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中,以开放型思维方式构建多元化和立体化的合作机制,是提高资源建设质量、价值和效益的必要而有效的途径。资源建设上的合作不仅是为了更好地创造知识形态的远程教育文化产品(即教学资源),而且合作机制的形成与运行本身就是远程教育主体的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的一种良好的体现,它彰显出相互依凭、相互支持、团结奋进的群体合作文化特征。资源建设合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应着眼于:拓展合作范围,形成纵横交织的立体合作构架,结为不受空间局限的特殊的组织文化构态;优化合作群体,使各类建设主体在合作建设的体验中实现优势互补、价值共生以及个体文化人格的提升;创新合作方式,完善合作机制,增强合作效应,扩大合作文化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安哲锋  杨晓辉 《考试周刊》2012,(65):143-144
本文对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研究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基于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的特征模型,编制了《中国远程教育工作者合作文化测验》,经过试测,运用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内部一致性信度等方法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测验具有较高的信度,可以在以后的远程教育文化研究和建设中应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远程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现代远程教育面临的挑战和竞争态势将越来越严峻。为保证远程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合作已经成为现代远程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模式。本文界定,合作既是一种行动(方式),也是一种文化。现代远程教育合作文化在本质上其核心是价值观的认同,追求的目标是“共生”、“双赢”、和谐发展,体现出的特征则是平等、开放、互利、包容和协作。  相似文献   

4.
当今开放大学在远程教育领域的合作已成为一种潮流。在考察关于"合作"的理论和思潮的基础上,可以将开放大学之间的合作,分为"角色化""结构化""机制化"三种文化形态。建立在互惠基础上的远程教育文化合作的制度安排,必然成为保障开放大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文化动力。合作与合作文化,是开放大学远程教育行为体之间的本质关系特征。  相似文献   

5.
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是一个集"虚无性"与"存在性"两面性为一身的体系,这种特性决定它的构建必然要经历一个从"虚无"到"存在"的艰难过程,由"内隐"朝"外显"的角色变换过程,从"虚无的本体"向"存在的实体"的身份转化过程。将来自"虚无自然"的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这个"理论科学"转化成"自由存在"的"实践科学",是远程教育理论工作者的责任;来自"自然存在论"这种"虚无"的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是我们研究的起点,因为它是研究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的形式起因,而来自"自由存在论"这种"存在"的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则是我们研究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的必然归宿;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建构,必须按照从自然建构到自为建构,再到自觉建构,直到最后进行自由建构的因果律去进行。  相似文献   

6.
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的建构是人类存在与作为的产物,它诞生的前提就是人的主体意识开始由自觉思维走向自由思维,由此,在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的建构中,就出现了知识习得假设论、交际能力锻炼论、教学交往情感论、教育沟通渗透论、教学互动诱发论、教育水平相长论等观点。这说明,人类的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自由建构,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建立在"自由存在论"基础上的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能够将来自"虚无自然"的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这个"理论科学",转化成"自由存在"的"实践科学",从而将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从"虚无"的此岸世界中赎救出来,使其达到"存在"的彼岸。  相似文献   

7.
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从他律到自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是一个刚刚兴起并正在成长的理论,作为一种集合了"文化""合作""教育"和"远程"等学科元素为一体的新型理论学科,它的构建必然经过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变迁过程,并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经受"文化律""合作律""教育律"和"远程律"的制约.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语义分析和理论分析,对于远程教育合作文化模式的结构特征和文化变迁做了较为详尽的研究,并结合我国国情,从远程教育的合作体制文化、合作形制文化、合作规制文化和合作机制文化四个维度,对远程教育合作文化模式的创新问题做了个性化解读,并提出了许多有助于我国远程教育合作文化模式创新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首先是以"它在"的形式自然而然地存在着的,作为一个"寓居"或"隐藏"在其它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形态,人们对它的认识是必然以认识其它相关学科为必要和充分条件的,惟因如此,本文认为,研究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我们就必须从研究渗透在国际政治、经济、金融、经销、医疗、社会和教育等形形色色领域里的合作理论入手。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本文尝试以这些行行色色的合作理论为参照坐标,对于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的"社会关系依赖论"、"广泛接触联系论"、"动机需要激发论"、"心理选择满足论"、"利益驱动团结论"、"社会文化凝聚论"等自然存在论观点,作了较为详细的分类归纳、理性描述和深度分析。  相似文献   

