酸富勒烯)。分析吸附后体系的能量、均方回转半径、接触原子数以及细胞色素c中的Fe原子到富勒烯衍生物质量中心的距离,进而揭示细胞色素c与富勒烯衍生物相互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4.
流延法制备了壳聚糖/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X-衍射表明壳聚糖和氧化石墨烯之间形成强烈的相互作用;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氧化石墨烯含量仅为0.6 wt%时,壳聚糖基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到64.4 MPa,断裂伸长率提高到38.8%,与壳聚糖基体相比,分别提高了101%和61.7%。  相似文献   

5.
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是ATP的主要来源。合成ATP的动力是线粒体内膜内外的H^ 浓度差,由于H^ 的跨膜转运与电子的传递相偶联,因而还原当量的多少,细胞色素C的外溢,构成电子传递链的氧化还原酶的活性,均影响到电子的传递;线粒体膜的通透性的改变也直接影响到膜内外H^ 的浓度差。  相似文献   

6.
在真核细胞中,氧化磷酸化主要是在线粒体的内膜上进行的,由4种复合物:NADH脱氢酶;琥珀酸-辅酶 Q-还原酶;辅酶 Q-细胞色素c还原酶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构成的呼吸链酶系,起着质子泵的作用。它可把基质中的3对质子(H )抽提到嵴内空间中,使内膜外侧H 浓度高于内膜内侧。外室中高浓度的H 有返回内腔的趋势,H 通过F1-F0偶联因子进入内室时,F1因子中的ATP酶利用这种势能,催化ADP同Pi化合,形成ATP。  相似文献   

7.
制备了石墨烯修饰铂电极,研究了多巴胺在裸铂电极和修饰铂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且进一步研究了电解液中存在的甘氨酸对多巴胺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解液中的甘氨酸会减弱多巴胺的给电子能力,抑制其发生氧化,这种作用主要体现为氧化还原电流明显减小和氧化还原电位差稍有增大.石墨烯修饰铂电极对多巴胺有明显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从头算法(ab initio)和密度泛函理论(DFT B3LYP)方法,对8-羟基喹啉锌(Znq2)及其3种衍生物的基态结构进行优化,同时用ab initio HF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CIS)法在6-31G(d)基组上优化其最低激发单重态几何结构,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B3LYP)及6-31G(d)基组计算吸收和发射光谱。计算表明,该类物质电子在基态与激发态间的跃迁,主要是在配体8-羟基喹啉(q)环内的电荷转移,电子从含O的苯酚环转移至含N的吡啶环上。该类化合物的电子亲和能较大,都是优良的电子传输材料,改变取代基及中心金属原子均可以达到调控发光材料的光谱波段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采用计及电子一电子(e-e)相互作用的扩展的紧束缚模型,研究了非简并基态的导电聚合物—顺式聚乙炔(cis-PA)的能带结构,发现e-ph耦合增强可使其导带底端出现定域能级,从而使带隙变窄  相似文献   

10.
采用计及电子-电子(e-e)相互作用的扩展的紧束缚模型,研究了大简并基态的导电聚合物-顺式聚乙炔(cis-PA)的能带结构,发现e-ph耦合增强可使其导带底端出现定域能级从而带隙变窄。  相似文献   

11.
增强型地热系统(EGS)研究对发展地热发电具有重要意义。由于EGS通常涉及多区域多物理场耦合,且井内流动处于湍流状态,在EGS数值模拟中需要正确处理区域耦合、合理模拟井内湍流,并达到足够的计算精度和效率。基于多区域多物理场耦合三维有限元模型,系统研究EGS渗流与传热过程。计算结果表明:1)通过施加正确的连接条件能够实现在EGS不同区域之间的压力场、速度场和温度场的自然耦合;2)多种湍流模型模拟井内流动给出基本一致的压力变化,并且预测井内湍流压降约为层流压降的4倍,但比注水井与生产井之间的总压降小3个量级,因而井内湍流对EGS采热过程总体影响不显著;3)在EGS结构和物性垂向变化、储层中自然对流、井内湍流效应均可忽略的条件下,EGS以水平方向渗流和水平方向对流传热占主导,从而可采用两维模型近似模拟。  相似文献   

12.
实验表明,外尔半金属中不仅存在手征反常,也存在引力反常。引力反常会导致手征涡旋效应。因此,在外尔半金属中研究手征涡旋效应是必要的。作为石墨烯的三维类似物,外尔半金属也有可能出现强耦合。基于此,通过规范/引力对偶的方法研究强耦合下外尔半金属中的手征涡旋效应。在只考虑引力反常引起的手征涡旋效应的情形下,得到如下结论:1)手征涡旋效应可以由引力反常引起,在具有手征费米子的外尔半金属中存在,且与耦合强度成正比;2)手征涡旋效应与温度平方成正比。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行车荷载作用下路面解耦分析法缺点的基础上,提出耦合分析法.并借助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建立了车-路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了移动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的动态力学响应.计算结果为确定压电俘能系统的结构及埋设深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前人类正处在自然生态危机和精神生态危机的双重危机下。由于当今人类已经迷失在高科技的电子使用中,所以人类已慢慢转变为沉溺在高科技电子中的“电子人”。文章试图分析在当前的双重危机下,“电子人”短期内对这双重危机的进一步深化的表现,展望了将来“电子人”会渐渐消除双重危机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从分子水平研究了PEO-PPO-PEO嵌段共聚物聚集过程中分子基团微环境和构象的变化.FTIR光谱给出了温度、溶剂、嵌段共聚物组成等影响PEO-PPO-PEO嵌段共聚物胶团结构的定量信息。用无机盐和脂肪醇调控PEO-PPO-PEO嵌段共聚物聚集,荧光光谱技术提供了降低PPO链段与水的相互作用,推动嵌段共聚物在水中胶团化的证据。用水凝胶包埋PEO-PPO-PEO嵌段共聚物,实现了萃取水中低浓度多环芳烃的工艺循环。  相似文献   

16.
使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系统地计算研究层状SnSe2材料中锂离子吸附和迁移。发现锂原子在SnSe2表面被强烈吸附,结合能(>3eV)显著大于石墨烯、磷烯、MoS2等二维层状材料。Bader电荷分析表明锂原子的几乎整个2s电子电荷都转移给了SnSe2,锂原子以正离子的形式存在。单层SnSe2表面锂离子的迁移势垒为0.197eV,低于石墨烯、MoS2等二维层状材料。基于单层SnSe2的锂离子电池理论,平均开路电压为3.05V。此外,锂离子的插入也带来了从半导体态向金属态的转变,从而具有较好的电导率。这些发现增进了对层状过渡金属二硫化物材料中锂离子吸附性质和迁移机制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计算了InP电子结构和介电函数,从理论上给出了电子结构和介电函数的关系.所有计算都是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利用精确计算的能带结构和态密度分析了带间跃迁占主导地位的InP材料的介电函数,为InP材料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