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回家 ,别走错家门”学生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是实践活动的主人。在识字教学中 ,为了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 ,让每个学生都有时间学 ,有机会学 ,让每个学生都是受教育者 ,更是实践者。在初读课文时 ,让学生知道自己应做一件具体的事 ,就是“送生字回家”(“家”指课文)别走错家门 ,即对照生字表 ,在文中把生字圈出来 ,把带有生字的句子做上记号 ,然后再去认真通读全文。在朗读过程中 ,教师只需强调一下 ,“别喊错生字的名字”。例如教学古诗《草》时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会认的字画圈 ,会读的字画…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低年级课文后面的习题,大致是按“我会认”、“我会写”、“读一读”、“我会读”、“读读说说”这样的顺序安排的。在教学中,如何将习题训练渗透到教学过程中,防止走过场,把它落到实处,培养学生的能力?下面谈谈我的做法。一、运用“我会认”培养学生的识字辨别能力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识字少,对一些初学生字不易辨别。我在教学中,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启发,要求学生对本课的生字不但会认,而且认准、记牢。如《小白兔和小灰兔》这篇课文,有8个生字,我是这样引导的:先出示“我会认”读字卡。让学生主动拼读,我…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第二册收录了《草》、《春晓》、《古朗月行》、《登鹳雀楼》、《寻隐者不遇》五首古诗,笔者就这五首古诗,谈低年级古诗教学的一些基本方法。一、以诵读为主轴根据新大纲对古诗教学的要求,应把读的训练摆在突出位置,使之成为主要教学方法,并力求采取切实有效的训练方式,获取训练的高效益。1.逐层深入,形式多样。初读时,着重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要求学生借助汉语拼音反复读几遍课文,然后画出课文的生字,读准字音,再把生字放进课文正确、流利地读,接着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或投影等媒体,粗略了解课文大意。可以…  相似文献   

4.
曲晗 《小学语文》2011,(12):32-33
一、《古诗两首》这样的课文,怎样的课时安排更合理 蔡玉琴老师曾提到:低年级的古诗教学,要顺应儿童喜读好背、记忆力强的特点,鼓励学生多读多背,教学重点放在读、背和识字、写字上。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识字和写字指导是必不可少的。古诗教学中一定要匀出一定的时间来指导学生认真书写生字。尽管学生在初读、细读、品读诗文中,早已多次感知了生字的音、形、义,但对生字的认识只是一种轮廓印象,要继续对字形做分析,才能让他们在头脑中留下清晰印象。因此,教师要重视识字和写字的指导,教给学生有关汉字笔画、笔顺的基础知识和书写汉字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一、把生字返原回课文编者在编写教材时,为了方便教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把课文中需要认的字抽出来编排在课本后面,也就是说这时生字已经离开了原文。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其特点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强调识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一、二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因此,低年级语文课堂中识字教学占有重要的地位。二年级下半学期教材中已不再出现专门的识字课了,大量的识字任务就放到了阅读教学中,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扎实的识字呢?刚开始教学阅读课中的生字时,总是花多半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认识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再读课文。时间长了,我发现这样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毫无兴趣,呈现出我费气费力地教,学生机械地认,最终的效果是班里好的学生学会了,中下程度的学生每课的生字还是记不熟,而且学生表现的没有兴趣识字,觉得一个个方块字成为他们想往下读课文的"拦路  相似文献   

7.
林和强 《亚太教育》2019,(10):100-100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传统的识字教学以“导读、认读、精读课文、写字”的方式展开,学生认识生字主要通过反复读写来加深记忆和理解,这让学生提不起识字兴趣。因此,本文根据情境教学的特点,创新性地提出了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利用情境化课堂指导学生认字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和效率。  相似文献   

8.
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多年来经过教师们的不断探索,已总结出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歌谣识字法”、“以新带旧法”、“猜谜法”等等,教学识字的方法虽种类多,但每节识字课要求学习的生字量比一般课文中所要掌握的生字量大得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还要以自己口述  相似文献   

