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晓英  高渊 《新闻世界》2010,(7):161-162
在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传播呈现出繁荣的景象,然而,跨文化传播并不只是一个单向的运动,它包含着全球化与地域性、同质化与异质化等多种文化力量的互动。任何一个民族文化只有吸收外来文化精华,结合本土文化的优势,才能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找到合适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安思国  张静 《现代传播》2003,(6):106-107
20 0 8年 ,奥运会将在中国北京举办 ,这无疑是展示中国形象的一个绝佳机会。那么 ,中国如何在国际传播中树立自己的国家形象 ?树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形象 ?在全球化语境下 ,由于西方文化在事实上的强势地位 ,要能为国际社会所接受 ,必然要以这种文化习惯所构建的中国形象求得国际社会的认同。但文化全球化也并非是由西方向东方单向的流动 ,它也包括不发达国家本土文化对西方文化的渗透 ,并以自己的民族性、独特性占得世界多元文化的一席之地。未来世界文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作用。中国《申奥片》① 、《申博片》…  相似文献   

3.
社会网络化与地域场所化:当代本土传播的内涵及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在现代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传播就是社会网络传播。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社区被转换为社会网络。在全球化进程中,本土正逐步被缩减为没有地域文化和历史特征的场所。在这种背景下,倚赖双向电子媒介的本土传播展示的最根本的特征是不确定性和无中心性。这种传播是与民族国家等意识形态越来越脱节的传播。  相似文献   

4.
从《阿凡达》看好莱坞电影的世界霸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娟 《新闻爱好者》2010,(10):162-163
在全球化日益加剧的今天,好莱坞电影通过其意识形态、价值观、文化理念的传播深刻地影响着其他国家的电影发展,不仅在获得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吞噬着其他国家的本土电影工业,而且对维护各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思想价值提出了挑战。《阿凡达》的上映,让全球观众再次见证了好莱坞电影的霸权地位,也将好莱坞电影的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的对决再一次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文化呈现全球化趋势,电影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被打上了全球化的烙印,在这种背景下,文化在地性逐渐受到关注,这是本土电影应对全球化的一种反向传输理念,用电影表达不同地域差异所带来的人文差异,注重阐释多元文化在全球化环境中的价值。下文将从在地性的情感元素、本土化的审美心理、中国语境下的符号内涵和元电影元素的建构等方面,以电影《误杀》为例,分析国产翻拍电影的在地性重构。  相似文献   

6.
杨雄 《新闻传播》2009,(8):68-68
电视栏目剧是中国具有鲜明本土文化特点的一种崭新电视节目形态。本文对浙江媒介市场中的电视拦目剧《本塘第一剧》现有的优劣特征、文化语境、未来发展进行了简要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7.
许家权  李森  王翠 《新闻世界》2009,(5):132-133
《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影片自上映以来一鸣惊人,备受好评,演绎了在信息传播的全球化语境下的优秀电影所具备的诸多成功要素,这给我们提出了重大的传播启示:在信息全球化语境下,传媒影视产业如能立足于本民族文化的土壤反映现实,实现影像与人文的完美结合,就能走出国门占据世界传媒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化的时代,在一个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建筑工程必定需要考虑现代性和本土性的关系。文章以安徽芜湖小九华商业街为例,探讨了在一个受到文化语境约束的区域中如何进行建筑创作,并总结出一定的创作方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华民族影视艺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描述和分析了全球化语境下中华民族文化面临的生存环境,提出了中华民族影视艺术在挑战与机遇中如何发展的一些思考.文章分四个部分一、全球化语境中的民族文化生存;二、电影电视的国际传播;三、用最现代的语言体现最传统的中国文化;四、民族影视如何进入国际主流市场.  相似文献   

