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伍红春 《课外阅读》2011,(8):102-102
教师爱生,老生常谈。教师爱生,理所当然,不少的文章和书籍,乃至不少人物的先进事迹都是“爱生”的最好阐述,把“爱生”的主题推向了极致。当然,也出现了“爱”与“严”的讨论,“宽严相济”,“严是爱,松是害”等“如何爱”的问题似乎也得到了证明。但实际工作中,有不少的老师施以“博爱”或“软硬兼施”或“严就是爱”过,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或折中,往往效果不佳。究竟如何“爱生”看来并不简单!  相似文献   

2.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没有爱的教育将会使之枯燥,犹如山泉枯竭一般。教书育人中,育人是根本,教师的“爱”更像是一把把“神奇钥匙”。它能化作千姿百态的形状,解锁一颗颗或是渴望爱的心灵,再为这些“心灵”不断注入一丝丝耐心、信任、理解、关怀等后,在日积月累中,终将塑造出一个个崭新的、有爱的灵魂。  相似文献   

3.
孔子的“爱”的思想有两个特征:一是博爱,二是有差等的爱。前者就其对象而言,后者就其程度而言。从其对象看:既是对人的爱又是对物的爱,其中对人类的爱涉及家庭、君臣、朋友之间。有差等的爱源于人类的爱自己和“同感”。孔子之“爱”与墨子之“爱”相比:前者强调爱有差等,后者强调爱无差等;前者比后者更符合人性,更具生活的艺术性;二者的精神实质是相同的。与基督教之“爱”相比:前者温和,后者极端;前者表面提倡爱有差等,实际主张博爱,后者表面主张博爱,实质却是爱有差等。  相似文献   

4.
“有了爱便有了一切”,这是冰心为光华学校的题词。爱是教育的基础,情是心灵的钥匙。有爱才有情,有情滋生爱!爱和情只有真正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它的预期效果。开展班集体建设,我认为应从“爱”开始,从“情”入手。  相似文献   

5.
现在,当我们翻开各类教育报刊.满眼都是爱的光芒;去听优秀班主任的报告,满耳都是爱的颂歌。可是,我觉得,对于一个全身心投入教育的人来说,在厚爱学生之外,还要学会严的技巧。毕竟,“爱”在左,“严”在右,缺一不可。让“严”伴“爱”齐飞,教育才是完整的。  相似文献   

6.
爱的教育     
孟玉梅 《学周刊C版》2014,(7):213-213
有这样一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这首歌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孩子渴望得到妈妈的爱。是啊,哪一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哪一个孩子不希望得到幸福和爱呢?世上正是有爱.我们才有“大家”、更有我们的“小家”。可见.爱的力量是多么的伟大。  相似文献   

7.
王月娥 《宁夏教育》2005,(11):30-30
“严”和“爱”是相辅相成的,并不矛盾。爱学生就必须严格要求学生,没有严的爱不是真正的师爱,严是爱的体现,爱是严的目的,只有对学生严格要求,才是发自内心的真爱,也只有这样的爱,才能打动学生的心灵,才能感化学生,促使其进步。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2012年第3期刊登了一个讨论专题:“学生总是感受不到老师的爱,怎么办?”陕西的何建老师提出:一项调查显示,95%的教师都说自己爱学生,但90%的学生却认为教师不爱他们。的确有一些老师不是真心爱学生,甚至不尊重学生,然而,大多数老师认为自己是爱学生的,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学生好,但就是想不通为什么学生感受不到老师的爱,反而常常把这一切看成是老师在“为难”甚至“刁难”自己,是在和自己过不去。那么,作为老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笔者认为,问题的根本在于:究竟什么是“爱”?我们如何理解“爱”?  相似文献   

9.
孩子们排队,男、女生自然地保持了距离,我装作没看见;孩子们悄悄议论:××喜欢××,我装作没听见。终于有一天,一个女孩儿满脸委屈地把一张写有“××爱××”的字条递给了我。我还能保持沉默吗?要知道我是多么不想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呀!我是多么渴望他们能永远保持那份童真呀!一节班会课上,我给孩子们带来了阿尔卑斯奶糖,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惊喜。望着那一张张兴奋得涨红了的小脸儿,我不由得深深感动了:他们是如此容易满足!我是那么深地爱着他们———55位孩子啊!“王老师为什么要给你们发糖果?”“因为我们这次考得好!”“因为我们这…  相似文献   

