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传银 《收藏界》2013,(2):55-57
宣统三年(1911年)大清银币,是清末币制改革的产物,版别多式,设计新颖,制作精良,历为钱币爱好者的珍藏品。笔者有幸获藏几枚宣统三年大清银币不同版式,其中长须龙、短须龙、大尾龙比较稀少。现随文介绍于后,以供同好鉴赏。宣统三年大清银币长须龙(图1),直径39毫米,厚2.1毫米,重26.7克,直齿边。该币正面珠圈内为汉文"大清银币"四字,珠圈外上下为满、汉文"宣统三年"字样,左右两侧分列长枝菊花纹饰。背面  相似文献   

2.
王泰初 《收藏界》2013,(4):65-66
继陕西近年相继发现三枚有马图形的银币(图1、图2为其中的两枚)之后,最近西安又发现一枚龟形银币(图3、图4)。三枚马图形银币与龟形银币的发现,使钱币收藏研究界的西汉"白金三品"货币材质之争尘埃落定。  相似文献   

3.
寇尚民 《收藏》2013,(9):104-109
"龙洋"是清光绪至民国年间流通的银币,正面铸有"光绪元宝"四字,中间有小满文,并有铸造地名和"库平七钱二分"计重;背面为龙图,四周铸有外文(见图)。这种既有龙图又有外文的银币被称为"龙洋"。此银币首先由广东造币厂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正式开铸,后各省陆续铸造。关于各造币厂铸成"龙洋"之数量,因统  相似文献   

4.
正新疆"双四九"银币是1949年由新疆省造币厂铸造。正面为左右两枝麦穗围成圆圈,内有汉文竖写"壹圆"面值,圈外上环为"新疆省造币厂铸"字样,下环为"一九四九年",两侧各有一朵五瓣梅花相隔。背面维文汉译为"新疆省造币厂铸",珠圈内为面值及维文,下部数字"1949"为空心字体(图1)。此银币应为新疆和平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为安定民心,维护新疆社会经济稳定,只是将国民政府后期铸制的新疆"四九"银币在版模上略作更改,即将原来正面  相似文献   

5.
清光绪二十三年至三十一年(公元1897-1905年)9年间,位于南京的"江南铸造银元制钱总局"每年都铸造大批银币,以抗衡外国银币对中国的侵害。首年制造的银币上没有干支年号,俗称"老江南"。以后依次为"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和"乙巳"干支年银币。江南省造各年银币,以字体笔划的书写差异、龙图的变化及边齿的不同等来细分,版别多达上百种。当然,也不是所有年份的银币  相似文献   

6.
陈传银 《收藏》2010,(11):122-122
民国时期镌有暗记的银币,以贵州省制造的汽车银币和竹枝银币最为特色。 民国17年(1928年)贵州省政府造“汽车银币”,直径39毫米,厚2毫米,重26.5克(图1)。  相似文献   

7.
《收藏》2017,(4)
正从宋代开始,梅瓶形成了比较稳定的装饰格局,每个朝代在此基础上都有特定的时代风格和流行纹饰。早期:多样化探索五代至北宋早期,梅瓶装饰主要是"胎纹釉理"模式。北宋中期开始,逐渐以"范金琢玉"式和"文彩相彰"式展开(见图1、2),分别出现了分层、分块和单体折枝三种纹饰布局格式,口、颈部绝不会出现纹饰,胫足部时有时无,腹部或肩腹部成为装饰的重心部位(见图3、4)。辽代梅瓶装饰,集中突出腹部主题饰纹,只见分层和单体折枝两种格式(见图5、6)。  相似文献   

8.
美国是银币生产大国,以量足、色正、图案美、工艺精著称世界。美国建国于1776年,1792年开始铸币。近几年来,《收藏界》和其他收藏类报刊,曾发表过多篇介绍美国银币的好文章。如介绍过美国贸易银币(1873- 1885年)、美国摩根银币(1887-1904年及1921年)、美国和平银币(1921-1928年、1934-1935年)、美国鹰银币(1986年开铸)等。但是,在美国1873年铸造出贸易银币之前,美  相似文献   

9.
《收藏界》2007,(10)
国之瑰宝隋唐大镜拙藏一面"净月澄圆"瑞兽镜,镜面特大,直径32.5厘米,镜壁厚重(图1)。主图案为六只奔跑有角兽,两只一组,面面相对,属高浮雕制作,古雅俊逸,颇具北朝古镜遗风(图2)。瑞兽周围配置动物和花草纹饰。一圈铭文带共32字,当中有"净月澄圆"、"益寿延年"等四言韵语。  相似文献   

10.
寇尚民 《收藏》2013,(5):104-109
"龙洋"是清光绪至民国年间流通的银币,正面铸有"光绪元宝"四字,中间有小满文,并有铸造地名和"库平七钱二分"计重;背面为龙图,四周铸有外文(见图)。这种既有龙图又有外文的银币被称为"龙洋"。此银币首先由广东造币厂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正式开铸,后各省陆续铸造。关于各造币厂铸成"龙洋"之数量,  相似文献   

