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知识管理中知识流动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分析了知识管理中的知识流动模型,认为知识流动模型包括知识的获取、知识编码、知识的转移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2.
知识管理中的知识流动模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文章分析了知识管理中的知识流动模型 ,认为知识流动模型包括知识的获取、知识编码、知识的转移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3.
客户知识管理中的知识流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知识流动的视角,给出了客户知识管理的概念,认为客户知识管理是通过企业与客户的互动、交流和学习,获取、整合、共享和利用客户知识,实现知识的增值与价值的转化的活动,其本质是对客户与企业间的知识流动进行引导和管理。主要探讨了客户知识管理活动中的知识流动机制,分析了知识流动的途径、规律和效果。参考文献10。  相似文献   

4.
知识生态系统知识流动的生态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以生态学视角为研究出发点,在借鉴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生态系统知识流动的渠道与途径进行了分析说明.归纳了知识流动的基本原理,并对知识流动的效率进行了探讨。知识流动是知识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  相似文献   

5.
在介绍知识势差的基础上,分析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产生知识势差的成因,认为知识势差的产生促进了联盟知识的流动,联盟的知识流动是在知识势差诱导下经过知识转移共享、整合创新及扩散吸收的不断循环提升过程,知识流动实现了联盟核心能力的提升。联盟中适当知识势差的存在,有利于知识流动,对促进联盟的知识流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平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10):79-82
论述知识共享传统理念的局限性使现阶段的知识共享实践遭遇瓶颈;同时,知识共享与知识流动关系密切。知识流动渠道管理是解决知识共享瓶颈的有效思路,知识流动渠道的通畅程度、丰富程度、易用程度决定着知识共享的最终效果。知识流动渠道管理就是在技术手段的支持下,通过以人为主导的方式增加知识流动渠道数量、提升知识流动渠道质量,进而实现知识的自然流动和受控转移,以开放对话、主动学习和互动人际网络的方法来推动知识共享。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组织竞争优势的源泉,需要得到更深入的研究和理解。从动态能力视角研究知识流动过程,以期为组织完善知识流动过程提供理论支持。[方法/过程]对知识在组织内与组织间的流动进行综合分析,考虑知识在不同层次的流动,深入理解知识的流动模式。在此基础之上,考虑动态能力对组织间和组织内知识流动的影响,从而从动态能力视角构建出多层次的知识流动模型。[结果/结论]基于动态能力视角的知识流动过程模型表明,组织需要重视知识流动的作用,这对组织知识库的扩充与利用知识形成竞争优势至关重要;而且,组织还需要在知识流动过程中着重构建并发展相关能力,从而将能力与不同层次的知识流动过程相结合,促进知识流动。  相似文献   

8.
学科知识流动网络的构建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学科之间知识的交流构成了一个以知识流动为相互关系,以学科为节点的学科知识流动网络.首先,利用引文分析来衡量学科之间知识流动的关系,从而构建了学科知识流动网络.然后运用复杂网络和社会网络理论分析了网络的结构性质、网络中知识流动的影响因素和知识流动的方向性.发现学科知识流动网络的度分布尾部服从幂率分布,网络不具有明显的层结构;少数节点状态的变化能够严重影响学科知识流动网络中知识流动的效率;在学科知识流动网络中知识的流动存在方向性,知识从一些基础学科和理论学科流向应用学科.  相似文献   

9.
在阐述馆员知识管理内涵的基础上,从知识流动这一崭新的视角,构建了由馆员自身知识管理与馆员之间网络知识管理的二维框架,分析了知识管理的投入水平、管理动机、管理能力、管理情境适应性是馆员知识管理的影响因素,管理体系与促进知识流动机制的构建、知识库的组建、管理职能的拓展、知识流动过程的优化、知识管理流程的实现是馆员知识管理的实现策略,目的在于帮助馆员挖掘发现知识,提升整体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学科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特色服务项目,也是体现大学科研水平的标准之一,其核心内涵体现为知识流动.近年来兴起的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对知识流动有着强大的解释力,借助知识管理中的知识转移理论便可构建出高校图书馆的知识转移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