9.
一、生字词速记法。结合形声、会意、象形等字特征的教学,要求学生在指定时间内看准课文下生字词注音,按其在课文中的顺序编成一句不带既定意义的话,尤其要记住每个字的第一个拼音字母,  相似文献   

10.
<正>苏教版的小学语文中,低年级有许多课文语言文字生动优美,为低年级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借助这些优美的语言文字,通过朗读,展开丰富的想象,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将自己的情感和课文所表达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收到最佳朗读效果。那么如何让低年级学生也能把课文读得很美呢?以下谈谈我的几点体会:一、读准生字,读通课文每当接触新课文时,我们首先应要求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其中包括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品德的提高,更要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一、培养低年级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和方法1.在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的过程中培养自学能力低年级学生进行课文的阅读,首先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可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课文,勾划出生字,自己多读几遍,然后再同桌对读,互相正音,最后由教师利用生字卡片通过抢读、轮读课文来进行检查。从而让学生初步学会自学生字字音、自己读通课文的方法,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行培养。2.提出要求,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学生对课文的阅读,不是盲目的,应该对每一次阅…  相似文献   

12.
小学中年级的阅读教学既要巩固低年级的词句训练,又要为高年级篇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个阶段的教学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要紧扣这个年级的训练特点,突出每组课文的重点,把握每篇教材的标高,注意重点训练项目的训练,作好教材的过渡,防止教学上的“马鞍型”,圆满地完成年段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一、了解分期要求,注意教学环节 三年级是段的训练开始,要让学生学习分析自然段,明白主要内容,学习课文中用词造句、连句成段的一些方法。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四年级让学生学习理解含  相似文献   

13.
《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是低年段的教学重点。走进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课堂,笔者看到教师为落实这一教学重点,安排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识字,通常采用在学生自读课文后,集中出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反复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常要求学生“把话说完整”。例如,老师问:“这一课我们学了几个生字?”学生答:“十一个。”老师便说要“把话说完整”,然后重新找人回答,直到答出“这一课我们学习了十一个生字”,才算符合要求。这个要求有无必要呢?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中学生首先遇到的是识字问题。以前总是按大纲的要求去解决生字问题,让学生会读文中应会读的生字,会写课文中应会写的生字就完成了教学任务了。后来,经过几篇课文的教学后,我逐渐发现了学生在识字上并不向我想象的那样。由于这一教学环节的失误,致使学生遇到以前学过的字,  相似文献   

16.
在实践中,我们将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有机结合,探索形成了“识字教学三步走”的基本程序,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初读课文的要求之一是正确地朗读课文,首要的一点就是要把生字的字音读正确。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基本步骤:①文中识字。一年级上学期的时候,一般可以采用老师范读课文或者听录音,学生指着字来听,  相似文献   

17.
利用电脑辅助识字提高学生识字能力广州市登峰小学周卫华在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识字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识字教学的方法很多,笔者主张“随课文识字”的方法,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的“音”和“义”。然后在反复诵读、反复理解的基础上,认准字形、...  相似文献   

18.
突出重点,是教学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复式教学直接教学时间少,更应抓住重点进行教学。由于复式教学要在一节课中完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教学任务,因此,除了要把握好各年级教材的教学重点外,还必须考虑年级重点,这就是所谓复式教学的“双重点”。教材重点的确定,要根据教学情况和各部分知识在教学体系中的地位而定。例如,语文教学各年级都有识字任务,但在低年级是重点。一篇课文有许多生字、新词,哪些生字的重点是正音,哪些生字的重点是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册中看图学文课文、讲读课文和阅读课文的生字,均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通过查字典掌握,教师只对少数生字进行正音、辨形。独立阅读课文中的生字,只要求通过查字典会读,理解它在课文中的意思,不要求掌握。第1课南湖1.掌握“迷蒙、矗立、三三两两、仿造”等词语。找出“矗立”的同义或近义词。说出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词性:中共嘉兴县委为了纪念这段  相似文献   

20.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怎样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所学生字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识字教学方法。一、比较识字,提高识字能力低年级学生要求会写的生字比较少,要求认识的生字比较多,导致低年级学生对形体相近的字难以分辨、难以记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一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