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争先恐后     
中国是一个争先恐后的国家。常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门一打开,拥挤在门口的人群就像罐头里的沙丁鱼一样喷出来,争先恐后,蜂拥而动。我说的不是公共汽车的门口,而是公园门口,展销会门口。飞机的登机门。电影院的出口……大家在斑马线前面等绿灯,没有人愿意站在后面,都下意识地要往前挤,结果绿灯还没有亮,人群就漫到了马路上。印象最深的是下火车,哪怕前面就是终点站,人们也要提前一两个站就结束了热火朝天的“争上游”扑克游戏,纷纷起身,收拾行李到过道上去挤着,好像晚一步,火车就要飞掉。  相似文献   

2.
争先恐后     
中国是一个争先恐后的国家。常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门一打开,拥挤在门口的人群就像罐头里的沙丁鱼一样喷出来,争先恐后,蜂拥而动。大家在斑马线前面等绿灯,都下意识地往前挤,结果绿灯还没亮,人群就漫到了马路上。印象最深的是下火车,哪怕前面就是终点站,人们也要提前起身,收拾行李到过道上挤着,好像晚一步,火车就要飞掉。  相似文献   

3.
一、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文后问题。争先恐后①中国是一个争先恐后的国家。常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门一打开,拥挤在门口的人群就像罐头里的沙丁鱼一样喷出来,争先恐后,蜂拥而动。我说的不仅是公共汽车门口,而且是公园门口,展销会门口,飞机的登机口,电影院门口……大家在斑马线前面等绿灯,没人愿意站在后面,都下意识地要往前挤,结果绿灯还没亮,人群就漫到马路上。印象最深的是下火车,人们也要提前一两站就结束了热火朝天的扑克游戏,纷纷起身,收拾行李到过道上挤着,好像晚了一步,火车就要飞掉。②并不是中国人不喜欢秩序,也不是这个国家物资贫乏,空间狭窄。“争先恐后”不过是世界的一种此起彼伏的暂时状态、一个形容词。但在上世纪60年代的词汇中,“先”与“后”却是一种价值判断。“先”与  相似文献   

4.
争先恐后     
中国是一个争先恐后的国家。常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门一打开,拥挤在门口的人群就像罐头里的沙丁鱼一样喷出来,争先恐后,蜂拥而动。我说的不是公共汽车的门口,而是公园门口,展销会门口,飞机的登机口,电影院的出口……大家在斑马线前面等绿灯,没有人愿意站在后面,都下意识地要往前挤,结果绿灯还没有亮,人群就漫到了马路上。印象最深的是下火车,哪怕前面就是终点站,人们也要提前一两个站就结束了热火朝天的“争上游”扑克游戏,纷纷起身,收拾行李到过道上去挤着,好像晚一步,火车就要飞掉。并不是中国人不喜欢秩序,也不是这个国家物质贫乏,空间狭…  相似文献   

5.
争先恐后     
中国是一个争先恐后的国家.常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门一打开,拥挤在门口的人群就像罐头里的沙丁鱼一样喷出来,争先恐后,蜂拥而动.大家在斑马线前面等绿灯,都下意识地往前挤,结果绿灯还没亮,人群就漫到了马路上.印象最深的是下火车,哪怕前面就是终点站,人们也要提前起身,收拾行李到过道上挤着,好像晚一步,火车就要飞掉.  相似文献   

6.
美点赏析于坚的《争先恐后》创作于1999年,被中国散文界权威选家收入《1999中国年度最佳散文》,是一篇思想性与艺术性俱佳的优秀作品。文中作者对于中国人争先恐后的表现作了深刻的反思,将眼光放在历史、放在世界的高度去看。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中外的各种人物,从物质世界到意识形态,整篇文章浑然一体,说理透彻,读了让人拍手称绝。文章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作者的情感思路。开篇就针对当前社会上的“争先恐后”现象进行了描述,“门一打开,拥挤在门口的人群就像罐头里的沙丁鱼一样喷出来,争先恐后,蜂拥而动”,无论是什么门,大家“都下意识地…  相似文献   

7.
每天幼儿园还未放学,教室门口和窗口就已经挤满了来接孩子的家长,我也是其中的一员。每次大家都会争先恐后“占据”有利地形,伸长了脖子朝教室里看。儿子上幼儿园小班,了解他当天在幼儿园的表现是我每天的功课。  相似文献   

8.
《新作文》2007,(Z2)
胖嘟嘟的作文废话太多,瘦唧唧的作文内容太单薄,舅舅的作文题材太陈旧。他们三人都受到老师的批评。决定去寻找自由作文天地的他们,阴差阳错地来到了作文自由城。在门口加足了作文信心指数后,门口的绿灯才开始亮起来……  相似文献   

