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论述了三线典藏的基本理论,通过对同济大学图书馆三线动态典藏制度实践的分析,提出了高校多校区图书馆的藏书布局可在三线典藏制的基础上加以灵活运用,实行全新的三线动态典藏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三线典藏模式值得推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三线典藏制产生的合理性,将其与二线典藏制进行比较,揭示其优越性,提出了三线典藏制实施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分析三线典藏制的理论依据与应用状况,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在新形势下,以三线典藏制馆藏布局为基础,实行藏、查、借、阅、一体化动态馆藏管理的必要性。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三线典藏制和无线射频技术各自的特点和现实意义,提出利用无线射频技术来实现图书馆三线典藏制的想法,并着重就具体实现方式和流程进行探讨分析,针对其中可能遇到的难点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并与传统三线典藏方法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5.
三线典藏制度与动态典藏管理模式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本文探讨了三线典藏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提出了全新的动态典藏管理模式 ,并指出动态典藏管理模式是新形势下三线典藏制度的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6.
动态更新馆藏管理机制是以三线典藏制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其核心就是发挥三线典藏制优势,避开其劣势,形成动态的、流动的馆藏布局,能够更好地发挥效益,提高图书利用率。动态更新馆藏管理机制应遵循科学原则、藏以致用原则、可操作原则和时效原则,机制的运行需要做好调研、馆藏数据统计和分析、设立动态典藏调配岗,并按照有序的方法进行操作。  相似文献   

7.
探讨有关三线典藏制下的藏书分配问题,提出一个动态的典藏管理模式,使馆藏文献能充分地利用,以满足读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藏、查、借、阅一体化”布局模式的改进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藏、查、借、阅一体化”的馆藏布局模式,指出这种布局模式在用户利用、建设经费、服务质量以及平等利用等方面的优点,分析其在检索效率、节约空间和工作条件等方面的不足。借鉴三线典藏制的三线书库划分和动态典藏理论,提出“藏、查、借、阅一体化”布局模式的改进思路与组织运作方法。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藏、查、借、阅一体化"的馆藏布局模式,指出这种布局模式在用户利用、建设经费、服务质量以及平等利用等方面的优点,分析其在检索效率、节约空间和工作条件等方面的不足.借鉴三线典藏制的三线书库划分和动态典藏理论,提出"藏、查、借、阅一体化"布局模式的改进思路与组织运作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三线典藏制度与动态典藏管理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金玲  叶艳鸣 《图书馆杂志》2004,23(11):35-37,39
本文探讨了三线典藏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提出了全新的动态典藏管理模式,并指出动态典藏管理模式是新形势下三线典藏制度的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藏书文化源远流长,历代藏书家和藏书楼为中华文明的传承作出了巨大贡献,经济越发达,社会越稳定,藏书事业就越繁荣;反过来通过藏书与学习,社会文明得以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苏州的私家藏书为后世保存了丰富的典籍,在推动学术研究和促进文化繁荣方面,作用不可低估。苏州的藏书活动之所以历代相袭、绵绵流传,与藏书活动中形成的吴地人文精神是分不开的,是吴地文化史上一种内涵十分丰富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3.
多校区图书馆典藏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文章从典藏工作的意义和作用入手,联系实际,对高校多校区图书馆的藏书分配原则、新书入藏、馆藏调拨、藏书剔除、机构设置等典藏工作实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明清海南刻书藏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的刻书藏书开始于宋元时期.明清时期,海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速了文教事业的普及,推动了海南刻书、售书和藏书的兴盛.海南高温、高湿及飓风等气候,给藏书业发展造成了困难,但海南的官私藏书仍十分活跃,尤以明代丘溶石室藏书最富特色.  相似文献   

15.
论文描述了小语种图书的含义,分析了公共图书馆小语种图书馆藏状况,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小语种图书建设在藏书体系、书目收集、采购渠道、著录标准以及采编人才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并针对上述现状,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就小语种图书在扩展书目源、拓展采购渠道、建立人才资源库以及推进联机合作编目,实现资源共享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中文工具书的特点及图书馆的收藏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论述了90年代中文工具书出版的整体特色,存在的问题及图书馆的收藏策略.  相似文献   

17.
古代藏书家聚书不易,一旦失书便会产生种种复杂的心态。有恐惧失书的,有痛惜哀叹的,有顺其自然的,有不怕失书的,有主动散书的。研究、思考这些文化现象,能够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古代藏书家不同的藏书观念,并与今人的藏书观念相映照,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明末天启、崇祯年间,钱谦益热衷于藏书,且声名渐高,出现了众多书贾奔赴钱谦益之门的前所未有的盛况。这些书贾带来大量珍本、秘本,为钱谦益成为当时最大的藏书家做出了不容低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苏州的藏书活动之所以历代相袭,绵绵流传,与藏书活动中形成的吴地人文精神是分不开的。苏州众多的藏书家、藏书楼,汇聚了大量的文献,丰富的典籍滋养了苏州众多的大学者、大文人,而学者文人的聚书活动又推动着苏州私家藏书风气的愈演愈烈,成为吴地文化史上一种内涵十分丰富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