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范秀娟 《早期教育》2001,(23):32-33
又到了玩沙时间,中班的一群孩子跳着蹦着来到了沙池旁。周老师轻轻的一声“孩子们,今天你想怎么玩”,就像热油里撒进了一把盐似的炸开了锅,有的说挖洞、有的说堆沙堡、有的说玩拣石子……周老师不慌不忙地说:“你们的本领都这么大。我们来一场比赛怎么样?”“好!”孩子们欢呼着噼哩啪啦地使劲拍起小手。  相似文献   

2.
王霞 《河南教育》2004,(7):48-48
在班级思想工作中,我们常有这种苦恼与困惑:满腔热情的关心教育,换来的往往是孩子们的“冷漠”。于是,在这种极鲜明的对比和反差之中,我们就常常抱怨孩子们的“无礼”,而很少去静思自己的言行。实际上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孩子们的心理与梦想,没有寻找到一种孩子们认  相似文献   

3.
在一间铺满花布的灿烂的房子里,年轻的妇幼中心的阿姨正在向幼儿园的孩子们讲述“妈妈的子宫”。孩子们席地而坐,坐在花布上的孩子和他们倾听的神情组成了这个世界上最美的爱情。“妈妈的子宫”被画在一张硕大的白纸上(还同时画有卵巢),呈粉红色,白纸用支架撑展着,挂在孩子们的正前方。阿姨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孩子们回答:“这是喇叭花!”孩子们嬉笑着,东倒西歪,奶声拖的很长。阿姨纠正:“这是妈妈的子宫。你们回答的很好,它长得像一朵喇叭花。你们知道子宫是做什么的吗?”“不知道”“它是你们来到这个世界之前睡觉…  相似文献   

4.
陆春燕 《山东教育》2003,(15):28-29
拔草春雨过后,种植园地内仿佛在一夜之间长满了许多不知名的小草,爬满了菜畦。我和孩子们一起种下的大蒜、莴苣、豌豆等似乎也被它们抢了长势,蔫蔫地垂着头。我暗自思忖:该和孩子们一起来拔草了。午后,我带着孩子们来到了种植园地。孩子们如小鸟般雀跃着,很快在田埂上四散开来:“老师,大蒜又长高了!”“瞧!蚕豆开花了!还散发着淡淡的香味,真好闻!”“黄黄的菜花多美呀,还有小蜜蜂在采蜜呢!”……孩子们在园地内快乐地奔跑着,似乎已忘记了我带他们来的初衷。而我也不忍扰了孩子们的兴致,只是微笑着看孩子们忙碌地来回寻找菜地里的变化,心里想…  相似文献   

5.
白燕 《天津教育》2008,(7):26-27
2008年5月19日14点28分,天津市和平区第十一幼儿园的教室中燃起了蜡烛,孩子们在教师的带领下起立默哀。点点烛光映照着稚嫩的小脸,孩子们的神情中透露出与年龄不符的凝重。一个大班的孩子说:“我们从电视新闻中知道四川地震了,有那么多小朋友受了灾,还有的小朋友失去了生命,我们特别伤心,我们想祝福他们。”孩子们的表现让心碎的人们感到欣慰.因为,在大灾面前,孩子们在成长,他们学会了关爱,学会了坚强!  相似文献   

6.
在一些大人们眼里,孩子们尤其是城里的孩子们不知怎么越来越不顺眼起来,“小太阳”、“小皇帝”、“小霸王”等头衔不容置辩地加到孩子们的头上,有的甚至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似乎再不对孩子们管束严点,我们的孩子们真的会变成“垮”了的一代。  相似文献   

7.
陈明华  秦志强 《师道》2003,(4):29-29
有位老人与邻里的孩子们有些麻烦。每天顽皮的孩子总要聚到他这里,向他的房子扔石头。老人想过各种办法来阻止他们,叫警察,威胁,打电话给孩子的父母,但都无济于事。相反,孩子们似乎更加来劲,石头扔得更欢了。出于无奈,老人将孩子们召集起来,说:“我慢慢喜欢上了你们向我的房子扔石头,为此我愿意付给你们每天一块钱,作为扔石头的报酬。”孩子们欣然接受了老人这一新奇的提议。于是,孩子们每天都在约定的时间来向老人的房子扔石头,老人也如约付给孩子们一块钱。随后,老人试探着对孩子们说:“最近我的财政上有些困难,每天只能…  相似文献   

