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8年5月12日,新闻出版总署[2008]692号文件正式批准《铁岭晚报》更名为《辽沈晚报-铁岭版》,由铁岭日报社主管主办变为铁岭日报社主管、辽宁日报传媒集团和铁岭日报社主办,其中辽报集团是主要主办单位;刊号仍归铁岭日报社所有,其它产权关系不变;《铁岭日报》和《辽沈晚报-铁岭版》的广告业务由辽宁日报传媒集团进行整体经营;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3月21日上午,辽宁日报传媒集团、铁岭日报社战略合作暨《辽沈晚报·铁岭版》启动仪式在沈阳举行。辽宁日报传媒集团与铁岭日报社的战略合作暨《辽沈晚报·铁岭版》的正式启动,首开省级报业集团与地市级报纸出版单位之间的优势互补、合作出版、合作经营的先河,也是省级晚报打造地方版的大胆尝试。与其他报社的地方版不同,《辽沈晚报》的所有地方版均由有正式刊号的地方报纸改名而来。  相似文献   

3.
《新闻实践》2009,(3):77-77
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湖北楚天都市报首个地方版《楚天都市报·襄樊版》将于3月初创刊。这一继辽宁《辽沈晚报·铁岭版》之后的举动,被业界视为报业新一轮“圈地运动”,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2008年5月,铁岭日报社与辽宁日报传媒集团(2009年12月更名为辽宁报业传媒集团,以下简称辽报集团)合作出版<辽沈晚报·铁岭版>,拉开了沈阳经济区报业资源整合的序幕.  相似文献   

5.
2008年,辽宁日报传媒集团与铁岭日报社合作创办《辽沈晚报.铁岭版》,首开省级报业集团与地市级报纸出版单位之间优势互补、合作出版、合作经营的先河。之后中国报业掀起"传媒新圈地运动"的帷幕。  相似文献   

6.
我国以省级晚报、都市报为主的区域性报纸正在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这种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都市报创办子报--城市地方版.近两年来,省级都市类报纸中先后有<燕赵都市报>、<海峡都市报>、<南国早报>、<楚天都市报>等多家创办了地方版.这些地方版的创办,使都市报由大转强,进入了一个运作理念和操作方式不断创新,竞争日趋充分,品牌价值不断提升时期.  相似文献   

7.
2008年5月1日, <图书出版管理规定>正式施行.该<规定>的第二十一奈指出"出版辞书、地图、中小学教科书等类别的图书,实行资格准入制度,出版单位须按照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业务范围出版.具体办法由新闻出版总署另行规定."这就是最近大家一直在议论的出版资格准入制.  相似文献   

8.
作为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在全国省级媒体中第一家创办地方版的报纸,2003年7、8月<燕赵都市报>分别在省会和冀东地区创办了<都市时讯>和<燕赵都市报冀东版>.两个地方版随都市报在省会和冀东一起发行,为两地百姓量身订做新闻信息与资讯,力求成为"都市新闻总汇,社区资讯大全".  相似文献   

9.
2008年是铁岭日报社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铁岭日报》旗下的《铁岭晚报》改版为《辽沈晚报·铁岭版》,这一创举在全国报界首开先河。2009年元旦,铁岭日报社与辽报集团再度携手,实行战略合作,以“合作报、瘦报、彩报”的新姿态推出全新的《铁岭日报》,又在全省地市级党报中领风气之先。  相似文献   

10.
随着省级都市报现象的强势冲击,全国很多地方的市级地方晚报都曾经经历了被省级都市报媒体攻城略地的阵痛。在这样的阵痛过程中,有的市级地方晚报被彻底打伤了元气;有的地方晚报却痛定思痛,  相似文献   

11.
叶向荣 《传媒》2006,(4):42-44
在2005年由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和中国记协联合组织的全国晚报(部分)质量检查中,<福州晚报>总分列第一名.这是我们的荣幸,也是促进报纸质量进一步提高的压力和动力.能够取得这一优异的成绩,是<福州晚报>长期以来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制定并落实一系列科学严格的制度深化内部管理,靠管理出质量出效益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新闻导刊》2008,(2):56
3月21日,辽宁日报传媒集团和铁岭日报社签定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启动《辽沈晚报铁岭版》。据悉,此次合作的具体方式为:利用《铁岭晚报》刊号和《辽沈晚报》报名,将《铁岭晚报》更名为《辽沈晚报铁岭版》,出版单位为辽沈晚报社、铁岭日报社,《铁岭晚报》的刊号仍归铁岭日报社所有,其它产权关系不变。  相似文献   

