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8 毫秒
1.
刘敏  牟新才 《山东教育》2004,(21):61-61
如果要我们从理论上阐释语文学科的教育意义,大概会一言难尽。语文对人的精神滋养丰厚浓郁。但实际的情况怎样?假设过20年或更多年以后再说说语文课给我们留下了什么?你会怎样说呢?  相似文献   

2.
如果要我们从理论上阐释语文学科的教育意义,大概会一言难尽。语文对人的精神滋养丰厚浓郁。但实际的情况怎样?假设过20年或更多年以后再说说语文课给我们留下了什么?你会怎样说呢?作家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而且与语文的运用关系最直接。你听他们怎么说。  相似文献   

3.
一我们的幸福和安宁由什么来衡量呢?需求的满足与否。人的需求主要由两个方面组成: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人类的理想追求是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同时满足。在物质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后,人们的精神需求满足与否决定人们的幸福感觉。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越来越丰富的物质享受,可人们却倍感困惑,原因是什么?正是因为我们的精神需求没有得到相应的满足。人们追求物质财富的热情高涨,人们注意的焦点集中于不断增长的物质方面。于是,人们的精神追求则被忽视甚至淡忘。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之下,教育也难以抵挡物质、实用、功利的诱惑。学生接受教育几乎都…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育,说到底,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来培养人,怎样来培养人,站在什么立场上来培养人。孔孟肇始,莫不如是。然而,求索无数,难题永在。特别是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应该追求什么样的语文教育?语文教师应该追求什么  相似文献   

5.
学校心理咨询中的价值观教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心理咨询与价值观有什么关系 ?学校心理咨询对价值观有教育作用吗 ?倘若有 ,它又是以什么方式进行的呢 ?这个问题的研究 ,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学校心理咨询的本质及意义 ,对于探索学校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一、价值观与心理问题(一 )价值观与心理问题的产生什么是价值观 ?价值观是每个人判断是非的综合体系。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套价值系统 ,人就是依据这一套价值系统去评价自己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一切事物 ,并且以此去规范、引导自己的认识及行为 ,引导自己追求所需要的东西。例如 ,在人生的选择中 ,物质与精神 ,事业与爱情 ,国家…  相似文献   

6.
冯:您在教育园地耕耘了20多个春秋,从优秀的一线语文教师到学校全方位的管理者,深知语文教育教学的甘苦,您怎样理解现在语文教育的定位?左:教育是充满理想的事业,因为它的目标指向未来;教育又是充满智慧的事业,它是需要运用、发挥智慧,发展聪明才智的事业。语文教育尤其如此。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育既是标准的、统一的、具有一定理性的教育,又是多样的、个性化的更具感性的教育。语文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交流交际的工具,更应该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让学生成为一个永远有精神追求的人。冯:在新课程推进中,很多语文教…  相似文献   

7.
在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首届优秀教学成果颁奖会的领奖台上,有一位精神矍铄、在教育园地辛勤耕耘30多年的老同志,他就是大连大学师范学院中文教育系王伟教授。他的《师范生语文教学能力的培养》论文,获得1989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这是对这位勇于探索,锐意改革的语文教学法专家的肯定和奖赏。一王伟教授关于培养师范生语文教学能力的改革尝试,已经进行了10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接上期)诗意语文、诗意教育、诗意人生是我全部的教育理想和信念。(1)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人生的两极,一端在幸福,一端在痛苦。是幸您的教学风格和教育主张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阅读能够丰富人的头脑,提升人的品位,也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我国人民自古以来酷爱读书,关于阅读的佳句不胜枚举。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阅读教学一直是一项不可缺失的内容,近些年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逐渐受到关注,主张采用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开展阅读教学,并最终达到优化学生阅读体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教育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这是我们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必须思考的问题。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与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来说,小学语文教育给学生留下的应该是语言、阅读的能力和良好的语文素养。本文将以个人的实际情况为基础,结合现实教学的经验,分析得出小学语文教育应该给学生留下的是学习语言的能力、阅读的能力以及良好的语文素养。最后研究在实现这些条件的情况下,我们作为老师应该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的课堂,注重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爱上语文。  相似文献   

11.
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情感能振奋人的精神,有效地促进大脑的工作,促进各种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的发挥,当积极的情感进一步与信息、意志相结合,便能使人产生积极的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品格。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现代教学论认为,情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它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所以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什么是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情感教育?下面笔者就以初中二年级课文《驿路梨花》为例。阐述在进行该文的教学时,可以将心理教育中…  相似文献   

