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本世纪二十年代初至五十年代初,斯大林是苏联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也是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事业的领袖.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形成的理论与实践,对苏联的发展有决定性的作用,对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斯大林时期形成的苏联政治体制模式于我国政治体制的形成曾经起过一定的极积作用。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因此,我们探讨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政治体制形成过程的经验教训.对于加速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斯大林哲学思想的主流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哲学。斯大林所处的时代是在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前所未有的历史时期,他在哲学上的主要任务是要解决无产阶级夺权以后如何建设一个崭新的社会即社会主义社会的问题。因此,斯大林哲学是苏联共产党和苏联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继列宁之后,以斯大林为杰出代表的苏联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于当时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3.
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它使苏联的国力在短时间内跃居世界前列,但也给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留给我们的教训也是深刻的。  相似文献   

4.
徐春莲 《考试周刊》2007,4(38):158-159
斯大林模式是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中形成的,它既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也存在一些弊端和问题。总结它的经验和教训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角度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一些历史的回顾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关于苏联模式研究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或"斯大林模式",是苏联人民在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过程中,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苏联具体国情相结合,形成的一整套社会主义的制度。斯大林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不管是取得的成就还是所犯的错误,都是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的,都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6.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是斯大林考察社会主义社会经济运动规律的重要著作,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书首次较深刻地从政治经济学理论角度总结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经验,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许多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提出了看法,为创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打下了基础.特别是斯大林提出的新生产关系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的和具有决定性的力量,是充当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推进者的观点,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的发展和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根本性的方法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斯大林模式是以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在和平与发展的环境下社会主义建设亟须突破这种模式的局限。20世纪70年代后期,通过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的改革开放,中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实现了对斯大林模式的突破,并不断进行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8.
苏联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城乡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实行排挤和消灭的过程。斯大林根据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经济结构、阶级结构变动情况,初步探索和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的矛盾关系,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社会成员之间、各民族之间.形成了一致与和谐的关系。问题在于,斯大林把和谐看成是无矛盾,甚至“完全一致”,这就使得他的认识不仅偏离了唯物辩证法,在很大程度上陷入形而上学,而且也不符合当时苏联的实际情况,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从斯大林的错误中吸取深刻的教训。  相似文献   

9.
斯大林的文化思想是其在俄国革命和领导苏联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中接受和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文化理论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斯大林文化思想在苏联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巨大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其文化思想中的弊端也给苏联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应该看到,斯大林的文化思想无论其正确还是错误,都是一个有益的探索。研究斯大林的文化思想,是总结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其教训的需要,是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理论参考的需要,是探索经济文化落后国家通往现代化的文化发展道路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是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一个重要论断。斯大林最早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民族的特征、形成方式和发展趋向。建国以后,李维汉在斯大林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民族情况详细论述了“社会主义民族”这一概念及其内容。这一理论不但有助于纠正当时社会上存在的急于实现民族融合的左倾错误思想和做法,而且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和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助于民族工作的正确进行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