13.
赵维  孙平 《青年记者》2010,(2):15-16
2008年5月,铁岭日报社与辽宁日报传媒集团(2009年12月更名为辽宁报业传媒集团,以下简称辽报集团)合作出版《辽沈晚报&#183;铁岭版》,拉开了沈阳经济区报业资源整合的序幕。  相似文献   

14.
2007年初,辽宁日报传媒集团有效整合报业资源,进一步巩固和加快在省内的发展步伐,酝酿着一次改革创新的重大举措。2007年2月8日,北方晨报与辽沈晚报"并网",北方晨报改版为辽沈晚报.鞍山版。从此,一份更加鲜活、亲民、更具有贴近性、本土化的报纸——辽沈晚报.鞍山版呈现给鞍山人民,与鞍山人民心贴得更近,与这座城市没有距离。从一份区域性(地市级)都市报到省级都市报地方版;从2007年成功实现扭亏为盈到2008年前四个月,广告收入同比增长293%,发行量同比增长26%,月月持续盈利;从改版前后品牌影响力和综合实力的飞速提升,辽沈晚报.鞍山版正在经历着羽化成蝶的蜕变。在辽沈晚报"责任媒体,服务民生"的办报理念指引下,辽沈晚报.鞍山版在报业竞争的大潮中不断创新,驰骋远航。  相似文献   

15.
张林 《传媒观察》2008,(1):35-36
目前,地市级晚报面临的竞争空前激烈,既面临省级或者省会城市晚报、都市报的大兵压境,又面临本地各种媒体的相互竞争。以《淮海晚报》为例,《扬子晚报》、《现代快报》等报纸在淮安掀起从发行到广告、新闻的全面竞争,他们在人力、财力方面具有地市级报纸无可比拟的优势;本地的《淮安日报》是市委机关报,电视、网络又具有传播手段上的优势。怎么办?笔者认为只有一条路:  相似文献   

16.
庞春燕  刘濛 《传媒》2006,(4):26-27
晚报以其可读性实用性较强、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而广受欢迎,拥有较大的市场影响力,是报业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全国广告刊出额超亿元的报纸中,80%是晚报都市报.为全面掌握我国晚报的质量状况,新闻出版总署委托中国记协抽查了全国39家晚报2005年3月26日和4月2日两天的报纸,并于3月17日公布了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17.
<正>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压力下,地市级晚报如何在夹缝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如何面对挑战机遇,另寻他路亦或是墨守成规,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下面就通过分析《娄底晚报》的实际,了解一下地市级晚报在竞争中发展的对策。一是博采众长,扬长避短。新闻价值的取向竞争归根究底是媒体的竞争,通过地市级晚报采编人员工作到位,找准方向,便能锁定市场。《娄底晚报》于2000年7月创刊,现为4开16版彩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2月12日,唐山解放60周年.这一天,作为市委机关报的<唐山劳动日报>表现不俗.对开60个版的<纪念唐山解放60周年经典特刊>(以下简称<经典特刊>),声势浩大,广告收入过百万元,令同城的<燕赵都市报·冀东版>和<唐山晚报>黯然失色,值得玩昧.  相似文献   

19.
新闻出版总署日前作出决定中央单位报纸停止出版地方广告版,并要求有关报社妥善处理善后事宜。据了解,自1996年以来,根据有关规定并经新闻出版署批准,先后有人民日报、参考消息、中国青年报、法制日报、工人日报、中国国防报、环球时报等8家全国发行的报纸被允许出版地方广告版。根据《国务院关于取消第二批行政审批项目和改变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管理方式的决定》,新闻出版总署近日正式发出通知,停止审批报纸出版地方广告版,规定今后不再批准以同一报纸中部分版页单独发行的形式出版地方广告版。同时通知该署此前发出的《关于报纸增出地方广告专版的规定(试行)》(新出版[1996]3号)和《关于对地方广告版实行备案登记规范管理的通知》(新报刊[2002]24号)停止执行。新闻出版总署日前发布的通知还进一步明确:报纸出版地方版、时段版等均视为创办新报纸,应严格按照相关管理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相似文献   

20.
近两年来,地市级报刊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既有来自省级和外埠都市报、晚报的市场挤压,又有同城广播电视媒体的围堵,还面临着网络等新兴媒体的追击。如何应对"围追堵截",不断成长壮大,值得地市级报刊尤其是都市类报刊深思破题。《拂晓报》自2008年改扩版以来,恪守人本理念,走"根植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