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工智能不但颠覆了传统新闻生产传播的方式,而且将催生全新的新闻产品和样态。人工智能从算法程序处理大数据的基础层,到多模态识别模拟人类体感知觉的感知层,到现在演进为自然语言理解自动生成的认知层,让新闻生产传播朝着智能化、人性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ChatGPT的出现为探索“人机对话新闻”提供了无限可能,未来在人机互嵌中共塑智能新闻业。  相似文献   

2.
以使用ChatGPT技术为代表的AIGC新闻成为新闻业的热点,新闻业智能化转型和业态重塑的进程将进一步提速。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新闻业以来,经历了新闻写作机器人、智能算法推送、元宇宙新闻和AIGC新闻四个阶段。AIGC给新闻业带来了诸多挑战,如职业边界消解导致的行业主体性和功能指向模糊、生产主体不确定性造成的新闻真实乱局和虚假新闻传播、新闻著作权模糊归属引发的信息传播失序等。未来,在AIGC的作用下,新闻业的底层运行逻辑将发生改变,促使业态深度重塑;新闻业的生产规则将被打破,刺激产业链重构再造;全新新闻产品和样态将诞生,推动新闻消费更加人性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新闻传播学是研究“人”的学问,探讨人类与信息的关系,人工智能的不断进步推动着人类与人工智能共生的生态形成。在新闻人才培养中,需要思考技术的边界,以及面对技术革命浪潮时如何找到适合的发展方向。【方法】文章旨在结合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在新闻业的最新应用,梳理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脉络,思考ChatGPT对新闻从业者带来的挑战。【结果】ChatGPT在新闻采集、新闻生产、新闻传播方面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主要表现在高效获取信息,提供新闻写作灵感来源,助推知识生产与传播等多方面。与此同时,ChatGPT在新闻业中应用的潜在问题包括虚假新闻、内容生成“全面”却不“深入”、数据内容的风险与偏见等。【结论】新闻业人才培养的应对性改变可以基于更加强调“融通”育人思想、更加注重细分领域专业素质培养、加强人机协作能力培养等,坚持“以人为本”的逻辑与发展方向,以确保新闻业人才培养能够适应这一变革时代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从工业场景到生活场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应用前景日益广阔.近年来,人工智能向新闻业进军,企图在新闻领域拥有一席之地.AI写作成为目前人工智能与新闻业交融的主要手段.在互动过程中,AI写作一方面从技术层面提高了新闻业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又在冲击传统新闻价值观的同时架构起一套新的价值逻辑与权力范式.分析AI新闻写作对传统新闻业的影响,也就是为AI新闻写作向善发展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人工智能广泛渗透新闻传播领域,虽然此项技术仍处于市场化发展的初级阶段,但日益增多的计算机写作和自动生成报道,已经让新闻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人工智能介入新闻生产的全流程,不仅应用于内容写作,还可以用于新闻的选择编辑、线索收集、甄别真伪和预测结果等.本研究试图总结现阶段机器人新闻生产的机制,探究人工智能为传统新闻生产流程带来的启示以及未来的发展可能.  相似文献   

6.
徐健 《传媒》2019,(1):58-59
美国未来今日研究所发布的《2017技术趋势报告》显示,在未来的科技发展走向中,人工智能是最具前景的,而其在新闻业领域的应用将引发重大变革,最终促使新闻生产所有环节都由当前的数字化转向智能化。美联社作为世界一流通讯社,一直紧跟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前沿。2017年,在人工智能新闻实践方面有着重大探索的美联社,首次发布《人工智能工作手册》,对当前人工智能新闻涉及的主要智能技术进行了总结归纳,其中包括机器学习、机器视觉、语言技术、语音技术、机器人技术等。  相似文献   

7.
在经历了21世纪初期的短暂勃兴之后,新闻游戏近几年又被视为新闻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新闻游戏可分为四类:社论游戏、报道游戏、小报游戏和纪录游戏.新闻游戏再度兴起是游戏市场和新闻市场合力作用的结果.新闻游戏扩张了新闻业的边界,创新了新闻叙事的方式,改变了新闻业的竞争方式.新闻游戏不必然损害新闻业公信力,新闻与游戏融合的产物也并非都是新闻游戏.新闻游戏自身有着严格的边界.  相似文献   