11.
邓朝辉  刘利 《收藏》2001,(2):54-55
湖南省博物馆在整理馆藏货币时发现一套极为珍罕的“孙中山开国纪念壹圆银币”币模,分上下两模,呈圆柱形状。上模为孙中山头像,上缘为“中华民国”四字,下缘为“开国纪念币”字样。左右两边缘为花草纹饰。通高3.55厘米,上端略大,直径为4.25厘米,刻字图一端略小,直径为3.8厘米。下模正中为币值“壹圆”、嘉禾图样,四周边缘环的英文字样。通高3.25厘米,上端略大,直径为3.95厘米,刻字图一端略小,直径为3.8厘米。上下两模刚好合成完整的一套铸造银币冲压币模。  相似文献   

12.
李训刚 《收藏界》2013,(4):67-67
这枚"光绪元宝"北洋库平一两重36.73克,钱面:珠圈内汉文"光绪元宝",圈外上环满文四字,下环"库平壹两",左右分别为"北"、"洋"二字,字上一星点。钱背为中心蟠龙图,上下环英文,左为阿拉伯数字33,左右下侧各一圆点星。背景为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北洋银元局试铸清政府制定"银币分量成色章程"法定银元为库平壹两后,铸行"库平壹两"、"光绪元  相似文献   

13.
林文君 《收藏》2010,(5):134-135
2009年末,在咸阳收集到一批古代丝绸之路上古印度“孔雀王朝”的钱币。这批银币共12枚,全为打制银币,有双面打压和单面打压之分。图案均以动物花卉为主,最显著的特点是每枚银币上都有孔雀和花卉(或太阳)图案。形制有圆形、方形和多边形(见图)。  相似文献   

14.
纵观近两年邮币卡市场,如果说哪类收藏品最为红火的话,除了邮票中的"文票"之外,无疑就是近两年强势反弹、价格持续走高的银币了,特别是以中华龙为图案、历史较为悠久的各种"龙洋"。以袁像银币(俗称"袁大头")和孙中山"开国纪念币"(俗称"孙小头")以及孙中山"船洋"为代表的银币市场历经十余年的萎靡和疲软之后,于2005年四季度开始强势反弹,  相似文献   

15.
崔艺民 《收藏界》2013,(2):59-59
"久阿尼西"银币是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西藏地方政府"商上钱局"铸造的银币。在清光绪十六年时西藏摄政王第穆呼图克图以市场急缺流通货币及驻军需购买粮草为由,行文呈报当时朝廷驻藏大臣长庚,经过商讨后,批准了这一造币要求,并由"商上钱局"设计了类似"久松"形制的"久阿尼西"和  相似文献   

16.
王依农 《收藏》2020,(4):14-17
英国巴斯东亚艺术博物馆藏一例褐釉贴塑人物大罐,此罐器高达73.2厘米,撇口粗短颈,肩设六系,系端贴有"王"字虎面,系间贴塑折枝菊花,腹部上下两周卷草,内饰主题纹饰,以刻塑并用:塑为山峦、人物、景物;刻则用于山石、云雾、花草等细节处。褐色釉,釉不及底,粗砂胎。(图1)此罐所用主题纹饰为经典的景德镇青花风格,多见于15世纪(图2、3、4)。因云漫其后,作为画面的主要布景。  相似文献   

17.
王祖远 《收藏》2021,(1):88-89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诸如英镑、美元等外币知识的了解愈益增多,但至今为止,对清末民初在华流通过的外币有哪些却知之甚少。现分别介绍几枚曾经在我国流通过的外国银币,主要有鹰洋、站洋、本洋、龙番、拿花、座人等。墨西哥鹰洋银币(图1),因币面图案有只鹰嘴中叼着一条蛇站在仙人掌上而得名,俗作"鹰洋",也叫作...  相似文献   

18.
邓毅 《收藏》2013,(2):104-105
在四川军政府制造的五角银币中。正面中心为普通芙蓉花图案的较为常见(图1)。另有一种珍稀的版式,便是被业内誉称为佛手花图案的五角银币(图2)。该币铸造精美,有着“吉祥如意,佛手送福”的寓意,深得藏家喜爱。佛手花银币大都深藏不露,一币难求。  相似文献   

19.
集邮品信息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邮政100周年纪念25元金币含金0.25盎司、10元银币含银1盎司,正面图为特1.5《国徽》邮票,背面图为蟠龙邮票(3.20)。 博物馆 邮博7第十世班禅转世灵童金瓶掣签封(11.29),邮博8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坐床封(12.8)。  相似文献   

20.
《收藏》2016,(17)
正一直以来,银币受到了收藏者的追捧,行情渐入佳境。在目前的银币收藏市场,尤以"袁大头"最为吃香。在本人收藏的银币中,除了几枚袁大头外,最有升值空间的当属这枚发行自1889年的德国萨克森维丁王朝的纪念银币。说起该银币的来历,其实很偶然,因为它既不是我在民间收购而来,也不是捡漏所得,而是一位德国友人赠送给我的。记得那是在去年年初的一次朋友聚会上,好友带着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