10.
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的发展经历了由自然存在向自为存在的转化,“知识建构意义论”“认知发展促进论”“精致细化加工论”“竞争冲突妥协论”‘制度规范约束论”“目标追求趋同论”是自为存在论诸多观点中最具代表性的。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自为的存在”方式,为其构建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和广阔的文化空间,从而促进其逐渐由自为存在向自觉存在转化。  相似文献   

11.
在产业转型升级对职业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把工业文化融入职业学校,做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实现文化育人合力,具有深化校企合作创新发展、促进产业与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等多重意义。为此,应采取创新体制机制、开辟融入渠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挥科研纽带作用、营造校园文化环境等途径来推动校企合作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在产业转型升级,对职业教育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把工业文化融入职业学校,做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实现文化育人合力具有深化校企合作创新发展、促进产业与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等多重意义。应从创新体制机制、开辟融入渠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挥科研纽带作用、营造校园文化环境等方面、环节推动实现。  相似文献   

13.
首先分析了当前时代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内容;然后结合校企合作,分析了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制度建设、精神和物质文化的建设。最后,对校企合作下的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保障从组织机构、校企融合、思想保障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为当前形势下的校企合作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来看,大学与中小学的伙伴合作实质上是双方在变革压力背景下为应对各自文化危机所共同选择的一种文化交往,这种交往不断加深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涵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双方必将因文化的差异而发生深刻的文化冲突。正是在这个遭遇内在文化冲突的关键阶段,继承和发扬"反求诸己"的中国传统文化智慧,能够有效地化解因这种冲突所带来的潜在合作危机,从而促进大学与中小学的伙伴合作不断走向文化融合。  相似文献   

15.
2011年5月,教育部提出"把工业文化融入职业学校,做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这不仅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校企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进一步推动校企文化深度融合,加强高职学校文化建设,提升高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指明了方向。本文以现代企业文化培育的问题与需求为出发,探索"校企文化培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校企文化的渗透与融合是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成为当下校企合作的新取向。本文探讨了高职院校校企文化融合的意义,并从办学理念、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机制方面进行了双方文化渗透与融合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远程开放教育组织文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文化代表了一个组织内部各种由员工所认同及接受的信念、期望、理想、价值观、态度、行为、思想方法、办事准则等。远程开放教育组织文化是指远程办学机构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为系统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远程特色的包括价值观、信念等内涵的观念体系、行为规范。研究远程开放教育组织文化的目的,加强远程教育组织文化的内涵建设,统一和发扬远程教育的组织文化,以利于远程教育组织的稳步发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从远程教育办学理念研究组织文化特征、从远程教育发展历程研究开放文化、从远程教育系统结构研究科层文化。从中得出组织文化与远程教育的关系、影响和发展规律等基本结论。针对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组织提出文化建设的一些建议,以改善远程教育的管理和环境,共享、传承、发展新的组织文化。  相似文献   

18.
中外合作办学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形式,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推进大学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以大学文化视角来审视中外合作办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科学文化及其对科学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文化是创新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与方向,对科学教育乃至现代教育制度的确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文化以其独有的文化内涵和现实影响力催生了现代教育制度,促进了现代科学教育诞生。科学文化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教育的改革,引导科学教育的发展方向。科学教育工作者和政策的制定者应把握以科学文化的内涵及其建设为导向的科学教育的发展方向,以科学文化引导我国科学教育改革,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意识,培养科学态度,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