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通过水热法成功合成一个新的含N杂环二羧酸配体和草酸根离子的稀土配合物,其结构式为{[Gd2(Hpimda)2(μ4-C2O4).2H2O].2H2O}n(H3pimda为2-(吡啶-4-基)-1H-4,5-咪唑二羧酸),并对该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呈现草酸根离子作为柱子的三维框架结构,H3pimda配体把Gd(Ⅲ)离子连接成二维层状结构,进一步堆积形成一维通道,其中容纳着自由水和配位水分子.磁性研究表明,一维链内相邻的两个顺磁中心Gd(Ⅲ)离子之间存在着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Dy(Ⅲ)-Cu(Ⅱ)大环配合物,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电喷雾质谱等数据证明配合物的存在。已腈溶液中的循环伏安研究表明杂核配合物中由于Dy^3 和Cu^2 的相互作用使二价铜离子氧化性增强。  相似文献   

3.
该文研究了铁(Ⅲ)-钴(Ⅱ)-邻菲罗啉体系的显色反应,pH=4.0时,铁(Ⅲ)、钴(Ⅱ)、邻菲罗啉间生成红色配合物,其吸光度稳定,在3小时内无显著变化。配合物的λ_(max)=510nm,ε_(510)=1.0×10~4L·mol~(-1)·cm~(-1),钴含量在0~8μ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此方法的变异系数为0.55%。  相似文献   

4.
选择简单的小分子二乙醇胺(DEA)作为配体,与稀土Ce(Ⅲ)离子进行反应,成功地制备了稳定的DEA-Ce(Ⅲ)配合物,并用其作为模拟金属水解酶催化双(对硝基苯酚)磷酸酯(BNPP)的水解反应.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DEACe(Ⅲ)催化水解BNPP的动力学,探讨了pH和温度对BNPP水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DEA-Ce(Ⅲ)配合物能够稳定存在,对BNPP的水解具有显著地催化促进作用 在pH 8.5时催化速率最大,且催化速率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在25℃和pH 8.5的条件下,DEA-Ce(Ⅲ)配合物对BNPP的水解表观一级速率常数为1.25 ×10-2s-1,是BNPP自发水解的1.14×109倍,通过阿伦尼乌斯公式计算得出该条件下催化水解反应的活化能为57.381 kJ/mol.最后提出了配合物催化BNPP水解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5.
通过四齿铜(Ⅱ)席夫碱配合物(CuSaltn)与硝酸镧(Ⅲ)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的3d-4f异金属席夫碱配合物(CuSaltn)2Ln(H2O)(NO3)3(Ln=镧(1),铈(2),镨(3),钕(4),钐(5)),其中Saltn为1,3-丙二胺缩双水杨醛席夫碱配体。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热失重、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分析表征。在室温下测定了配合物5的晶体结构,钐(Ⅲ)离子与两个双齿铜配合物、两个双齿硝酸盐离子和一个水分子形成九配位构型。形成三核铜(Ⅱ)-稀土(Ⅲ)配合物后,配合物的荧光显著降低。该类化合物的结构研究为其他类似的席夫碱配合物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并且会被应用于荧光性能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合成了4种Schiff碱锰(Ⅱ)金属配合物:水杨醛缩对-甲基苯胺合锰(Ⅱ)、水杨醛缩对-氯苯胺合锰(Ⅱ)、水杨醛缩对-硝基苯胺合锰(Ⅱ)及水杨醛缩苯胺合锰(Ⅱ).并用元素分析、原子吸收光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加以表征.以这些锰(Ⅱ)金属配合物作为仿加氧酶的模型化合物催化环氧化2-辛烯,讨论了配体结构、pH值变化、反应温度等对催化环氧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模板法合成了一个新颍的Mn(Ⅲ)配合物,其混合配体由一无机盐阴离子和水杨醛席夫(Schiff)碱组成.分别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等对该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标题配合物属正交晶系,Pbca空间点群.晶胞参数为:a=12.4478(8),b=13.7536(9),c=18.7800(12),V=3215.2(4)3,Z=8.锰(Ⅲ)离子与Schiff碱上的两个氮原子、三个氧原子和一个异硫氰酸根离子上一个氮原子的配位,具有扭曲的八面体六配位环境.两个Mn(Ⅲ)配位体通过氧桥联形成双核结构.两个最近的Mn(Ⅲ)原子之间的距离为3.554.  相似文献   

