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4年9月14日,前苏联曾在托茨克进行了首次使用核武器并造成士兵死亡的军事演习。一位名叫亚历山大的军人向记者们详细地介绍了那场演习的情况,并领记者现场观看了原子弹爆炸的地点。俄官方说,当时进行演习是为了防止美国向前苏联发动核侵略。演习在朱可夫元帅的指挥下进行,约4.5万名军人、上百辆坦克和1000余名普通百姓参加了这场演习。原子弹是使用图-4飞机从高空投下的。原子弹爆炸时,参加演习的  相似文献   

2.
对于新中国经济法学的学术史而言,改革开放前的30年是需要认真总结的一段历史。当时前苏联经济法理论的起兴与嬗变,并未直接促就中国经济法学的产生。改革开放后,前苏联经济法理论成为中国经济法学“纵横统一论”形成的重要理论资源,对中国经济法治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在简要分析前苏联经济法理论的起兴与嬗变基础上,从史学角度,重点检讨和论证了建国后中国经济法学形成前的法学学术及其症结。  相似文献   

3.
从《摩根索日记》看《华锡借款合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锡借款”是1940年由中国政府向美国提出的。促成合约签订的主要原因是双方政治上的需要和经济上的互补性,而并非美国的善意施舍。本文从研究美国当时的财政部长摩根索的日记入手,探讨了这次贷款的全过程。从中可以看出美国提出的苛刻条件和中国遭到的冷漠对待,印证了“弱国无外交”这一真理。  相似文献   

4.
美国合作学习的理念与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岚 《职教论坛》2003,(1):62-63
随着中国加入WTO,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转变职业教育传统、单一的学习方式,培养新时期社会所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美国的合作学习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借鉴。一、美国合作学习简介(一)合作学习的产生背景1957年10月,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一事件引起美国当局的巨大震动,美国朝野上下纷纷抨击当时不重视科技人才培养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和政策。于是,六十年代在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Bruner)等人的倡导下,在全美掀起了一场以课程改革为…  相似文献   

5.
1872年清政府向美国派出了首批留学生,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次由政府正式向海外派出留学生。这一举动从此开启了中国近代留学生运动之先河。但令人遗憾的是,原计划15年的留学期在刚进行到第10个年头时,却被清政府突然终止了,留美学生被全部召回。本文拟从清政府当时内政外交各方面入手,对此事件做初步分析与探究,以期能从这一事件中更好的了解和认识当时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堂教学民主化的技术行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课堂教学民主化的技术行为初探●广西吴泓“教学民主化”,这是一个现代教学论中跨学科的重大理论课题。从十九世纪美国的教育家杜威、罗杰斯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苏联的“合作教育学”;从二十世纪初中国现代教育先驱陶行知到本世纪八十年代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等,无一...  相似文献   

7.
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于 1957年 10月由前苏联成功地发射升空,这标志着人类向空间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从此人类进入了空间时代。前苏联卫星上天极大地震惊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引发了一场以空间为舞台的科技竞赛和军事竞争。几十年来,所有具有空间能力的国家都在竞相开发和利用空间,而做为空间开发和应用的重要平台——卫星始终是航天工程师们不懈地研究和开发的对象。   进入 21世纪,卫星将继续在通信、遥感、导航定位、科学实验、空间探测以及军事等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是,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以及商业市场需求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人类还能依赖石油多久张虹根据1994年上半年资料,世界主要产油国排名如下:前苏联各国共计6.24亿吨,美国4.10亿吨,沙特阿拉伯2.55亿吨,中国1.31亿吨,伊拉克1.31亿吨,伊朗1.31亿吨,英国1.11亿吨。前苏联各国、美国等石油大国的原油...  相似文献   

9.
1971年 7月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为寻求中美和解 ,对中国进行了秘密访问。事后中美双方同时发表了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的公告。这一事件震动了全世界 ,它使中国进一步打开了对外交往的新局面 ,国际影响迅速扩大 ;它促使了一贯追随美国、坚持反华的日本佐藤政府的提前下台 ,中日关系亦迅速出现转机 ,先于美国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 ;它使前苏联领导人惶恐不安 ,为了早日与美国达成妥协 ,不得不在有关问题上向美国做出让步 ,同时为强化自己的战略地位 ,迅速与印度签订了《苏印和平友好合作条约》。  相似文献   

10.
冷战时期,载人航天是美国和前苏联两国开展空间竞赛的主要竞技场。1982年,前苏联已成功地发射了7个“礼炮”号系列载人空间站,并拟发射“和平”号长期载人空间站。美国在空间站的运行管理方面处于明显的劣势。为摆脱这种局面,1984年1月,美国前总统里根向全世界宣布,美国将在10年内投资80亿美元,建成规模庞大的永久载人空间站,并邀请盟国参加,目的就是压倒前苏联即将发射的“和平”号空间站。日本、加拿大等国迅速作出了积极响应,于1988年正式加盟该计划,并把这一空间站命名为“自由”号空间站,但由于“自由”号空间站经受了一次次脱胎换骨似…  相似文献   

11.
美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科技取向王义高科技取向是战后各国教育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各国教育发展的主旋律。回顾历史便能发现,前苏联及西方发达国家早在本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就掀起了教育的科技取向的空前热潮。当时,论述“科技是直接生产力”的理论著作占满了各...  相似文献   

