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在“课内外衔接语文能力训练”的教改实验中,本着“立足课内,经营课外,由课内辐射课外,由课外扩展课内”的“大语文”实验宗旨,在课堂教学中既突出了训练主线,拓宽了教学内容,还重视了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训练。以阅读教学为例,我们由“例子”展开,成倍、成几倍地增加阅读量,并在一篇“例子”教学完之后.不是马上结束教学,而是循着“例子”的相关内容和人物线索精心设计好“结尾”,将学生的阅读活动从课内延伸、扩展到课外,使之成为  相似文献   

2.
1998年4月17日至4月20日,全国中语会会长、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及人民教育出版社顾振彪、张德平、王本华,以及湖北省教研室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雷秋山、史绍典,在“课内外衔接语文能力训练”课题实验负责人、特级教师余蕾的陪同下,对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开展的“课内外衔接”课题实验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3.
展开双翼才能腾飞———宜昌市课内外衔接语文能力训练的状况和思考刘国正去年春天,我看到关于宜昌课内外衔接语文能力训练的一些材料,有柳暗花明之感,很想来一次走马观花。今年春天如愿以偿。在宜昌市各级领导的热情支持和安排下,调查研究非常顺利。十二天,走访了1...  相似文献   

4.
展开双翼才能腾飞——宜昌市课内外衔接语文能力训练的状况和思考刘国正去年春天,我看到关于宜昌课内外衔接语文能力训练的一些材料,有柳暗花明之感,很想来一次走马观花。今年春天如愿以偿。在宜昌市各级领导的热情支持和安排下,调查研究非常顺利。十二天,走访了十所...  相似文献   

5.
一、课题提出 吕叔湘先生曾说:“每逢在某种具体问题上遇到困难,长期得不到解决,如果能够退一步在根本问题上重新思考一番,往往会使头脑更加清醒,更容易找到问题的途径。”“课内外衔接语文能力训练”课题实验的提出正是这“退一步”的结果。该课题的总设计者——宜昌市特级教师余蕾老帅曾这样说:“面对语  相似文献   

6.
一、课题创意:湖北省宜昌市教研中心语文特级教师余蕾二、课题名称:“课内外衔接语文教学实验”①三、实验假说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刘国正先生“生活语文观”的指导下,通过“课内外有机衔接”的方式,卓有成效地促进学生各种语文能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1998年4月13日下午,刘国正先生在宜昌市六中会议室挥毫写下了唐诗人王维的一行诗,“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以赠宜昌六中。国正先生用王维诗句,盛赞了目前在宜昌市方兴未艾的“初中课内外衔接语文能力训练”的实验,对这项实验寄予了无限希望。此前,刘国正...  相似文献   

8.
把师生拉出“苦海”让教学进入“化境”——特级教师余蕾的“课内外衔接语文能力训练”实验评介●湖北省秭归县教研室何启贤霍桑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世界之所以有前进的动力,靠的是有人不安于现状;至于满足的人,总是局囿于旧框框之内。”宜昌市教研室中学语文教研员、...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宜昌市“课内外衔接语文能力训练”实验课题已经历了五个春秋的实践,受到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及全国中语会的极大关注和支持。五年来,宜昌市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和教研员做了大量工作,课题实验已遍及城乡,初具规模,的确很不容易。但是,该项课题实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衔接实验中时刻不忘“把脚伸到课外去”,本着立足课内,注目课外,由课内辐射课外,由课外拓展课内的大语文实验宗旨,坚持以教材中的读写能力训练点来确定寻找与生活相联系的“衔接”点,注重课内与课外的有机衔接,并以“内引”“外联”“对比”三种衔接方式来打开课内通向课外的训练渠道,从而引进时代活水,以实现“语文教学一与生活相联系,必将面目一新”的课堂教学境界。现将我们在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例说如下:一、内引 即“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到阅读中来”。美B·R·布格尔斯基在《应用于教学的学习心理学》…  相似文献   

