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岳年谱     
潘岳年谱王增文魏齐王正始八年公元247年一岁潘岳生于本年。潘岳《秋兴赋》:“晋十有四年,余春秋三十有二。”晋十四年即晋武帝咸宁四年(278),此年三十二岁,以此推之,潘岳生于本年。潘岳祖瑾,安平太守;父芘,琅邪内史。《晋书》卷五十五《潘岳传》:“潘岳...  相似文献   

2.
杜凤英 《现代语文》2006,(12):126-126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辞。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遣悲怀(其三)  相似文献   

3.
丛炜莉 《学语文》2006,(1):33-33
潘岳是西晋义坛的翘楚.刘师培先生说:“六朝论西晋文学者,必以潘陆为首。”(《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潘岳的一生,署作颇多,但最有争议的是《闲居赋》。元好问《论诗绝句》云:“心面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是说潘岳矫情造作,在赋中掩盖了他热衷仕选、烈颇卑膝的直实想法。以至后人大多沿袭元氏的看法,以潘岳之卑劣人品来否定其作品,认为《闲居赋》是人品与文品分离的典型,这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4.
效岳出游     
效岳出游潘岳是著名的美男子,举止高雅,神情洒脱,又是一位能诗善文的才子,深受女性同胞的喜爱,每次潘岳坐车行经洛阳的大道时,都有许多漂亮的女子朝她的座车扔上果子,并手拉着手围成圈,不让潘岳离去。左思当时也是非常有名的作家,曾写出《三都赋》,一时之间造成洛阳纸贵,但左思长的很丑,心想自己也是作家,不妨也学那潘岳到街上走走,左思在大街上刚走了十几步,有一群老太婆围了过来,一起朝他吐口水、拿石头扔他,左思在万般无奈下,只好狼狈的仓皇逃回。效岳出游南朝宋·刘义庆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  相似文献   

5.
潘岳因"人品"与"文品"的悬殊遭到后世严厉的批判。然而,从潘岳的《悼亡诗》可以看出其情感的真实流露,他的《闲居赋》也并非当时评价的那样"高清千古",他后期的作品更是反映了他人格的沉沦。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出发,再次证明了潘岳的"人品"与"文品"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6.
潘岳是西晋著名文学家,他与陆机齐名,在当时文坛上享有盛名。《宋书·谢灵运传论》云:“降及元康,潘陆特秀。”钟嵘《诗品》将陆机、潘岳列为上品,并称颂曰:“陆才如海,潘才如江。”但潘岳又是一位有争议的作家,他的作品曾被人讥为“失真”,也有人称他是西晋形式主义诗风的代表。本文仅对潘岳其人其文略作评述,以期作出较为客观的结论。一、潘岳的生平和思想潘岳字安仁,生于三国魏齐王正始八年(公元247年),卒于晋惠帝永康元年(公元300年)。潘岳所生活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黑暗恐怖的年代,这期间经历了司马氏篡魏自立、杨骏辅政被杀、…  相似文献   

7.
潘岳一生中与贾充、贾谧、杨骏等权贵都有着密切的交往,贾充对潘岳有着知遇之恩,潘岳对贾充感激不尽,他们之间有着很深厚的上下级关系;而潘岳与贾谧也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贾谧对潘岳非常信任和器重,潘岳对贾谧则恭敬有加,以贾谧为靠山;潘岳与杨骏也有交往,但关系并不深厚,只是普通的上下级关系。  相似文献   

8.
马德 《高中生》2011,(10):55
有时候,我们活着活着,就会昏了头。左思就昏过头。讲他的故事,还得从另一个人物潘岳说起。潘岳,即潘安,西晋时期的文学家。他有一个更为响当当的名号——史上最美的男人。传说他的美艳,具有惊人的杀伤力。《世说新语》就称潘岳相貌出众,神采仪态优雅,远近闻名。年轻的时候,他挟着牛皮弹弓,气质清雅地走在洛阳道上。妇女们见到他,  相似文献   

9.
妍媸迥殊     
《小学生》2005,(4)
讲故事:潘岳长相英俊、身材高大、很有神采。年轻的时候带着弹(dan)弓出游洛阳道时,女人们遇见他,没有不手拉着手把他围绕起来赞美的。左太冲这个人长得特别难看,也学潘岳美滋滋地去出游,结果见到他的老太太们都向他乱吐口水,他只好没精打采地回去了。  相似文献   