8.
田浩  常江 《中国编辑》2023,(Z1):105-112
数字化进程重塑了当下的新闻生态,给新闻业带来了琐碎化的危险和丧失公共信任的危机,近年来方兴未艾的剧场新闻就是新闻业将戏剧和表演元素融入真实新闻事件的讲述过程以回应这一危机的创新实践。剧场新闻的核心理念在于以戏剧的美学属性抵消数字新闻生态的浅表倾向,并以实体或虚拟剧场为媒介探索新闻业与受众(用户)建立积极情感连接的可能路径。从叙事形式、用户关系和价值意涵三个维度出发,可知成功的剧场新闻实践能够重新拉近新闻业与用户之间疏离的关系,培育积极的新闻社区感,重建新闻业的社会信任。剧场新闻实践为业界和学界重新思考包括真实性在内的诸多基本新闻观念提供了依据,但数字技术无所不在的影响和新闻业的平台化趋势也为这种创新样态的未来带来了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9.
林竹鸣 《传媒》2018,(11):68-71
以人工智能技术加快进入新闻业核心领域为表征的智媒时代在改变新闻生产格局的同时,对新闻从业者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人非万能,技术亦然,失效的真相核查、负向的"信息茧房"和新闻伦理边界的模糊等问题依然需要人工干预来解决.未来,新闻从业者唯有突破"反向驯化"的禁锢,才能与人工智能融合共生.  相似文献   

10.
常江  王雅韵 《新闻大学》2023,(1):16-27+118-119
文章从主流新闻认识论中“信息模式”和“故事模式”的关系出发,探讨“故事化”作为一种生产理念和实践模式在新闻业的演进中扮演的角色。文章认为,新闻的故事化包括三方面的基本内涵:讲故事是信息和价值传递的一般性实践;新闻生产的基本目标是与受众(用户)建立更紧密的关系;新闻业应当致力于形成一种介入性的专业文化。通过对“新新闻主义”与“非虚构”潮流的回顾,文章进一步阐述故事化在其作为另类新闻实践的发展过程中成为新闻业应对行业危机的变革性力量的历史逻辑,进而提出数字时代的到来决定了故事化将成为新闻生产的主流趋势。  相似文献   

11.
米华 《编辑之友》2018,(7):104-107
人工智能是人类历史上跨时代的认知革命.文章从人工智能的内涵界定入手,结合美联社的智能化新闻实践,梳理人工智能驱动下美联社新闻生产的现状,分析人工智能为新闻业带来的从内容采集、生产、分发到内容反馈的智能化巨变,认为人工智能对新闻传播模式带来了冲击,世界新闻生态大格局正因人工智能而改变.  相似文献   

12.
机器人新闻是人工智能技术拓展到传媒报道领域的创新实践,它的出现变革了传统的新闻生产模式和报道方式。但是作为一个还不完善的新生事物,它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新闻伦理方面的问题。本文从机器人新闻发展现状入手,重点分析机器人新闻生产背后的逻辑以及对新闻业造成的伦理冲击,思考在人工智能不断改变新闻生态的智媒时代,如何更好地使机器人新闻发挥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13.
智媒是媒体的发展方向之一,人工智能对新闻业产生了很大影响,而机器新闻写作则是其中现象级的发展。处于机器辅助阶段的机器新闻写作具有时效性更强、长尾效应凸显、内容的模式化生产、新闻敏感度和亲和力缺失的特点。对新闻业的影响主要在于解放了新闻生产力,改变了新闻人的角色,为用户提供全局视野。而机器新闻写作未来的发展方向则是人机协同。  相似文献   