12.
加拿大科学家班迁说过:"人生最大的快乐不在于占有什么,而在于追求什么的过程."刘喜江就是这样一位勇敢地追求人生价值的人.20余年来,他把自己的全部心血浇注在教育事业上,在教育的百花园里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足迹.  相似文献   

13.
<正>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有人这样阐述:"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关心,使人幸福。"语文课堂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让他们拥有幸福的语文课堂是老师应致力追求的目标。一、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心灵飞扬的课堂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心灵飞扬的地方,心灵的飞扬意味着一种激情,一种全身心的投入,一种生命的自由呼吸与舞蹈!教育是培育生命呵护心灵的事业,学生在课堂上首先获得的是一种精神生活,可以说小学语文教学是在为学生的一生作精神的奠基,若学生的心灵一直处在受压抑  相似文献   

14.
如何客观评价标准化考试对语文教学的影响?中国人原本并不知道什么所谓的“标准化考试”。考试嘛 ,很简单 ,找一两个人出一套题目拿给学生做 ,然后老师给一个分数就完了。在学习外国的同时才发现还有“标准化”考试一说 ,中国人才明白什么“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的分别。为了追求科学性 ,追求准确性 ,在“风”的推动下 ,“标准化考试”飞遍神州大地。客观性试题铺天盖地。到底什么是“标准化考试” ?应当怎样认识和评价标准化考试 ?有人说 ,标准化考试是当前语文教学问题的病根 ,这种评价公正吗 ?新时期 ,语文教育界响亮地提出了“…  相似文献   

15.
认识或接触某种事物,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称为"首因效应"。这种特殊的效应往往会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志趣选择。在中学教学中,这种效应尤为重要。因为语文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乐学、会学、学会。如果不能给学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势必会影响今后的语文教学。那么,怎样才能创造良好的首因效应呢?  相似文献   

16.
一、几个不正确的认识1.学生是不是被塑造的对象学生不是一个被塑造的对象。学生是人,一个有着情感和意志的活生生的人,是一个生命的存在。他们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物质,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观念,他们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关于世界和人生的基本理解与理想追求,应当受到基本的尊重。我们认为,教育是关于人的教育,更是为了人的教育。人不只是一个接受智力训练、具有工具性价值的被教育的对象,而是整个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主要不是“教”学生什么,而应该是启蒙、引导或启发些什么,应看到学生的天性或其现存的基础,体验和把握认知的结构及其过…  相似文献   

17.
论教育技术的“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事物都有"常"与"变"这两个范畴。教育技术的"变"为世人瞩目,而教育技术的"常"却常常被人所忽略。因此,教育技术学科长期被指认为是一个"无根类学科",或称为"浮萍学科",就连本学科的人也将"全新的"说法挂在嘴边。教育技术最核心的、最一般性的学科知识是什么?教育技术学者常年不懈的努力与追求,收获的、能够作为科学知识留存给后人的内容是什么?教育技术的一般性规律是什么?教育技术最上位的理论成果是什么?为什么应该研究教育技术原理?这些问题的答案与这个"常"有关。  相似文献   

18.
人生的最大需求是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一种心灵的体验,要用心去感受,用情去触摸.幸福是人生活的永恒目标,而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事业,其直接目标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其终极目的则应为了人幸福地生活.这其中的"人",不仅包括学生,也应包括教师.教育丰富的主客体内容使得教师这一职业拥有其他职业无法比拟的情感体验.当代社会呼唤"以人为本",将"人的幸福"作为价值追求的时候,我们教师的幸福在哪里?物质所带来的幸福感受,是暂时的,物质需求也是无止境的.当  相似文献   

19.
好的语文教育是让人变得内心丰富、外表优雅、情操高尚、抱负远大的教育。好的语文教学是让人能够驾驭思想、驱遣精神、终身受用、不断发展的方法。作为语文教师,我不会停歇对教育诗意与理想的追求,不会懈怠对语文浪漫与唯美的渴望,不会放弃对事业磊落与坦荡的执著,不会改变对学生纯净与明媚的欣赏。  相似文献   

20.
数学,应给孩子们留下什么?即学校数学教育应关注什么?著名数学家波利亚通过研究指出:"学生中学毕业后,研究数学或从事数学教育的人占1%,使用数学的人占29%,基本不用或很少用数学的人占70%。"为此,他认为数学教育的意义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一种数学文化修养。日本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也指出:"对于作为知识的数学,学生出校门不到两年可能就忘了,唯有深深铭记在头脑中的是数学精神、数学思想、研究方法和着眼点等,这些思想或方法等随时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