10.
薛伟雄 《成才之路》2009,(11):12-13
对学生的教育,“爱”和“严”两者都不可偏废,这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德育课特殊性质决定的。在德育课教学中必须做到“热爱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统一。德育课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爱,爱为先导”“手中要严,严为助力”“与时俱进,更新标准”“主动帮教.积极协助”,在工作中“严”与“爱”结合,才能让学生在老师的真诚关爱中启迪心灵,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中奋发成才。  相似文献   

11.
“爱”“恨”是一组对称的反义词,但在语言的使用中,“爱”“恨”却是不对称的。从具体调查来看,“爱”“恨”的不对称性主要体现在词汇层面、句法成分层面以及语义层面。基于此,在探究“爱”“恨”不对称表现的同时,阐释“爱”“恨”不对称现象产生的原因,以期对反义词教学及对外汉语教学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哲学”一词的词源为希腊文philosophia,意即“爱智慧”。汉语“哲学”同样也有爱智慧的意思。中西方古典哲学的精髓都是理性主义,从中西方古代哲人对女性的态度就可看出“爱智慧”的哲学有点远离生活。其实,“爱”本身就是一种情感活动,从英文Philosophy的词义就能发现哲学与生活有颇为密切的关系。所以,哲学应该要回归生活世界,哲学与生活世界相关联应该成为当代哲学家的共识。  相似文献   

13.
欧燕娟 《广西教育》2007,(7B):80-81
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和教育者,自然应该爱学生。但许多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把握不准对学生“爱”与“严”的尺度,不是对学生爱得太过份,爱得太随便,失去师之尊严,就是束得太紧、管得太死,以致学生“谈师色变”。那么什么是严?什么是爱?怎样把握好对学生恰当的“爱”和适度的“严”,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渗爱,我想是我们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值得研究的问题。下面本文将对此展开论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爱”和“严”是班主任工作的两种重要方式。如伺恰当地“爱”、适度地“严”是值得每一位班主任去深入研究的。  相似文献   

15.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好的老师,首先应该热爱孩子,接近孩子,善于和孩子交朋友。”在我从事幼教工作十多年后,我叉寸这句话的含义感受越来越深。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渴望把爱心献给每个孩子,让他们都生活在充满爱的世界里。  相似文献   

16.
爱是给予,爱是分享。 2008年的5·12大地震,让我们付出了很多的代价,但是学会了什么呢?就是学会了分担痛苦和分享爱的快乐。一场苦难让人觉得爱不是索取,而是给予。当他能给别人爱的时候,他就长大了。其实我们今天都在说,人人都是喜欢被爱的,人人都是渴望被人爱的。但是,爱是给予,爱是分享,当我们能去爱别人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就有了力量。  相似文献   

17.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最遗憾的事莫过于缺乏对爱的全面认识和忽视对爱的教育。现代科学研究对爱的奥秘的揭示,为对“爱”进行教育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阐述了进行“爱”教育的基本内容、必要性、重要措施和主要目的等四个重要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8.
肖红 《伊犁教育》2005,(4):45-46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每一个父母为教育子女都付出了许多。作为父母,在做这些应该做的事时,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那份深深的爱,并让爱延续,因为爱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19.
李润森 《班主任》2004,(10):35-36
“爱”无处不在。大至社会,小至家庭:广至一切社会活动,狭至具体的穿衣吃饭,都受“爱”的左右与制约。“爱”能产生巨大的力量。父母爱子女,他便会为子女辛勤劳作而无怨无悔,才有了这息息繁衍、芸芸众生的世界;学生爱学习,他就能以苦为乐、废寝忘食,由此而演绎了囊萤、映雪、悬梁、刺骨的故事;志士仁人爱祖国,为了祖国的利益,他们能赴汤蹈火、视死如归,所以才出现了董存瑞、黄继光、江竹筠等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这就是“爱”的神奇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责任即是爱心,爱心的体现即是教育。爱不但是治愈生理和心理疾病的最佳药物,爱也能改变并调适人的心态,并能扩展人的包容力。爱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件事——做人和处世的“敲门砖”。教师是“爱”的化身和象征,只要能使教育有效,进而收获有效教育的理念、行为、语言、情感、方法、方式,无论它有多少,也都是“真爱”,否则,便是“假爱”。即使是“爱”也只能算作溺爱、偏爱、错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