8.
一、当前儿童音乐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天,我们在某一所示范幼儿园观看了一场儿童戏剧表演。演出主要是面向家长,其间,家长又拍手,又喝彩,为自己孩子的精彩表演深感骄傲,可孩子们在这“精彩”表演中真正得到了什么?在整个的表演过程中,教师在台下万分焦急,指手画脚地指导着台上儿童的表演,一会儿跑向左边,  相似文献   

9.
王海英 《山东教育》2004,(17):19-20
我们常常感叹,生活在优秀教师爱的阳光和高超教育艺术之中的孩子们是多么幸福,他们的家长也是这样。然而,并不是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都有这样的“福气”。可见,孩子们从一开始进入教育机构,这教育就是不公平的。这可不是我们教育所要追求的。“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这其中的关键人物就是老师啊!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他们的老师是“教育家”!为什么“有人可能学了所有课程开发方法和所有教学技术却仍然是一个抽劣的教师?”“关于思考的教师是怎样做的呢?”“一个优秀的教育家是如何造就的呢?”请您来读这本书吧!  相似文献   

10.
随班就读,就是指在普通小学的正常班里,招收少量(一般1—3名)的弱智或学习有障碍的儿童、少年随班学习的一种办学形式,也叫做“一体化教育”或“回归主流教育”。显然,这种教育旨在给随班就读生提供和普通学生等同的教育环境,让那些“非主流”的孩子们也能融于“主流”的学习与生活。不过,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一体化教育”却面临着许多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神六”的成功发射和胜利返回,举国欢腾,全世界瞩目。中小学生更是雀跃欢呼,如痴如狂。一时间,“飞天”、“宇航员”、“太空飞船”、“火箭”等成了校园的热门话题。作为教育工作者,透过这场“航天热”,我们不能不有所思考:“神舟”六号与我们的基础教育有没有联系、挂不挂得起钩来?我们该如何把“神六”引入课堂?我们的教学怎样渗透有关的科学知识?“神六”飞天让每一个中小学生的心灵深处都孕育着一个充满奇趣的飞天梦想,这个梦想也许将伴随他们走过童年、走过青年,直至走向他们理想的航天事业。中小学校抓住“神六”飞天的大好时机,加强科普教育,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想像力和好奇心,让他们在自己的奇思妙想中动手动脑、探究摸索,完全可以大有作为。如果我们的学校、老师在这方面真正努了力,做出了成绩,则学生幸甚,教育幸甚,民族幸甚。可怕的是,有的学校、有的老师并没有这么做,甚至没有这么想,反而以为“神六”与考试成绩无关,与课堂教学无关。如果这样,则孩子们的飞天梦想终会湮灭殆尽,更遑论创新和创造的激情了。正是基于这些思考,本期我们特邀请科普工作者和部分教师、学生,就“神六”和科普、和基础教育这些话题作了一次讨论。  相似文献   

12.
廖锦 《贵州教育》2009,(16):1-1
通过顽强拼搏、奋力攻坚,我省“两基”工作取得辉煌成果,顺利通过了“国检”。在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教育事业整体推进、孩子们有书读、上学难问题得到解决之后,教育事业发展已进入了让孩子们上好学、读好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3.
“早恋”的提法至今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可我们的教育面对孩子们的情感世界发生问题时,仍然显得有些无能为力。甚至在一些教育者的所谓的“好心”的解决中,伤害了孩子们那尚未成熟的心。当我们这些成年人居高临下颐指气使地试图惩治孩子们的“不轨”行为时,我们恰恰忘记了教育的根本使命,忘记了教育应该在履行将自然人培养为社会人的神圣职责时所应遵循的原则。我有这样一个愿望,让爱情教育名正言顺地进入我们中学的课堂,让孩子们了解这一人类文明的精神瑰宝,进而让爱情的神圣和美好进入孩子们的心灵。爱情教育的意义绝不是教孩子们谈情说爱,而是培养孩子们高尚的道德,从而在这道德基础上建立起健康正确的爱情观,给孩子们追求未来人生的幸福点燃理想的火炬。  相似文献   