10.
在潘岳、陆机比较批评历史上,王夫之的批评颇具特色。他许以潘岳为俗:从创作内容、创作目的、主体诗气、艺术表现形式等俱是如此。他还认为陆机的诗歌创作以与弟陆云俱入洛为界分为前、后期,前期创作符合王夫之标举的雅的规范,且体现了晋宋风味这种诗美,而后期创作与潘岳一样,体现着俗。由此可知王夫之的潘、陆比较批评乃是早期陆机与潘岳的比较,批评的结果乃是雅、俗之别。如此鸿沟批评在潘、陆比较批评史上为第一次。如此批评也体现着王夫之诗学思想的某些独特性。  相似文献   

11.
潘岳是最早以"悼亡"命题的西晋太康年间文人,他写了悼念亡妻的三首《悼亡诗》,此后"悼亡诗"约定俗成为夫悼亡妻的专门题材。通过挖掘诗歌内涵,再现潘岳其人其情。  相似文献   

12.
顾农 《天中学刊》2014,(1):117-120
潘岳具有良好的家庭背景和个人条件,一开始出仕就在最高层机构里任职,一般来说前途是非常看好的,而此后他却一直沉沦下僚,原因在于卷入了当时官场的派别纷争。他过于紧跟录尚书事、太尉贾充,而贾充其人在西晋初年的政坛上地位相当微妙,受到中书、门下二省的抵制,因而潘岳也遭山涛等对立面的嫉恨,而山涛长期主管官员任用,于是潘岳就一再碰壁,不得不一度归隐。  相似文献   

13.
潘岳生活在极其黑暗恐怖的西晋时代,一生追逐功名,虽才名冠世却历经坎坷,下场悲惨。其作品主要有诗、赋、哀诔三大类,善于写哀是其作品的总特色。潘岳写哀不仅感情真挚,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时代内容,而且在艺术手法上往往婉转曲折,高妙绝伦。他的创作以情为宗,真挚深切,哀怨动人,反映了时代生活的风神。  相似文献   

14.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潘岳别名潘安,在历史上很有名,首先是因为长得帅,"貌若潘安"大约就是形容男人漂亮的极致。传说更广的是,每当他乘车外出时,街上的女子们都会把手中的水果投向他,以至出去一趟,会弄一车水果回来。如此受人崇拜,潘岳却并不高兴,因为外表相对于他的才华,有点喧宾夺主了,他的志向可不仅仅是当一花瓶。  相似文献   

15.
潘岳是西晋时期极有争议的文人,他所著《闲居赋》,元好问评其"千古高情",可"拜路尘"积极入仕的潘岳和赋中的隐者形象大相径庭。仕宦、归隐始终困惑着中国古代文人,将潘岳与成功的仕人、著名的隐者相比较,不难发现潘岳将人生的天平倾向仕宦之路,《闲居赋》并非高情之作。  相似文献   

16.
在对潘岳的评价上应注意两个重要的方面:首先要分清前期下僚时期和后期的他,明白他人品问题主要出在其后期;其次,对他后期的人格表现,不能笼统将其完全归咎于他自身,必须考虑他所处的现实政治生活环境的影响,因为任何一种人格形态都是内外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从一种动态变化而非机械僵化的人生观出发,潘岳一生的行为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在对潘岳的评价上应注意两个重要的方面:首先要分清前期下僚时期和后期的他,明白他人品问题主要出在其后期;其次,对他后期的人格表现,不能笼统将其完全归咎于他自身,必须考虑他所处的现实政治生活环境的影响,因为任何一种人格形态都是内外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从一种动态变化而非机械僵化的人生观出发,潘岳一生的行为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潘岳人品论     
潘岳人品构成具有多重性和变动性,既有“必立功立事”、佐君定邦的理想,也不乏关注民生的真情;既未坠“正道直言”的公心,亦难免依附权贵的俗行和沦为帮凶的污点;在宦海沉浮的痛苦中,萌生过隐逸山林的高情,却又不甘于“人未尽才”的勇退的人品构成及其特点。潘岳的诗赋,也恰成为其思想和情感的载体,向人们展示了他复杂人品中美好的一面。因此,不赞同根本否定潘岳人品和为潘岳人品全面翻案的两种倾向。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厘清潘岳的河阳、怀县之作,探究他离都外调的心路历程,以及这段经历对他以后的人生道路与创作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魏晋南北朝,那是个看脸的时代……潘岳生长于魏晋时期,乃史上第一大帅哥。古时说书,夸奖一个男人的最高赞誉就是"才比宋玉,貌似潘安"。这个潘安,就是潘岳。潘岳,字安仁,全称潘安仁,缩写就是潘安。宋玉则是三闾大夫屈原先生的弟子,颇有文采。"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登徒子好色"等成语和典故皆由他而来。不过,宋玉的才华在名人辈出、群星璀璨的中国文学史上,挤进500强都很困难,那为什么还要说"才比宋玉"来夸他有才呢?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一他,很,帅。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