14.
郭琪 《新闻世界》2020,(2):62-66
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自动化新闻生产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生产和传播模式,本文尝试在"模式-价值-受众"的框架下,探讨自动化新闻怎么传播,传播什么,向谁传播的问题。自动化新闻的发展,使得新闻生产模式被重构,新闻价值的衡量标准被重新诠释,受众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也需要被重新审视。尽管如此,新闻的本质以及新闻专业主义不能被抛诸脑后,人类在新闻传播中的"把关人"角色也不能被取代。自动化新闻不仅改变了新闻业的面貌,也给新闻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新闻时间是包含了新闻事实发生时间、新闻生产传播时间、新闻收受时间等新闻时间要素的社会时间。人们对新闻时间要素之间关系的认识与评价,生成了由时新观念、及时观念、随时观念、时效观念构成的新闻时间观念系统。新闻时间观念的孕育、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前新闻业时代”的自在新闻时间观念时期,新闻业时代的标准化现代新闻时间观念时期,以及“后新闻业时代”到来后正在展开的弹性化数字新闻时间观念时期。在历史进程中,新闻时间观念的变迁形成了三条基本规律:新闻时间观念对人类时间系统观念的依附性——新闻时间依附律;新闻生产传播时间观念对新闻时间观念系统的主导性——新闻生产时间主导律;自由新闻时间指示新闻时间观念演进的方向——新闻自由时间演进律。  相似文献   

16.
张姣  曹轲 《传媒观察》2023,(7):28-34
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嵌入社会多个领域的趋势已经明朗,在新闻传播领域的轻型应用已经快速开始。本文对ChatGPT等AI技术应用趋势进行前瞻性分析后发现,技术的深度嵌入可能会产生以下五个问题:文本随机与深度伪造对新闻真实性构成挑战;私域流量与数据捆绑加剧被遗忘难题;用户生产造成信息淹没与新闻价值流动;社会超速与个人封闭召唤新闻预警功能;标准知识与认知偏差需要社会情境供给。  相似文献   

17.
李扬  刘云丹 《传媒》2024,(3):31-33
类ChatGPT技术是指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规模语言模型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这类技术从不同环节推动媒体全生产链条深度转型,重构媒体产业生态和商业模式,引发媒体领域的思考。类ChatGPT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变着新闻及信息的生产方式,同时也对传统的线性论、控制论、系统论的传播模式进行数智化升级与改造,对全链条中的传播主体、内容、渠道、用户及其反馈等方面均带来不同程度的变革,同时也引发了伦理考量。  相似文献   

18.
李健 《新闻世界》2021,(2):22-24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信息化时代已然来临,大数据、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多种高新科技层出不穷,各行各业都积极应用智能技术,新闻行业也不例外。新闻采编作为新闻报道的关键环节,在新闻报道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给传统新闻采编模式带来了极大冲击,也为新闻采编工作改革提供了全新活力。人工智能能够以受众喜好为中心、以大众兴趣为重点、以受众需求为宗旨,进行有针对性的精准推送,推动新闻业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报告的主要观点是:一、 2023年全球新闻环境虽已在“新冠疫情”冲击中恢复,但外部不确定性以及人们对这种不确定性的认识仍有重大变化。二、2023年多元新闻行动主体的关系变化表现为:(一)平台与新闻媒体在内容生产上大幅减少了合作,但大平台越发成为影响新闻媒体的生态力量;(二)传统新闻媒体仍然是新闻生产主力,但对舆论的影响力有被边缘化风险;(三)部分原生泛新闻媒体发展势头受挫。三、对2023年全球调适性新闻创新、关系性新闻创新、生产性新闻创新从9个方面展开论述。根据本年度报告的持续观察,我们发现新闻创新研究与新闻创新行动的关联性越发密切、全球新闻创新与中国特色路径的可对话性也在增强。新闻创新领域还有大量目前尚未充分解答的问题值得研究者进一步关注。如新闻业如何应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平台对新闻生态环境的改变、如何重新理解新闻公众在数字空间和日常空间下的不同表现以及“舆论”形成的不同方式、如何摆脱“数据迷思”重新思考新闻业与公众的关系、如何在“深融”阶段继续探索“新闻+”策略、记者如何在获取和处理数字化新闻素材上体现专业价值、新闻叙述创新如何在“讲故事”的同时坚持高质量新闻内容,等等。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进入到了大众的生活当中,其在新闻业的应用与影响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技术的发展为新闻业带来了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本文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对新闻未来发展路径的影响:一是机器人新闻写作带来的新闻编辑理念的转变;二是以人工智能产品——"度秘"为例来探讨智能个人助手带来的新闻传播思维的变革;三是从人工智能与VR、AR技术的融合来探讨新闻业未来技术融合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