11.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关键也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任何一项教改实验都不能忽视对课堂教学的研究。“课内外衔接”实验一开始,我们不仅注重观念和整体教学思路的更新,强调学以致用,语文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突出对学生进行迁移运用和创造能力培养,而且更重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课内外衔接”实验指导思想的研究。为此,我们在近几年的实验中,逐步探索、总结出来的“八步”课堂结构基本模式:课内外感知—课前听说训练—展示目的—例证目标—学法指  相似文献   

12.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详,乃为善教者也”。一代宗师叶圣陶先生为我们高度概括了“善教”的至高境界。古代教育家也早就浓缩了“善教”的至高境界——“善学者,师逸而功倍”。此“教”“学”之境,就是我们“课内外衔接”实验通过构架衔接阶梯,巧设种种桥梁,以期渐入“不教”之境的实验追求。 在实践操作中,我们根据“课内外衔接”的指导思想和整体实验思路。努力优化衔接方式,活化课堂教学。注重打开课内向课外的训练渠道,使语文教学走近学生的生活,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扎实、活泼、  相似文献   

13.
一九九八年始 ,我校作为福建省课改实验校之一 ,率先大胆学习和推广湖北省宜昌市语文“课内外衔接”教学模式。我们从大量的实验案例中探索、总结出了“四层八步”课内外衔接语文教学模式 :所谓“四层” ,是指施教一篇课文的四大环节 ,所谓“八步”是指贯穿在上述四大环节中的具体操作步骤。“四层八步”指“课前感知———课前听说———训练展示目标———例证目标———学生指导———迁移运用———创造提高———课外延伸。”几年的课改实验有序、稳步地推进 ,实验也初见成效 ,语文教学呈现出崭新的局面。我们深感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课…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改革通过课内与课外衔接的方式进行,目的是通过讲求课内外衔接,有效地促进学生各种语文能力的形成,推动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著名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在评价湖北宜昌"课内外街接语文能力训练"教学改革课题时指出:"教室的四壁,应是多孔的海绵,不应是水泥的隔离层。我一向认为,语文教学一  相似文献   

16.
新大纲明确告诉我们:“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可以组织语文小组或文学社团,组织参观访问等”,同时强调:“开展课外活动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正是遵照语文教学的这一“大法”,我们把文学社团活动自觉纳入了“课内外衔接语文能力训练”的实施范畴。现把我们的具体做法回顾一下。一、以文学社团为纽带,衔接课内外,生动活泼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首先是主动参与。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自主选择和主动投入,正是语文活动课的灵魂。”参与文学社团组织,万不可强求一律,完全由学生本…  相似文献   

17.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本课题的提出主要基于以下认识:1.九年义务语文教材提出了一个大语文教学思想:“联系生活进行基本训练,既‘导流’,又‘开源’,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有利于学以致用和学文育人”,而“民间语文”则是语文联系生活的桥梁。2.张孝纯先生提出的“大语文”构想也有涵盖“民间语文”的意向,只是目前“民间语文”仍是一块有待开垦的处女地。3.刘国正先生用“展开双翼才能腾飞”来赞扬湖北宜昌的“课内外衔接”实验,“课内外衔接”实验拓宽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天地,含有一些“民间语文”的成分。二、课…  相似文献   

18.
语文训练是为了培养语文能力。我常用“语文训练”“语文能力”这些说法,不常用“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读写能力”这些说法。语文训练,从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这个角度来说,包括口头语言的训练和书面语言的训练。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而交际有两方,一方表达,一方接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设置语文课程的主要依据是国家课程计划。语文是一门最基础的课程 ,历来受到重视。它的结构形式 ,从课内和课外两个教学空间的结合上来说 ,是“四合一” ,即 :课文教学、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训练和语文课外活动 ,相互结合 ,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20.
一九九八年始,我校作为福建省课改实验校之一,率先大胆学习和推广湖北省宜昌市语文“课内外衔接”教学模式。我们从大量的实验案例中探索、总结出了“四层八步”课内外衔接语文教学模式:所谓“四层”,是指施教一篇课文的四大环节,所谓“八步”是指贯穿在上述四大环节中的具体操作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