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行盲文由于标调规则不客观,致使大量同音词同形。现行盲文没有简写方案,它本身巨大的简写空间和盲童的语言记忆空间几乎没有被利用。用简写区分同音词针对了现行盲文的缺点,同时可以达到简写和区别同音词双重目的。通过规定1000个左右的常用字、词、成语的简写符形,有希望提高20—30%的阅读、书写速度,节约纸张,大幅度减少高频同音词同形问题。为计算机实现汉语——盲文的双向转换提供理论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双音节词占现代汉语词汇的绝对多数,现行盲文混淆词也主要是双音节词。对现行盲文双音节同音词进行简写能够提高盲文的阅读、书写速度,能够区分同音词。本研究在5,000常用词内筛选出需要简写的同音词39组,首音节必须标调的同音词4组,极高频同音词9组,四字同调词10组,其他高频同音词16组。本研究中,57个词是通过约定标调方式进行简写的,10个词是通过加一方(第23点)进行简写的。  相似文献   

3.
现行盲文简写方案是汉语盲文首个系统、简明的简写方案,填补了我国汉语盲文简写方案的空白.它包括4条音节简写规则、92个定型简写符号、4条使用规则.每个定型简写符号只对应一个唯一确定的词,有明确的读音和词义.简写方案对语文教材和人民日报样本语料的覆盖率约为24.7%.现行盲文简写方案兼容原方案,实现了简明性与科学性兼顾,简写效益与语音规律、触觉阅读规律兼顾的设计目标.它能够提高盲文的阅读和书写速度,能够区分部分同音词.  相似文献   

4.
同音词混淆是长期困扰现行盲文的问题。通过立意抽样,对10所盲(盲聋)校的220名初高中学生和48名语文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到了400组易混淆词,没有公认度很高的易混淆词。被调查中学生对读音猜谜、词义猜谜、难猜词、易混淆词问题持消极态度的平均百分比为22.9%,语文教师对上述四个问题持消极态度的平均百分比为15.8%。现行盲文同音词混淆问题对盲人文化学习不构成根本影响,但是特定情况的标调应当强化。  相似文献   

5.
由于受到触觉感知速度和灵敏性的限制,加之盲文自身结构的局限性,阅读速度慢是各国盲文的共同特点。通过简写方案,可以减少盲文表达的方数,间接提高盲文的阅读、书写速度。简写对汉语盲文还有特殊的意义,简写符形代表固定的汉字,可以有效的区分高频同音词。简写可以提高汉语盲文的精确性、简明性,是盲文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过渡的必由之路,对发展盲人先进文化有积极的意义。英语盲文的改革是简写方案的改革,而不是基本方案的更迭,这非常值得汉语盲文改革借鉴。  相似文献   

6.
单独使用1方声调符号的标调方式使得现行盲文无法兼顾表音准确性与简洁性,声调与篇幅同时增加是现行盲文推广60年来一直未解决好的问题.隐性标调作为一种不占方的标调方式,为解决现行盲文的先天缺陷和盲文共性之间的矛盾提供了新的可能.隐性标调主要包括唯一声调类、唯一常用声调类、高频类.隐性标调的首位原则是准确性原则,其次是稳定性和易读性原则.隐性标调可以使现行盲文脱离“一形多调”的低级形态,跻身世界先进盲文之列.  相似文献   

7.
现行盲文以汉语拼音为基础,采用分词方法拼写普通话。该盲文方案中,声调符号可有可无,同音(无论同调与否)词都可能同形,导致拼读错误存在一定的必然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盲文阅读的速度和准确率。以容错率理论分析现行盲文拼读及盲文方案,可为现行盲文的隐性标调提供依据,减少盲文拼读错误,提高阅读效率。  相似文献   