12.
在五四以来的现代中外化交流史上,论外国人对中国的影响,恐怕无过于美国的实用主义大师杜威了。这不仅因为其集大成的美国实用主义哲学迎合了五四时期中国的时代需要,还因为杜威本人作为当时最有国际影响的思想大家,从1919年4月至1920年7月有长达两年多的中国之行,足迹踏遍大江南北的14个省市,频频演讲,连连,积极宣扬其思想学说。此外,杜威的一大批中国弟子,也是当时中国学界的风云人物。如胡适、蒋梦麟等人借其师来华之机,更是推波助澜,极力宣扬实用主义学说。杜威因此成为五四时代知识界一致欢迎的外国思想家,  相似文献   

13.
在今日美国,舆论界和政界常常为美国向中国的"技术转让"问题而议论纷纷.但有意思的是,设在首都华盛顿的世界观察所所长布朗最近指出,早在大约两百年以前,中美之间就发生过"技术转让"了,只不过那次"转让"的方向是从中国向美国,"转让"的内容不是什么现代概念中的尖端技术,而是在当时颇为先进的大豆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建国初期的全国高校院系调整,通常被认为是对前苏联高等学校体制的全面模仿,但实际上,院系调整所贯彻的原则与当时前苏联高校的实际情况并不完全一致。将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负面影响过多归咎于院系调整,尤其是其中的前苏联因素,这种过分简单化的反思以及对民国时期“综合大学”模式的过度拔高,可能会影响对中国大学存在的真正问题的发现与解决。  相似文献   

15.
几十年前,美国和前苏联就起步搞载人航天工程。当时,他们实行的是“小步计划”,即先搞无人飞船,再搞单人飞船,最后才是多人飞船。我国航天工程虽然起步晚,但不是“小步计划”。而是实行了跨越式发展,一步迈过了美苏40年发展过程。我国从1992年正式启动载人航天工程计划至神舟八号升天,还不到20年时间。  相似文献   

16.
一、中国大陆低龄留学现象越来越普遍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为学习先进技术,在1950年~1965年间向前苏联、东欧、朝鲜等20多个国家共派出10698名留学人员;另外,国家出于培养翻译等专业人才的需要,同时也向个别西方国家派出少量留学人到。1978年以后,我国的出国留学活动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国家或单位公派留学作为唯一途径发展到自费留学数量占据绝对多数。2010年下半年以来,从英国本土学生学费上涨以及紧缩签证政策到澳洲货币坚挺、  相似文献   

17.
公元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成功发射了东方—1号载人飞船,尤里·加加林成为世界上第一名宇航员;公元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郎从登月舱中走出,跨出了人类历史上最不平凡的一步;40多年过去了,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成为飞翔在太空的第一位中国人。中国上亿的年轻人成为目睹中国人进入太空的幸运一代,他们无须再像前人那样羡慕加加林和阿姆斯特郎,羡慕美国的航天飞机频频升空,羡慕前苏联的宇航员屡次打破自己停留在太空的时间记录,他们将成为中国真正的太空时代的主人。从此以后,他们的兴趣应不再限于身边的事情,而应扩大到辽阔的宇宙之中,就像美国人在登月成功后,美国年轻人的梦想不再是当总统,而是梦想成为宇航员一样。今天,逐渐走向小康社会的中国年轻人的梦想,也应不再限于找个好工作或成为大款,而要重新审视自己,敢为天下先。  相似文献   

18.
《黄山学院学报》2006,8(4):129-129
胡适获得的正式博士学位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胡适民国六年(1917年)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毕业,提交的论文是《中国古代哲学方法进化史》。当时由7人组成的考评组中,只有1位德国教授精通汉语,故论文被搁置下来。胡适当时急着回国,未能进行论文答辩,因此也就没有被正式授予博士学位。民国八年(1919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印行了胡适的论文,并定名为《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册)》,由蔡元培作序,署胡适博士著,轰动学术界。当时有人对胡适的“博士”身份提出疑问,说胡适是“假博士”。民国十六年(1927年)3月,胡适访问美国,向哥伦比亚大学重新递交了《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册)》副本,正式领取哲学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19.
桂亮 《科技文萃》2001,(11):91-92
近来,美国中央情报局自曝家底,终于向世人揭开了关于UFO的鲜为人知的真相。海恩斯是专门研究美国侦察部的历史学家,在翻阅了20世纪90年代中情局所有关于UFO的秘密内参后称,“1950年至1960年间,超过半数所谓的UFO实际上是有人驾驶的侦察飞机“弥天大谎为哪般海恩斯解释道,“当时的美国一方面假借UFO的报道来安抚民众对于前苏联空中入侵的恐慌,另一方面以此来麻痹被侦察国的防空警报系统,以达到混水摸鱼的效果“。真可谓一箭双雕。可是冷战思维的说法似乎并不能让人满意,实际上这其中还有诸多隐情,那就是美国当时有充分的理由让民众相信那些异常明亮的不明飞行物原来是非地球生命,这几乎已经是公开的秘密。美国政府之所以将UFO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是因为美国当时最机密的两样情报收集 “宝贝“棗A-12和SR-71,在飞临敌方上空时时刻受到致命的威胁。中情局于是想出释放UFO这枚“烟雾弹“来为其护航。 这场针对公众的欺骗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早期。这  相似文献   

20.
本周三(10月15日)中国实现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把中国的一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完成了长达21小时的绕地航行。中国在前苏联、美国开创载入航天飞行先河40年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