14.
有位老人与邻里的孩子们有些麻烦。每天顽皮的孩子总要聚到他这里,向他的房子扔石头。老人想过各种办法来阻止他们,叫警察,威胁,打电话给孩子的父母,但都无济于事。相反,孩子们似乎更加来劲,石头扔得更欢了。出于无奈,老人将孩子们召集起来,说:“我慢慢喜欢上了你们向我的房子扔石头,为此我愿意付给你们每人每天一块钱,作为扔石头的报酬。”孩子们欣然接受了老人这一新奇的协议。于是,孩子们每天都在约定的时间里来向老人的房子扔石头,老人也如约付给孩子们一块钱。随后,老人试探着对孩子们说:“最近我的财政上有些困难,每…  相似文献   

15.
童谣是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孩子们对这个世界最直观、最朴素的认知。好的童谣,承载着孩子阳光般的希望,让孩子稚嫩纯真的岁月,变得丰盈而灿烂。但当前在不少地方,确有一些内容低俗甚至充满暴力倾向的“灰色童谣”充斥校园。相信以下这则“灰色童谣”不少孩子都耳熟能详:  相似文献   

16.
初见濮阳县教育局局长赵同法时,他给记者的印象是风趣幽默、谈吐不凡,颇有学者风度。和他谈起社会上有些人对教师的辛苦工作不理解时,他动情地说:“当人们早上留恋被窝的温暖时,我们的教师早已在寒冷的清晨领着孩子们读书了;当人们晚上散步聊天时,我们的教师却在昏黄的灯光下批改作业……”句句话语,充溢着对教师的深情。  相似文献   

17.
季羡林先生对古典诗词的痴迷与沉醉仍宛然在目,刘国正先生对“健康语言”的“重弹”之音犹回响耳畔,这一期,我们又听见了顾黄初先生的大声疾呼;“要强化母语教育。”而怎样让学生亲近母语、热爱语文?怎样让汉语的美在孩子们心中深深扎根?读到丁慈矿老师对商友敬先生的访谈,读到陈先云研究员的文章,我们心中会有一定的答案。此外,还有许多来自专家、学者、老师们的声音。它们有一个核心,那就是:“语言是存在之家”,汉语,是我们的精神家园![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神六”的成功发射和胜利返回,举国欢腾,全世界瞩目。中小学生更是雀跃欢呼,如痴如狂。一时间,“飞天”、“宇航员”、“太空飞船”、“火箭”等成了校园的热门话题。作为教育工作者,透过这场“航天热”,我们不能不有所思考:“神舟”六号与我们的基础教育有没有联系、挂不挂得起钩来?我们该如何把“神六”引入课堂?我们的教学怎样渗透有关的科学知识? “神六”飞天让每一个中小学生的心灵深处都孕育着一个充满奇趣的飞天梦想,这个梦想也许将伴随他们走过童年、走过青年,直至走向他们理想的航天事业。中小学校抓住“神六”飞天的大好时机,加强科普教育,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想像力和好奇心,让他们在自己的奇思妙想中动手动脑、探究摸索,完全可以大有作为。如果我们的学校、老师在这方面真正努了力,做出了成绩,则学生幸甚,教育幸甚,民族幸甚。可怕的是,有的学校、有的老师并没有这么做,甚至没有这么想,反而以为“神六”与考试成绩无关,与课堂教学无关。如果这样,则孩子们的飞天梦想终会湮灭殆尽,更遑论创新和创造的激情了。 正是基于这些思考,本期我们特邀请科普工作者和部分教师、学生,就“神六”和科普、和基础教育这些话题作了一次讨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哲学,“热爱智慧”;教育,在无穷无尽的“置问”、“批判”与“创新”的主张下,让孩子们去追逐智慧。这个共同的目标使哲学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美国,哲学对教育的影响与作用深远而巨大。四大教育哲学理论流派在相互批判中并存,推进了美国教育的民主和繁荣。  相似文献   

20.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在幼儿园开展环境教育,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该如何把“环境保护的意识”渗透在平常的教学中去,使孩子们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去接受这一方面的教育,从而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