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五种方式:  相似文献   

2.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简单而言,就是把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更好地达到课程学习的目标。具体地说,就是在先进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和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运用到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学科资源、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划分为三种模式,一是作为学习对象.主要目的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二是作为学习工具;三是作为教学工具。笔者在从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及我校的实际情况.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第一种模式进行了实践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数字化技术。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基本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数字化使得教育技术系统的设备简单、性能可靠和标准统一;网络化的优点表现在资源共享、时空不限、多向互动和便于合作;多媒体化指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多媒体技术使得信媒设备一体化、信息表征多元化、真实情境虚拟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传统的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目前,在教学中,计算机作为学生的学习对象、学习工具以及教师的教学工具逐渐融为一体。这三的逐渐融合不仅与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如超媒体、远程通讯以及智能辅导系统等的发展相适应,而且也真正体现了信息技术整合于教育以及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从时代的视野来考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就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与丰富的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而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电教》2002,(5):4-4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日前,在全国课程改革实验区信息技术教育研讨会上,教育部部长助理、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强调,不应当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学习的对象,而应当作为学习的工具,要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  相似文献   

7.
研究性学习和信息技术教育课是教育部确定在高中增加的两门新课程。其中研究性学习既是一门独立开设的课程,又是一种能够渗透于其它学科课程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同样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指专门开设的课程,主要是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二是指学科渗透式教学———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和学习工具即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及其误区,分析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前提是丰富的资源,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具体方法:信息技术作为演示的工具、交流的工具、个别辅导的工具、信息获取的工具、信息加工的工具。最后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具体实现:建立学科专题网站资源,在学科专题网站中,既应该有丰富的本地资源,也应该Internet资源的超连接,另外在网站上建立“留言簿”、“学习论坛”等栏目。  相似文献   

9.
单文孝 《教书育人》2005,(1):112-113
以网络和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教育领域后,不仅带来了教育技术上的更新,更促进了教学结构模式的发展。我们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更好地达到课程学习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要培养学生学会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的认知工具。同时对信息技术环境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
数学新课程标准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基于网络的主题资源的创新教学活动,将是未来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发展趋势。如何重塑数学教学中的“做中学”是开展网络环境下探究学习的重要研究课题,主题资源网站的学习不能重蹈以前在课件里“找答案”的覆辙,  相似文献   

11.
本文总结了教育资源库在教学中的资源组织需求,提出了概念资源图创作系统并描述了其价值。在设计了概念资源图创作系统的主要功能之后,给出了系统与教育资源库的三种整合模式:作为资源的学习对象组织工具,资源的语义导航工具,资源的合作学习工具。  相似文献   

12.
谈"研究性学习"中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研究性学习”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涵义广义上,课程整合是指使学校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形成有机联系,成为整体的过程。狭义上,它指的是各学科之间(包括各学科内部)的整合。在这一整合过程中,课程各要素形成了有机的联系和有机的结构,它不是将不同的学科相加在一起,而是将课程看成一个整体,将不同的知识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有机地掌握不同的知识,从而提高综合素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是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  相似文献   

13.
目前已有的几种“整合”模式分类方法,或是以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的使用形式为分类标准,或是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阶段为分类依据。我们认为.首先可以根据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总体定位.将“整合”模式分为“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和“信息技术作为教学与学习工具“两大类别;然后在此基础上.以教学理念为主要分类依据.辅之以信息技术使用形式的判别标准,进一步分析和探讨“整合”的中间状态。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采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的今天,教师应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交流、沟通、互动、辅助等功效,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有机整合,拓宽学生自主学习的途径,在时空上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如何使网络技术成为数学教学的左右手呢?  相似文献   

16.
教育信息化与理科课程整合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项华 《学科教育》2003,(3):23-26
通过简单分析国内外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情况;论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并结合自然科学教育的特点,提出了信息技术与理科课程整合的四方面的关键点:(1)将信息技术作为实验探究学习及其情感激励的必要工具。(2)将信息技术作为自然科学问题解决及思维锻炼的必要工具。(3)将信息技术作为自然科学群体学习的必要技术支持。(4)将信息技术作为实现全过程评价的必要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是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将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获取、交流信息,最终以电脑作品的形式完成研究任务。下面谈谈笔者的想法与做法。一、深入挖掘教材,把握研究性学习时机教材是我们向学生传授学习内容的依据,但有时按教材章节顺序并不能符合实际教学的需要。如黑龙江省的高一《信息技术》教材第一章“信息与信息处理”介绍大量的理论,第二章前两节继续介绍理论。如果按部就班地讲授,学生学起来会感到很枯燥,学习热情就不会很高。于是,我将教学顺序进行了…  相似文献   

18.
刘丽 《幼儿教育》2004,(6):30-30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电脑成了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搜寻信息和处理信息的必要工具,它的强大功能吸引每一个能够学会的人都尽早去学习它、使用它。笔以为,电脑学习和应用应从幼儿期开始。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新的课程标准提出:“要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与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什么笔者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教师变革教学行为的工具,为课程提供资源,创设教学环境,使得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因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和谐互动的整体。可以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整体系统分解为三个层面(如图1所示),每个层面又包括不同的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