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怀念狼>虚构了一个有关商州狼的灭绝和人的衰颓的故事,这一虚构中着重展示的一段旅程及旅程中所涉及的人物莫不与<西游记>存在着诸多相似和内在关联,在互文性解读中,我们可以对两部小说各自的意义有更深刻的解悟.  相似文献   

2.
英国现代主义小说鼎盛时期的代表,除了劳伦斯之外,还有堪称意识流小说大师的詹姆斯*乔伊斯.在<尤里西斯>中,乔伊斯除了将意识流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外,还超越了时空的限制,把神话与现实、象征与写实之间的关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这里另辟蹊径,通过将<尤里西斯>及<奥德赛>的故事情节、框架结构及主要人物加以比较分析,达到揭示这部小说深刻内涵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扬之水>在<诗经>中有三首.分别是<王风·扬之水>、<郑风·扬之水>和<唐风·扬之水>.<孔子诗论>第十七简"<扬之水>其爱妇悡"句中的<扬之水>应是总括这三首<扬之水>,而非其中的某一首.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思想概论>与<中国革命史>两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相比较<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更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故教学中更应注意把握好与毛泽东思想产生、发展相关的基本国情,中国特色,思想核心,历史地位的教学,以充分发挥该课程素质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程知节本名程咬金,<程知节墓志铭>和<程知节碑文>的内容,与两<唐书>的<程知节传>有不少出入.隋末,程知节先加入瓦岗军,接着又为洛阳隋军将领王世充麾下,最后降唐,成为秦王集团的骨干成员.为了夺取太子地位,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程知节是参加事变的主要成员之一.但两<唐书·尉迟敬德传>所载参加玄武门之变的人员名单中,却没有他的名字.<程知节墓志铭>和<程知节碑文>,都有力地说明了程知节是积极的参加者,其史料价值颇为珍贵,补充了文献记载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从推衍形式及其范畴基础这两个方面比较中西两种思维形式,中国思维形式表现为"纯粹关系映射推衍",其推衍形式是"关系映射",其范畴基础是"纯粹关系";西方思维形式表现为"实体关系套接推衍",其推衍形式是"关系套接",其范畴基础是"实体关系".对此,可以从<尚书*洪范>和<工具论*范畴篇>这两个中西思维的范本中窥见一斑.  相似文献   

7.
吴红英 《文教资料》2005,(29):137-138
产生于"五四"初期的<女神>和<死水>都以其炽烈的爱国、忧国情感震撼了中国现代诗坛,但在情感表达时,又分别采用直抒胸臆和拟喻直观两种迥然不同的抒情方式.  相似文献   

8.
从<红楼梦>中的人物命名入手,根据作品本身和脂砚斋批语的流露,从而探索<红楼梦>隐藏的奥秘.  相似文献   

9.
关于<山海经>产生于何时何地,众说纷纭.本文主要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从先秦社会发展演变入手,探讨<山海经>各部分的特点,认为<山海经>成书于战国中后期,其中<五藏山经>所记诸神多是比较古老的原始自然神,而<海荒经>中所记诸神,多是战国中后期由方士把历史人物神话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左传>"赋诗"、"引诗"的<诗>用状况,结合<论语>"论诗"和孟子、荀子的"引诗证理",利用上博<诗论>所传递的评诗信息,可再现先秦时期的两大<诗>学系统--"赋诗"系统和"评诗"系统,补充载籍之缺,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诗经>早期的流播.  相似文献   

11.
《三国志演义》和《水浒传》都位列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中。这两部作品中的兵器作为战斗用具与人物发生联系,其中绝大部分与兵器有关的叙述和描写充分凸显了人物的性格和精神特征,表现出兵器与人物形象和谐统一的审美关系。这两个文本为以后中国作家注重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处理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倩女离魂》和《牡丹亭》分属于元明时期两部戏剧名作,也是两部以“离魂”为主要情节的作品,通过观照两者在人物塑造和主旨思想方面的异同,便于我们深刻理解作品的审美价值及作家的审美理想,进一步把握文学尤其是戏剧作品发展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3.
裘锡圭先生将文字借用现象概括为形借、音借和义借。进一步研究,发现三种借用除了同义换读是本有其字的借用外,形借和假借都分两种类型:本有其字的借用和本无其字的借用。文字的借用,除了一部分是为了调整文字字形外,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完善其表音表义作用,有时还对语用有所帮助,体现了文字与语言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与美国原本是冷战宿敌,俄美两国首脑互访改变了两国长期对抗的局面。通过首脑互访,两国在限制战略核武器,美国布置NMD,俄与美国、北约的战略、经济关系等问题上弥合了许多分歧,取得了广泛共识,俄罗斯终于以巨大的让步赢得在富民强国、重新回归欧洲道路上的重大进展。但是,俄罗斯与美国在许多重大问题上仍存在着分歧与矛盾,今后两国合作的道路决不会一帆风顺。  相似文献   

15.
《圣经》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莎士比亚的创作与《圣经》有着密切联系.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一是莎士比亚作品对《圣经》典故的巧妙运用;二是《圣经》的观念和精神(主要指仁慈、宽恕、博爱)对莎士比亚创作的巨大影响.客观、中肯地探寻《圣经》对莎士比亚的影响,对于全面、准确地把握世界文学发展的脉络和规律,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沈从文的乡土小说《边城》取材于湘西农村 ,小说中的人物纯朴、自然 ,没有半点对社会人生的愤恨 ,即使有怨 ,也是怨而不怒。这就使沈从文的乡土文学作品在同时代众多的乡土文学作品中独具一格。沈从文用一种独特的视角 ,将美融于自然之中 ,使人“见美然后悟丑”。作品在人物表现、风俗介绍、语言表达等方面 ,都体现了一种浓郁的民俗色彩  相似文献   

17.
师陀《果园城记》的语言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短篇小说集《果园城记》是师陀历时八年创作的代表作,风格特异。尤其是作品的语言,可谓匠心独具。其语言策略可概括为:一:泛指,即以语意概括的词汇来模糊指代特征明显的具体对象。二,浓缩,即把具体的情感铺张转变为饱含深情的议论语言。语言策略成就了《果园城记》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8.
目前,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备受文学批评家的关注,但对其作品的对比分析实例还不多。因此,选取《园会》和《苍蝇》为分析对象,利用相似性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这两部短篇小说在情节结构安排、人物身份地位以及小说象征手法运用三方面的相似性,从而更好地认识、理解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的创作。  相似文献   

19.
路翎与尼采思想有着全面而深刻的精神联系,这种联系在其代表作《财主底儿女们》里得到集中鲜明的体现。在这部作品的创作上,作者以具有很强主观性的“倾吐”冲动,通过蒋少祖、蒋纯祖两个主人公形象,表达了与尼采思想相通的生命立场。注意到路翎与尼采深广的精神联系,充分重视作者的“倾吐”在整个作品艺术构成上的突出地位,把作品的人物和叙述语言更多地放在生命哲学的语义空间里,可能更切合路翎创造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20.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与《西线轶事》在当代军事战争题材作品中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们的艺术构思新颖、反映角度独特、表现手法别致.但由于两位作家的国情区别、生活环境的差异和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使两部小说又呈现出不同的文化意蕴和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