10.
表面上看 ,“全球化”、“现代化”似乎就是“美国化” ,以好莱坞模式为标志的美国电影运行方式、制作方式在全世界获得巨大成功 ,使欧洲和其他国家地区的本土文化、民族视听业遭遇持久冲击。但这绝不应视为历史发展的必然。尽管欧洲视听业事实上已陷入了与美国的“交战”状态 ,可谓“不宣而战” ,但欧洲深厚的本土文化传统、欧洲人久远形成的影视欣赏口味、欧洲拥有的现代新技术、新媒体创造新的知识财富的潜力、欧洲本土人才的优势、欧洲教育产业的未来需要及世界贸易组织保护多元经济、文化的能力等 ,都将使我们坚信:优秀的、源于本土文化传统的、受到本土人民欢迎和需要的影视、视听产品 ,将是未来打赢媒体“战争”的关键。本文原著正视欧洲视听业的现状 ,提供、描摹了未来欧洲视听业崛起、发展的前景。编译者在尊重原著基础上 ,也融入了自己对“全球化”语境中本土文化生产这一重要命题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1.
邵慧 《东南传播》2014,(12):94-96
在全球化高速推进的现代语境下,好莱坞大片横行,各国民族电影都遭遇西方意识形态和电影技术对本土文化侵蚀的局面。在此情况下,势头渐起的瑙莱坞电影以其独有的价值取向和文化活跃于世界影坛,由此开启了一个多极影像新时代。它对于激发拙朴浑厚的非洲精神、丰富世界电影艺术之林,有着显而易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培培 《新闻世界》2010,(6):217-218
2008年以来,《海角七号》、《艋舺》等影片掀起了台湾"本土电影"热潮,成为当下华语电影圈重要的"文化事件"。本文从全球化与本土化关系出发,探讨"新锐电影"所反映出的以本土化应对全球化的文化自觉,全球化下本土化呈现出多元文化的冲突与共存。  相似文献   

13.
人民日报去年 11月 24日学术动态版刊登了两篇耐看的文章,一篇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访北京大学哲学系张世英教授》,一篇是《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 在第一篇文章中,记者问:“在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现实的形势下,民族文化是否也会走上全球化的道路?”张教授回答说,我们现在所讲的经济全球化,其主要内容包括生产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和科技的全球化,其中以生产的全球化为主要的推动因素。民族文化是某个民族的特殊形态的文化,其中以观念形态为核心。经济的发展变化推动着文化的发展变化。但经济是比较敏感的领…  相似文献   

14.
黄璜 《大观周刊》2012,(23):23-24
全球化是当代社会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之中强势文化与海南本土的饮食文化的文化冲突不断深入化,海南本土饮食文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特征。研究当下海南本土饮食文化的文化冲突,对保护与发展海南本土饮食文化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周伟业 《传媒观察》2023,(2):98-103
商业化与全球化互为因果,全面而深入的商业化的结果便是全面而深入的全球化。旨在谋取文化信息与价值主导权的文化战争已悄然展开。全球化的文化艺术浪潮削弱了本土艺术的影响,隐藏其后的危险是多元民族文化艺术的消逝和文化霸权主义以及文化殖民主义的威胁。全球化时代如何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生产走向繁荣?应该把握符号生产的意义,重视民族、民间艺术价值,学会与数字化、全球化浪潮携手并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向世界传播中国艺术和文化,为世界生产传播文化艺术精品。  相似文献   

16.
西藏纪录片是以影像为传播形态的视觉文本,视觉表征则具有对这样的影像符号、文化进行编码与解码的功能.将西藏纪录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典型文本《藏北人家》《西藏一年》以及《第三极》的分析,考察西藏纪录片影像中占主导地位的表征范式的内容与形式,有助于我们理解视觉符号是如何通过动态的视觉影像的"认知提示",书写藏族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中建构出西藏的民族形象的.  相似文献   

17.
跨文化传播具有双向性,在全球化语境下的跨文化传播包含了同质化和异质化的对峙和互动。本文通过分析美、韩剧等异质文化产品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现象,探讨中国本土文化对外来异质文化产品进行适应性选择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伴随着现代影视媒体、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经济一体化对世界各国本土文化、民族文化的冲击,并不亚于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工业文明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我国以加入WTO为标志,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必然加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双向交融,这也是现代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民族社会转型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语境是在全球化浪潮中由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各种合力而成的一个语义场,面时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文化格局变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电视剧在这个大背景下,如何增强我国民族文化在国际交流中的核心竞争力,便成为一个极为迫切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华语武侠电影具有明显的"中国性"(Chineseness),其叙事与传播本质上是中华文化的叙事与传播。进入新世纪,欧美主导的国际影坛上出现了两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华语武侠电影,即李安的《卧虎藏龙》和张艺谋的《英雄》。本文以全球本土化、文化杂合及文化话语构建分析框架对这两部经典影片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李安的《卧虎藏龙》呈现高度的文化杂合与全球本土化叙事特征,即在中国传统武侠的江湖情仇语境下融合了西方人文主义精神,呈现出一种侠义江湖和"理智与情感"的艺术糅合;张艺谋的《英雄》则呈现较低程度的文化杂合和全球本土化特征,但电影的核心思想具有高度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核,即,"家、国、天下、大一统"的价值观。影视文艺作品的研究不应只局限于对作品内容的批评阐释,还需考虑其建构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通过对《卧虎藏龙》和《英雄》为代表的经典华语武侠电影的文化分析,结合全球本土化、文化杂合与文化话语的维度,可为当今文化全球化语境下中华文化的影像叙事与传播提供一个批评分析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