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传播水平的提高,对大众传播事。提出了高层次的文化要求。要保证在开放和参与国际传播市场竞争中有自己独特的地位和权威性,保证传播主权的完整性,则要求我们的传播内容和整体传播活动都有杰出的文化表现。要树立正确的大众传播价值观,使大众传播活动成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创造,将社会各方的价值追求在传播活动中尽量统一起来;要提高专业传播者水平,由真正的“文化人”充任传播者队伍的主力军,为传播者争得参与国际新闻竞争的对等资格;要注意对传播环境的改造,加强对受传者的培养引导,为高层次传播活动奠定良好的社会文化基础;要注意对传播媒介的宏观控制,优化传播者队伍.  相似文献   

2.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文献传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播是人类信息交流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与分享。传播分为“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两类。图书馆的传播活动主要是文献传播,但它离不开人际沟通。进入20世纪90年代,网络信息成为高校图书馆的重要信息资源,网络已成为电子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使图书馆的馆藏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随着以因特阿为代表的信息高速公路的迅速生成和发展,"改变世界面貌"和"人类生活"的知识经济时代将越来越迫近.联合国系统在1996年12月就认为,"重大高科技产业化将在ZO3O年前后实现","因此,人类将在21世纪下半叶全面进人知识经济时代。"①尽管我们现在到达知识经济时代尚需时日,然而,知识经济时代的先驱者--数字化信息传播新技术--因特网传播已悄悄地进人了人们的生活,并将像300年前的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世界一样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而首当其冲的是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认真探索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面对因特网传播这一不可遏制的发…  相似文献   

4.
本文拟把“传播”问题作为传者和受传者之间的一种社会行动来加以考察,在经验层次上,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传播者(及受传者)传播的社会目的及其对传播过程的影响。美国学者彼德·桑德曼、戴维·鲁宾、戴维·萨奇曼在《媒介:美国大众传播解析》中曾分析到受传者在利用传播信息对的种种社会目的:有“填充时间”、“社交需要”、“心理需要”、“寻求情报”、“寻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数字化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化技术为核心信息技术的信息高速公路,成为推动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迅速转变的工具。在人类迎接这场全新转变的同时,大众传播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作为大众传播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新闻传播,则比其他类型的新闻传播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让信息高速公路为军事新闻传播服务,成为传媒、军事记者面对的一个全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在大众传播系统中,假如我们要对把关人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研究和剖析,那么,最典型的“麻雀”莫过于编辑。这里,笔者将以对自身所从事的书刊编辑的研究,作为对大众传播中把关人之研究的引玉之砖。一、受传者与传播者编辑,作为大众媒介把关人,他是信源(书稿)的第一个受传者。于是,编辑编稿的过程(即把关过程),也就是一个接受传播的过程。但作为把关人,编辑的接受传播的模  相似文献   

7.
朱强 《兰台世界》2005,(9):48-48
人类需要传播信息,传播信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社会本能。科技档案信息传播是指通过运用信息传播规律,交流和传播科技档案信息,从而达到科技档案信息共享的一项工作。一般说来是指科技档案信息从档案部门向可能的使用方(即信息的受传者)传递和流通的过程。档案部门作为存在于信息生产部门和受传者之间的“媒介”,由它实现科技档案信息的传播,它的工作的水平与质量也会影响着科技传播系统的效率和速度。  相似文献   

8.
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了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继90年代初美国政府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后,其它各国掀起了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热潮,信息数字化和数字化信息的快速传播成为信息高速公路资源建设的核心。档案作为“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  相似文献   

9.
逆反心理又称逆向心理。受众心理之一种,指受传者在,心理上对某一事物产生的抵触情绪,在大众传播中,指受众对传播内容的反感情绪或抵触情绪^[1]。广告往往是要向消费者传播商品、服务信息或者一种观念,而这种信息和观念又常常是消费者不熟悉的。广告目标受众总是拿着盾牌面对广告的,尤其是在广告诉求与他们既有的观点冲突的时候,  相似文献   

10.
原始传播时代的灾害信息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始传播时代是指大众传播媒介产生之前的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内的灾害信息传播活动是当时人类生存的客观需要,也是当时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推动力量。本文分别论述了原始传播时代灾害信息传播的各要素(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和传播环境)和原始传播时代灾害信息传播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罗春明在《西南师大学报川998年第5期撰文指出,人际传播媒介就是人际传播活动中所使用的中介物,因此人际传媒的本质是人际传播本质决定的。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区别在于受传者的情况不同。人际传播的受传者是作为个体的个人,对于传播者来说,受传者是特定的;大众传播的受传者是作为群体的大众,对于传播者来说,受传者是不特定的。在人际传播中,因其受传者是特定的,传播者知道他的传播对象是谁,受传者的身份得以明确。因此,人际传播的本质是:人际传播的受传者(或传播主体)是身份明确的、特定的个体。由此而论,我所说的“人…  相似文献   