8.
在甲醇水混合溶剂中合成了标题配合物Cu2(α-furoic acid)4(H2O)4,测定了其晶体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胞参数a=1.0106(4)nm,b=1.046(6)nm,c=2.00790nm;β=91.118(8)°,V=2.646(2)nm3,Dc=1.619g/cm3,Z=4,F(000)=1306.最终偏离因子R1=0.0567,wR2=0.1676,两个Cu(Ⅱ)由四个呋喃甲酸根桥联且其端位各有一个水分子配位,形成一个具有畸变的四角锥形配位环境.配合物中Cu(Ⅱ)-Cu(Ⅱ)间具有一对称中心,其Cu(Ⅱ)-Cu(Ⅱ)的间距为0.2637nm,结合晶体结构对配合物进行了电化学性质研究.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配合物[Ni(C13H10N3O2)2].0.25CH3OH(C13H10N3O2=吡啶-2-甲醛缩水杨酰肼),并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确定了其结构。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在配合物中,每个Ni(Ⅱ)离子与两个吡啶-2-甲醛缩水杨酰肼的四个氮原子和两个氧原子配位,形成了畸变的八面体结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合成了苯乙酮双缩硫代对称二氨基脲(HL)及其与ZnCl_2、Ni(OAc)_2、Co(OAc)_2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磁化率、摩尔电导等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测试了配体和配合物的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11.
合成一系列关于Eu(Ⅲ)/Gd(Ⅲ)与2-噻酚甲酰三氟丙酮(HTTA)、苯甲酸(BA)和邻菲罗啉(Phen)的配合物,并对这配合物进行元素、红外与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这些配合物的组成为Eu_(1-x)Gd_x(BA)- (TTA)_2Phen(x=0~1),配合物Eu(BA)(TTA)_2Phen比配合物Eu(TTA)_3Phen具有更宽的激发带,且激发带发生明显的蓝移,说明新的配合物已经生成,共发光Gd3~+离子对配合物Eu_(1-x)Gd_x(BA)(TTA)_2Phen的荧光增强非常明显,最佳Gd~(3+)离子浓度为0.4(摩尔分数).配合物Eu_(1-x)Gd_x(BA)(TTA)_2Phen荧光增强的主要机理是Eu(BA)(TTA)_2Phen与Gd(BA)(TTA)_2Phen配合物分子间的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12.
采用普通溶液法合成了配位聚合物Ni(py)_2(CH_3COO)_2(H_2O)_2。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合物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a=8.8434(7)nm,b=11.7457(9)nm,c=7.5726(5)nm,β=106.936(3)°,V=0.75247(10)nm~3,R=0.0605, wR=0.1824。配合物通过分子间氢键作用形成一个一维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13.
以姜黄素、碘甲烷和四氯铂酸钾为原料,制备了姜黄素类铂(Ⅱ)配合物,经红外、紫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确定目标化合物结构.并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循环伏安法(CA)测定其与DNA作用.结果显示姜黄素类铂(Ⅱ)配合物与DNA的作用较强,作用模式为嵌插作用.  相似文献   

14.
配合物(二)     
【题目1】电子构型相同的Ni~(2 )、Pd~(2 )、Pt~(2 )均能形成配合物。Pd(Ⅱ)、Pt(Ⅱ)配合物为平面四方形构型,而多数Ni(Ⅱ)配合物为四面体构型,只有少数是平面四方形构型,为什么?何种Ni(Ⅱ)配合物最可能是平面四方构型? (第23届IChO预备试题) [分析]本题要求说明配合物的空间结构,这就需要运用晶体场理论的知识。Ni~(2 )、Pd~(2 )、Pt~(2 )同处于Ⅷ族的同一列,d电子构型均为d~8。根据晶体场稳定化能的顺序,平面四方型>八  相似文献   