8.
汉语盲文诞生130多年来,走过了一条艰辛曲折的道路,两次更迭葬送了先前的文化积淀.近20年来,我国大陆处在两套盲文并存的尴尬境地,汉语盲文存在着很大的沟通障碍,汉语盲文的升级之路依旧漫长.文化断层是汉语盲文升级不可承受之重.现行盲文与双拼盲文两文融合是汉语盲文升级的方向,字字标调是起点,第二步是用不占方的隐性标调节省篇幅,第三步是与国际简写惯例接轨,哑音是汉语盲文迈向表义的一步,汉语盲文语料库是盲文升级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9.
盲文的分词连写对盲文的本体研究和信息处理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应用价值。由于现行盲文的惯性,语义逻辑被打破、连续零散的单音节等误导读者的分词现象依然大量存在。深入理解与贯彻国家通用盲文分词连写规则,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推进盲文规范化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我国汉语盲文起源于由西方传教士最早创设的"康熙盲字",其后经历了心目克明盲字、现行盲文和汉语双拼盲文这一漫长的历史进程。虽然我国盲文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但盲文的改革发展将呈现出本土化、简约化和标准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双音节高频词是汉语盲文简写方案的主体.声声简写符合汉语拼音的特点,与多数计算机输入法相吻合.前加点是英语盲文简写的常见形式.现行盲文也可以在被简写词的核心符号前加点、后加点进行简写.本研究实现了双音节词与简写符号的一一对应,词形是固定的,声调符号也暗含其中.简写符号既不存在读音猜谜、也不存在词义猜谜问题.  相似文献   

12.
贺晓静 《青海教育》2022,(Z3):71-72
国家通用盲文是对现行盲文的继承和发展。在视障学生语文教学中,通过探索学用国家通用盲文的有效策略和教学方法,做到平稳过渡和转换,促进视障学生无障碍信息交流,可为他们学习文化知识、获取信息、社会交往以及更加公平地参与社会生活与融合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标调一直是汉语盲文研究的核心问题。现行肓文与双拼盲文之争困扰了我国盲人教育界数十年之久,其核心也是标调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现行盲文根据汉语音节结构的特点,采用声、韵双拼,但盲文字母符形的点位排列缺少规律,记忆字母符形有一定的难度,为诱发一年级盲生的学习兴趣,将56个盲文字母以儿歌或顺口溜的形式展开,帮助学生记忆。只有具备了正确读写盲文的技能,盲生才能更好的学习其他学科知识。  相似文献   

15.
标调规则的主观性使得现行盲文一直处在初级形态.通过对9所盲校200名初高中盲生和40名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教师和学生对现行盲文标调情况,对读音、词义猜谜的总体评价基本处于“一般”状态.8年级与其他各年级对读音猜谜的评价有显著差异,11年级与其他各年级对词义猜谜的评价有显著差异.北方方言区盲生对读音、词义猜谜的评价都显著低于南方方言区盲生.增加标调率有很高的呼声,尤其是“生僻词”.学生、教师对未来标调率的期望高度一致地集中于42%上下.希望通过简写能够解决标调与篇幅增加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现行盲文多音节词简写的优选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行盲文多音节词的简写只能使用多方符号的组合.同时具备三个优选条件的符号组合才能作为多音节词简写的优选符号.符合四个优选条件之一的常用词即可作为优选简写词,通过简写效率公式进行定量分析,通过语言学家、盲文专家进行定性分析,再征求10所实验盲校师生的意见,优选设计了71个多音节词的简写符号.在记忆负担较小的前提下,总简写效率达到了7.57%.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盲文语料库中随机抽取的1,200,751汉语音节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国家通用盲文字均方数约为2.22方/字,平均词长约为1.75字,平均空方率约为0.57,平均标调率约为49.59%,完善型符号占比约为25.82%。通用盲文理论混淆率约为0.87%,来源于14个无调单音节和33个尾音节无调双音节。通用盲文混淆率是现行盲文的1/28左右。轻声的教学难度较小、记忆负担不重。通用盲文的平均词长、理论混淆率还有改进空间。只要轻声不标"本调",混淆范围限制在无调的尾音节,通用盲文就不会发生系统性混淆风险。  相似文献   

18.
同音词是各种语言中都普遍存在的一种客观现象,在现代汉语中尤其普遍.本文旨在通过对同音词定义的考察,深入了解这一语言现象,并抒写一点关于现代汉语同音词研究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李枫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3):85+87-85,87
同音词虽为词汇学的一个传统问题,但仍在学界备受关注,本文将对近年来同音词的界定与来源的研究加以梳理,使同音词的研究能够更加清晰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相似文献   

20.
前盲文学习活动是通过盲文环境的创设,使学龄前盲童在存有盲文的各种信息中通过指尖触摸、动手制作、儿歌诵咏、集体游戏、聆听打盲文点子与读盲文等来感受盲文信息、体验盲文信息,与周围的同伴和成人分享、交流其盲文学习思想、情感和经验的游戏和学习活动.盲文前准备活动是学龄盲童进行的一种非正式的盲文学习活动,是学龄前盲童自发产生、自主进行的游戏活动,或在老师、大同学等引导下进行的以游戏为主的盲文学习活动.它是学龄前盲童顺利进入正式盲文学习活动前的预备性与准备性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