12.
1 信息高速公路的涵义及功能。“信息高速公路”又称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是指数字化大容量光纤通信网络,它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容量大、范围广,能同时传播图、文、声等多媒体信息,能实现信息传播过程的双向交流以及实现各种信息资源共享等特点。“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将对人类生活乃至教育的各方面产生广泛深刻的影响。因此,在美国率先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1993年)。短短的一年间,“信息高速公路”的热潮席卷全球,世界各国纷纷推出本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我国政府已宣布,在20世纪末中国将初步建成以数字程控交换机和光纤传输为主体的自动电话网,采用数字同步传输系统技术建设骨干传输网,并使网络主体装备的技术水平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3.
信息高速公路对人类社会的冲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高速公路的产生,将把人类社会的传播活动带入后大众传播时代,“社会不仅是由于传递、传播而得以持续存在,而且还应该说是在传递、传播之中存在着。”①后大众传播时代的来临,必将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和变化.首先,信息高速公路把人类社会带入了一个新的文明时代,人类社会又前进了一大步。1.进入政治对话时代传播媒介历来与人类的政治活动密切相关,“传媒上的每一进步,都对人民与政府之间的对话有极大的影响。印刷出版业以及其背后发行极广的报纸改变了政治辩论的性质。广播,还有接下来的电视,使得政府领导人可以直接地…  相似文献   

14.
信息高速公路、多媒体技术与大众传播李斯颐目前,信息高速公路和多媒体技术在一些发达国家已进入开发建设阶段,在我国也引起广泛关注。这种新的传播媒介和技术,将成为下一世纪信息传播的主要手段,也将对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乃至国家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深刻的冲击。所...  相似文献   

15.
国际传播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传播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陈岳雷伯勇一国际传播(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是指当今世界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个人和组织之间跨文化的信息交流与沟通现象。与一般的大众传播相比较,首先,国际传播的传播主体和传播对象,即传播者和受传者...  相似文献   

16.
大众传播中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关系一向被认为是影响与被影响关系和买卖关系。本文以生态学角度重构两者的关系 ,认为处于传播系统中的传播者与受传者是协同进化关系。协同进化的途径是信息互动 ,动力是制约因子的变动 ,过程是“双螺旋”结构 ,集中表现是传播内容。重构传受关系可以解释长期的宏观现象 ,为传播者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耿佩 《新闻窗》2010,(5):82-82
一般来说,人类传播活动都具有双向性和互动性,只不过有强弱之分。在缺乏双向互动机制的单向传播中.传播者与受传者只是单方面的“给予”和“接受”关系,互动性很弱。大众传播由于缺乏反馈的及时性和灵活性,属于一种单项性较强的传播活动。李普曼曾指出:“我们必须特别注意到一个共同的因素,这就是在人与他的环境之闻插入了一个拟态环境,他的行为是对拟态环境的反应。”  相似文献   

18.
信息高速公路将使现存的各种传媒化为乌有,将使现存的大众传播工作者化为乌有。今后中国大众传播业将是小媒介的天下,大媒介不宜发展。本文预测,信息高速公路将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杠杆,中国将紧随发达国家建设信息高速公路。我们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大众传播事业出现过新闻业(新闻学)──大众传播业(大众传播学)两个发展阶段。现代发达国家正在走出大众传播阶段,走入超传播时代,中国却仍然在大众传播阶段门口观望、徘徊。有些人正在以历史上把遗传学当成资产阶级伪科学的态度对待传播学。面对新的时代,我们必须彻底换脑筋。  相似文献   

19.
陈燕  王艳 《现代传播》2005,(2):114-116
本文所说的“接力式传播” ,是特指在大众传播活动中 ,某一媒介以其他媒介业已传播过的信息资源为基础 ,通过重新筛选、制作和编排等把关手段 ,将信息再度传播出去的过程 ,而此次传播的素材也可能构成其他媒介下一轮“接力式传播”的内容起点。至于“初始化的信息环境”在这里则是指刚刚形成的信息环境。由于人类传播活动的不间断性 ,任何初始化的信息环境都面临着经由后继媒体通过“接力式传播”被即时整合和改造的命运———从而形成新的制约社会成员行为方式的符号空间。但一般来说 ,人们在消费“文摘型”信息产品的时候 ,往往是将注意力…  相似文献   

20.
大众传播以传播者搜集、传递信息开始,以受众接触、接受信息并对信息做出反馈结束。受众是大众传播的信宿,即“目的地”。因此,自从人类出现大众传播现象以后,也就有了受众的存在。大众传播的传播者总是把自己的传播意图直接或间接地指向受众,并有意无意地把受众接受传播的状况作为自己传播是否成功的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