9.
泅渡生活     
(一)又是星期四,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一天。我们依然随着地球旋转,一切如同往昔。(二)吃完早餐,离开家,行走在路上。我随着人群流动,被涌到一扇大门的面前。抬头一看,牌子上面写的是学校的名字。门口有两位执勤的同学,微笑着目送一位位同仁进入校内。以前,第一节课下课铃声一响,大家就蜂群似地窜到门口来买早点,争先恐后,人头攒动,倒也算得上是一道风景线。我对着执勤的同学笑了笑,就进去了,经过传达室时,看了一下钟,7:40。(三)走到教室时,才发现来得过早。坐了差不多十五分钟,才有同学陆陆续续地进来,有神采奕奕的,也有面若苦瓜的。教室一下…  相似文献   

10.
<正>黄昏走到了尾端,光明正以一种难以想象的速度自大地撤离,我坐在车里等红绿灯,希望能在黑夜来临前赶回家。在匆忙的通过斑马线的人群里,我们通常不会去注意行人们的姿势,更不用说能看见行人的脸了,我们只是想着,如何在绿灯亮起时,从人群前面呼啸过去。就在行人的绿灯闪动,黄灯即将亮起的一刻,从斑马线的开头出现了一个特别的人影,打破了一整个匆忙的画面。那是一个中年的极为苍白细瘦的妇人,她得了什么病  相似文献   

11.
杨光 《学习之友》2014,(10):14-15
从小学开始,我们就懂得一个成语“争先恐后”,此成语历来被用作描述大家积极踊跃去做好事。但当我们成年后,则开始起疑:“争先恐后”真是一个褒义词吗? 细细品味,其实“争先恐后”的本质,是“蔑视规则”。  相似文献   

12.
小绿灯     
小绿灯,是一只小萤(ying)火虫的名字。 天早已经黑了,萤火虫妈妈还不见小绿灯回来,就在草丛上飞来飞去,喊道:“小绿灯,小绿灯!”  相似文献   

13.
城市里的车多人多,如果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抢占马路,一定会出事故的。因此,第一个"红绿灯"于1868年12月10日,在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马路上出现了。那时还没有电,使用的是一种煤气灯,安装在一根7米高的钢柱上,一面是红灯,一面是绿灯,可以转动。从此,车马行人看  相似文献   

14.
蚱蜢     
<正> 秋高气爽的日寸候,我家门口的菊花叶上停满了蚱蜢。特别是在午后天气热的时候,蚱蜢更是摩肩接踵,争先恐后地抢吃菊花叶子。蚱蜢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  相似文献   

15.
挥手器     
《中学科技》2010,(3):40-41
与人分别时,我们总会不自觉地挥手致意;在人群中,挥手也会使对方可以更快地,注意到你。挥手这一简单而平常的动作会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无数次,本期我们就来做一个挥手器,不过不要指望用它取代你的挥手之举,但放在门口作迎宾之用倒是可以媲美招财猫!  相似文献   

16.
锁挂大变样     
伤人的锁挂 丁零零………急促的上课 铃声响了,同学们急急忙忙往 教室跑。当大伙争先恐后地往 教室门口挤时,只听一声尖叫: “哎呀,疼死我了。”大家回头一 看,只见王林同学的右臂被门挂 刮了一下,鲜血顿时流了出来。没 想到这个不声不响的家伙(锁挂) 还会伤人。 怎样才能避免这一现象再  相似文献   

17.
(一)周五下午只有两堂课,男生们早就计划好放学后去踢球,女生们也各有各的打算。放学铃声一响,我们便争先恐后地往教室外面冲。然而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生物老师堵在门口,要我们补课!唉,我们只好一声叹息。  相似文献   

18.
"陈老师陈老师,你看,我今天的饭菜都吃光了!""我也是,一点都不剩。"3月25日,泸溪县合水小学食堂门口,学生们纷纷围着陈老师,拉着他的衣袖,争先恐后地要求他检查自己的饭碗。望着眼前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们,老陈笑眯眯的。开展"光盘行动进校园"以来,老陈每到学生开餐时间,就来到食堂,提醒同学们要勤俭节约,看到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是加强学校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是创建和谐校园、安全校园的重要途径。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谈谈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一、通过组织课堂讨论开展安全教育教师可以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上组织学生对安全问题进行讨论。例如,笔者发现每当就餐或集合的时候,学生们个个争先恐后地从楼道口冲向食堂或操场,安全隐患极大。于是,笔者计划在思想品德课堂上组织学生对该问题进行讨论。笔者先创设这样的情境:集合铃声响起,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冲向楼道,楼道里挤满了人。在推搡中,有一个同学眼看就要跌倒了。笔者提出问题:“假如这个同学在人群中跌倒了,后果会怎样?假如你当时就在这位同学的身边,你会怎样做?  相似文献   

20.
周奕生 《初中生》2007,(4):33-35
“绿灯走,红灯停”是最简单的交通安全知识,在交叉路口通常都设有红、绿灯,有关红灯问题已引起中考命题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