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伟 《教育》2011,(16):52-53
当前的作文教学似乎已经走入了怪圈,学生作文中的素材大多是凭空捏造出来的,无真情实感。针对这样的现状,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及时加以引导,让学生多读书,做到厚积薄发,善于观察生活,注重生活素材的积累,并且做到进一步的比较、取舍、提炼。在写作技巧方面要做到构思的巧妙,培养学生记日记的习惯。在作文的批改方要做到"轻批改,重讲评"。  相似文献   

2.
徐本来 《生活教育》2014,(24):50-51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生活是写作的来源,这就为生活化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教师应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建立素材库,培养学生多样化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做作文批改的主人。  相似文献   

3.
李懿 《辅导员》2014,(2):59-59,68
目前的初中作文教学现状,不管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作文教学脱离生活实际。学生作文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然而,写作离不开生活,社会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提高学生认识水平,丰富学生生活内容,这才是治"本"。因此要教育学生热爱生活,深入实际,认真发掘,掌握丰富的素材,才能做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充分占有素材,才能左右逢源,运用自如。  相似文献   

4.
作文要做到有真情实感,就要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而从作文本质上来说,夯实作文基础才是小学阶段作文教学要完成的任务。学生写作时的表达欲望是建立在素材的积累、生活的体验上的。丰富学生作文素材的策略有三个方面:深入生活、重视阅读、丰富活动。  相似文献   

5.
谢飞亚 《现代语文》2011,(8):127-128
关于写作,新课标上是这样阐述的:"要指导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但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批改作文,学生看评语"的现象。这样既增加了教师的负担,学生也没得到实惠。  相似文献   

6.
耿书艳 《考试周刊》2012,(38):41-41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具体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亲写"下水"作文;要逐步改正学生习作中的缺点,不可急于求成;要多鼓励,少批评;要带领学生亲近生活,积累素材。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就是作文教学。它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写作素材和独到的思维视角,才能在作文中做到特色鲜明、内容充实、表达清晰。因此,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生活化思维,注重收集生活素材,帮助学生克服无话可说、说不清楚的作文难题,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8.
教师对学生作文批改的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作文效果,是提高学生作文质量的重要保证之一。在长期工作实践中,我感到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做到“七要”。  相似文献   

9.
张瑞英 《新疆教育》2013,(11):58-58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现在由于教学任务紧,学生的课业负担重,生活圈子狭小,社会阅历、经验都不丰富,作文教学给师生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训练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善于从生活中积累素材;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善于从课外阅读中寻找创作灵感;让学生去感受生活,体验大自然;把作文教学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做到及时批改、及时反馈;是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不可缺少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教师通过批改,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了解自己作文的优缺点,并从中受到怎样写好作文的启发;教师通过批改,可以了解学生作文的实际,便于总结作文教学的经验教训及时改进作文教法,又可收集素材对作文进行讲评。  相似文献   

11.
秦彩芳 《成才之路》2012,(23):87-87
当前,作文批改似乎成了压在语文教师肩上的一座大山。怎样才能把老师肩上的这座山搬走,不仅要发扬愚公精神,还得另辟蹊径——引导、发动学生互批作文,就能批出一片新天地。一、下放"民间"——批改"平民化"批改作文一直是老师的"专利",如果批改作文能从"庙堂"进入"民间",学生自己也能品尝为人师的滋味,孩子们怎能不喜悦,不激动呢?但学生的语文功底参差不齐,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合理分配和安排,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难,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批改作文,这是普遍的也是不争的事实。有人甚至提出"好作文不是改出来的"的观点。当然,这里的"改",不是修改,而是批改。其用意无非是为"作文是写出来的,批改无关紧要"的论调找借口。从我20年的教学实践来看,我觉得作文批改乃写作教学的重要环节,其意义甚大。而且,我以为作文批语,尤其是总评,对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对写作教学的顺利进行事关重大。在作文评改中,对于文后批语撰写随意不得,也马虎不得,应遵循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13.
学生作文要做到有真情为感,有事可写,就必须以实际生活为素材,有相当多的学生感到作文没啥可写,无话可说,无情可抒,是因为平时生活素材积累太少,一到写作文就是“编”和“抄”。为了让学生作文时“有米下锅”,写自己想写的真人真事,说自己想说的真心话,抒自己想抒的真情实感,在作文课上,我改变了当堂命题的习惯做法,作文的题目、体裁、内容、中心都  相似文献   

14.
汪丽萍 《教师》2011,(22):37-37
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颇受关注的话题。传统作文批改主要是以教师评改为主。然而老师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每次作文批改下来,老师要写一百多篇"小评论""读后感",不仅力不从心,而且也免不了出现"雷同卷"。因此,我们在作文批改上大胆改革,探索出一条新路,即让学生互批互改,自己动手,自觉地运用所学知识在实践中修改错误,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5.
作文是一个学生综合能力的表现。作文教学在选择命题时应依纲据本,具有针对性。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在作文要求上应层层提高,拾级而目;在作文批改上应做到不拘一格;在作文讲评时应不断提高标准,激发学生兴趣。  相似文献   

16.
孙春燕 《考试周刊》2011,(15):49-50
职业中学的作文教学要树立作文教学独立成"科"的意识,把握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规律、注重平时材料收集、科学批改,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17.
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要想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注重帮助学生拓宽写作思路,指导学生勤练笔,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重视作文的批改。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可这个重头戏在实际的教学中却使学生厌烦。长期以来,很多学生一听说要写作文,就产生惧怕心理。这是因为学生在作文时"无米下锅"。小学生作文无从下笔,犹如一道鸿沟横亘在他们面前。那么,如何跨越这道鸿沟?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写作必须拥有与作文相关的感性表象,包括生活中积累的材料以及在特定的活动中通过观察获得的材料。"也就是说,学生在写作前必须对事物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感受,以获取写作素材。鉴于学生的这个特点,在指导作文时,电教媒体派上了用场。它的直观性、形象性、灵活性,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鲜明生动的生活素材。在习作指导中,教师运用得  相似文献   

19.
正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给学生写作文评语则是这一环节中最具艺术性的工作。在大力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用新课改的要求来指导作文教学,在作文批改中既关注学生的为文,又关注学生的为人,做到作文批改的人性化,在批改作文时以学生为本,在适当的地方从为文与为人两方面给予学生鼓励关怀、赞美奖励、交流建议,让学生在教师赏识与关怀中满意作文、快乐作文、成功作文。一、鼓励关怀鼓励性的评语是激励学生写作兴趣,增强写作信心的  相似文献   

20.
每到作文课,我们经常会看到学生"咬笔头""皱眉头""挤牙膏"等作文"焦虑症""恐惧症",这是因为学生仍是"无米之妇"。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要让学生写好作文就必须让作文教学和生活接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获取创作的素材,我在作文教学中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