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与教师对幼儿情绪调节的指导紧密相关。目前,国内关于教师对幼儿情绪调节指导策略的研究较少关注活动过程中幼儿的情绪调节过程,更没有就教师所采用的指导策略进行深入分析。笔者认为,研究教师对幼儿情绪调节的指导策略,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从幼儿的视角来看,需要深入了解幼儿的个体特征与情绪能力发展特点,剖析情绪事件的起因、经过从而探讨教师策略的针对性。另一方面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来看,需要从教师的情绪教育观、教师个人素养等多个维度剖析教师指导策略的影响因素,探讨教师指导策略的有效性与艺术性。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48名3~6岁幼儿的家长进行调查,考察隔代教养对儿童情绪调节策略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消极情境下,隔代教养和亲子教养方式下幼儿的情绪调节策略存在显著差异;隔代教养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发展在城市与农村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祖辈教养者的文化程度对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发展具有显著影响.祖辈在允许幼儿发泄的同时,应注意引导其控制发泄的程度,以免幼儿走向任性或自我中心,并应向幼儿示范良好的情绪调节策略,为幼儿树立模仿的好榜样;应为祖辈学习如何教养孙辈提供学习资源与场所,如开办祖辈家长学校等.  相似文献   

3.
比比和朋友是一项系统化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情绪健康教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许多教师以往对幼儿的情绪存在诸多误解。从教师对比比和朋友课程实施效果的反馈看,幼儿有着复杂的情绪体验,有发展情绪认知的基础和需要;幼儿需要表达情绪,但也存在情绪掩蔽的问题;幼儿能在群体中自主建构和掌握丰富的情绪调节策略。情绪认知、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是幼儿情绪健康教育的三项重要内容,教师不能忽视其中任何一方面。教师应改变传统观念,为幼儿提供系统、完整的情绪健康教育支持。  相似文献   

4.
情绪调节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十分重要,对幼儿以后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研究者对幼儿情绪调节策略有不同的分类,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不同情境中使用的情绪调节策略存在差异,影响幼儿情绪调节策略的主要因素来自于幼儿自身和照顾者特质.  相似文献   

5.
陈碧华 《教师》2023,(10):96-98
文章研究了生成课程视角下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培养的支持策略。培养幼儿调节情绪的能力是当下教育的重点目标,为了培养幼儿情绪调节能力,教师应当注重幼儿情感教育,提高幼儿情感认知力;协助幼儿自我评估,使其明确自我价值;丰富幼儿情绪经验,使其学习恰当表达。文章作者概述幼儿情绪调节内容,发现后天的培养和指导对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形成非常重要,从客观和主观角度总结影响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主要因素,并规划相关培养原则,以此探索生成课程视角下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培养的支持策略,调节幼儿情绪,促进幼儿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冷”“热”抑制控制任务和幼儿情绪调节策略问卷,探讨了3~5岁幼儿的情绪调节状况、“冷”“热”抑制控制的年龄发展趋势及其与幼儿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结果表明幼儿使用最多的情绪调节策略是替代活动、问题解决,其次是认知重建,而较少采用被动应付、发泄等情绪调节策略.随着年龄的增长,3~5岁幼儿更多采用问题解决的策略,而更少采用发泄策略.3~5岁幼儿的“冷”抑制控制在4岁时有明显的发展,4岁以上儿童在抑制控制任务上的通过率均超过70%.儿童“热”抑制控制的快速发展阶段是5岁,礼物延迟和失望礼物等“热”抑制控制任务对3~5岁幼儿采用替代活动、问题解决、认知重建和发泄等情绪调节策略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幼儿的情绪调节策略会影响到其同伴接纳和将来社会能力的发展,成人应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幼儿多采用问题解决、认知重建等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同时关注幼儿抑制控制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其“热”抑制控制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心理理论对幼儿情绪理解力的作用有:对情绪情境的正确分析,提高了幼儿的情绪观点采择能力;基于愿望和信念的心理推理,提升了幼儿对情绪产生原因的判断;对冲突情绪的合理疏导,促进了幼儿对情绪表现规则的认识。教师和家长可运用心理理论对提高幼儿情绪理解力进行指导:组织专题教育活动,提升幼儿对情绪的识别能力;创设多样化的情境,丰富幼儿自身的情绪体验;开展角色扮演游戏,引导幼儿分析他人的情绪状态;依托语言沟通交流,促进幼儿正向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  相似文献   

8.
李卿 《福建教育》2022,(16):32-33
<正>幼儿阶段是情绪调节发展的重要时期。很多幼儿由于无法准确地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在与同伴交往时常会发生冲突,产生不良情绪。产生不良情绪时,幼儿也会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调节情绪,但幼儿调节情绪的策略远未完善,对情绪的控制能力较弱。教师要帮助幼儿了解各种情绪及应对不良情绪的方法,引导幼儿学习情绪管理,逐渐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这对他们一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尝试运用情绪主题绘本来帮助幼儿发展情绪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河南省郑州市5所民办幼儿园随机抽取中班、大班各5个班级,共310名幼儿家长为研究对象,其中流动幼儿161名,非流动幼儿145名。通过家庭嘈杂度量表、幼儿情绪调节策略量表进行测评,比较流动与非流动幼儿家庭嘈杂度及情绪调节发展的实际情况,并且详细研究了家庭嘈杂度和情绪调节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流动幼儿的家庭嘈杂度显著高于非流动幼儿家庭,流动幼儿在认知重建策略维度上显著低于非流动幼儿,在其他情绪调节维度上有显著差异;家庭嘈杂度与积极情绪调节策略中认知重建策略呈显著的负相关,与消极情绪调节策略(发泄和被动应付策略)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情绪能力对幼儿的认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262名大、中、小班幼儿的情绪能力发展特点进行调查,发现:(1)幼儿表达情绪的行为反应中,破坏行为占一定比例.(2)幼儿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较低,小班幼儿的情绪识别和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均低于中、大班幼儿.(3)幼儿在生气和难过时多采用消极调节策略.(4)能引发幼儿积极情绪的事件主要包括感官得到满足、需要得到满足和受到表扬等,而引发幼儿消极情绪的事件主要包括同伴争执、受到批评和需要得不到满足等.研究者认为,可从幼儿和教师两方面入手,培养幼儿的情绪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