15.
文章研究了在硫酸铵存在下,乙醇与水能够分为醇/水两相,在分相过程中,Bi(Ⅲ)与I-及CPB 缔合生成BiI63-(CPB )3,该三元缔合物能够很好地被乙醇相萃取。通过控制pH值,能够使Bi(Ⅲ)与Mn(Ⅱ)、Fe(Ⅲ)、Co(Ⅱ)、Ni(Ⅱ)、Zn(Ⅱ)、Al(Ⅲ)等常见离子完全分离。  相似文献   

16.
以2,2'-联吡啶-3,3'-二羧酸为配体合成了一个稀土-有机功能配合物[Tb2 (C12H6O4N2)3 (Phen)2 (H2O)2·6H2O]n,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其结构.检测了该配合物的荧光和磁性.结果表明:配合物在490.0、546.0、586.0和620.0nm处有四个特征荧光发射峰,它们分别归属于铽(Ⅲ)离子的5D4→7F6,5D4→7F5,5D4→7F4和5D4→7F3的电子跃迁;在低温下配合物有弱的反铁磁性.  相似文献   

17.
Th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toxicity and availability of Fe(Ⅱ) and Fe(Ⅲ) to Caco-2 cells.Cellular damage was studied by measuring cell proliferation and 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 release. The activities of two major antioxidative enzymes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and glutathione peroxidase (GPx)] and differentiation marker (alkaline phosphatase) were determined after the cells were exposed to different levels of iron salts. The cellular iron concentration was investigated to evaluate iron bioavailabil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iron uptake of the cells treated with Fe(Ⅱ)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ells treated with Fe(Ⅲ) (P<0.05). Fe(Ⅱ) at a concentration>1.5 mmol/L was found to be more effective in reducing cellular viability than Fe(Ⅲ). LDH release investigation suggests that Fe(Ⅱ) can reduce stability of the cell membrane. The activities of SOD and GPx of the cells treated with Fe(Ⅱ)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ells treated with Fe(Ⅲ), although both of them increased with raising iron supply level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both Fe(Ⅱ) and Fe(Ⅲ) could reduce the cellular antioxidase gene expression at high levels.  相似文献   

18.
本文合成了1,5-萘二磺酸合镍(Ⅱ)配合物,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其晶体结构.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3.2592(16),b=6.6503(8) ,c=9.6361(12),β=92.0400(10)°,V=849.15(18)3,Z=2,F(000)=468,Dc=1.772g·cm-3,Mr=453.07,μ(Mo Kα)=1.449cm-1.配合物由阳离子基团和阴离子基团构成,阳离子基团为Ni(Ⅱ)离子和六个水分子配位基团,为八面体几何构型,阴离子基团是1,5-萘二磺酸根离子,它们通过氢键形成三维结构.  相似文献   

19.
在一定浓度硫酸铵存在的条件下,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水溶液能形成盐水相与聚合物固相。实验研究了Cu(Ⅱ)、Pb(Ⅱ)、Cd(Ⅱ)、Cr(Ⅱ)与邻苯二酚紫(PV)形成的配合物在聚乙烯吡咯烷酮盐水萃取体系液固两相中的分配行为。探讨萃取酸度、硫酸铵浓度和萃取剂用量等条件对金属离子萃取率的影响,通过控制一定的条件实现Cr(Ⅱ)与Cu(Ⅱ)的定量萃取分离。  相似文献   

20.
以水杨醛及其衍生物和乙二胺、邻苯二胺为原料合成5个水杨醛亚胺(席夫碱)配体L_1~L_5,进一步与六水合硝酸钴反应合成了5个Salen Co(Ⅱ)配合物C_1~C_5,用~1H NMR、IR分别对配体和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测定了5个Salen Co(Ⅱ)配合物的摩尔吸氧量,研究了载氧性能与结构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合成席夫碱的适宜条件为醛胺物质的量之比2∶1、溶剂无水乙醇用量40 mL、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2.5 h,此条件下L_1产率最高,达到81.4%。在配体与硝酸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溶剂用量为60.0 mL、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3 h条件下合成5种配合物,收率皆在80%以上。Salen Co(Ⅱ)配合物载氧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C_5C_2C_1C_4C_3,配合物的载氧量与配体取代基的电子效应、空间效应及体系的共轭程度有关,配体的电子云密度大、共轭程度高,配合物载氧量就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