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党的十六大赋予新世纪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新内涵。今年开春.中共中央、国务院又把(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作为一号文件公布。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既指明了“三农”宣传的方向,又  相似文献   

2.
广播电视的主体永远是人民群众。电视作为当今最具影响力的现代传媒,面对广阔的农村和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农村人口,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三农”,是一个必须认真思考、正确对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关注“三农”,是新闻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作为在农村最前沿的县级电视台,更要把镜头对准“三农”,办好对农节目,这也是我们服务“三农”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4.
对农广播在城市电台的处境似乎有些尴尬,有些城市电台的风格定位为“时尚前沿”,即使有对农节目也是处于一种漫无目标的状态,我只管播出不管你爱不爱听,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对农广播节目也正在自觉地进行探索和调整。  相似文献   

5.
作为最贴近农村基层的县级广播电台,办好对农节目义不容辞.紧紧围绕“三农”,做到以“农”为本,架通与农户的连心桥,是《淳广新农村》节目在实践中得出的深刻体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农节目更应该适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倾注更多的精力,精心策划和播出各类更受农民欢迎的节目.  相似文献   

6.
“三农”政策利国利民,“三农”宣传必须做好。我们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开办农村专题节目已有50多年的历史,我们的体会概括一句话就是要以爱农、近农、为农的精神,全身心做好对农节目。我们台现有两档农村专题节目:《对农村广播》节目和《科技助农》热线咨询直播节目。《对农村广播》节目历史最久,是我们台传统的品牌节目,在周边许多省份,甚至东北,西北地区都有听众。《科技助农》热线直播节目则是新世纪紧扣“三农”开办的一档新节目。从听众热情洋溢的来信和电话.可以看出他们对这两个节目的喜欢程度。如江西彭泽县一位  相似文献   

7.
曾看到《宁波晚报》一则消息,鄞县农民利用英特网推销农产品。这则报道引发笔颇多思考与感悟,当今农民已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土包子”,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有了与时代发展基本同步的新思维、新观念、新追求,成为引领农村进步发展的先进代表。我们的对农节目也只有把更多的镜头瞄准他们,反映这些当代新型农民的心声,才能把握住当代中国农村变革的脉搏,使我们的节目更具时代特色,更富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8.
服务与趣味:电视对农节目的两个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对农民的意义,是了解政策,掌握信息.学习技术的窗口,是活跃生活的工具。按理说,以“三农”题材为主要报道内容的电视对农节目应该很红火.在各级电视台中应该拥有相当的地位。但现实情况是,一方面.电视对农栏目在一些省生机勃勃,出现了诸如山东电视台《乡村季风》.湖南电视  相似文献   

9.
郝丽萍 《中国广播》2005,(11):75-76
2005年是国家广电总局确定的“农村服务年”。作为对农宣传的主阵地和排头兵,县级广播电台在服务农民群众方面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也更具优势。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常熟电台,今年进一步强化了对农服务理念,提出农村节目要:“走进农业龙头企业,走进种养殖大户,走进农业生产基地,为农业发展服务,为农民增收服务,为增产增效服务。”加大了对农节目的组织策划,在县级台广播加强对农节目的服务性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鲍兰 《视听纵横》2002,(5):24-25
1998年5月,兰溪电视台在局台合一的改革中进行节目改版,推出对农节目《金色田野》。经过五年的实践,这档对农节目已成为农民致富的好帮手,它为兰溪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该节目不仅连续多次在省、市年度好作品评比中获得一、二等奖,而且还被兰溪市人民政府列入农业发展十年规划之中,被当地百姓誉为“兰溪的七频道”。作为《金色田野》节目的制片人、编导及主持人,我在节目运作中,力求在增加可看性和强化可信度方面下功夫,并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粮食购销市场化在浙江省的率先实行,浙江的农业农村改革步伐加快、力度加大,正处于体制转轨、产业升级、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这种新形势下,作为主要受众是广大农民的县级台如何明确并忠于自身定位,全面、正确地认识办好电视对农节目的重要性,以当前“三农”形势新变化为契机,拓宽思路,加强和改进对农宣传,实现电视对农节目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满足新形势下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新需要和现代农民的新需求,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三农”在全面小康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而对于常山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占全县人口87%的农业县来说.更应该从全面建设小康这个现实出发,做好“三农”工作。新时期强化“三农”工作的宣传报道意义重大,服务农业、农村、农民,广播电视责无旁贷。为此,常山电视台从2002年开始专门开设了一档电视对农专题节目《农村天地》,并不断探索.使节目更加贴近“三农”,更好地服务“三农”。  相似文献   

13.
对农节目的生存空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翀 《视听界》2004,(3):16-17
今年,一号文件如春风般吹遍大江南北,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中国的农民看到了希望,感受到温暖,但同时他们也在追问,一项项利民政策如何变成他们口袋里的现金。的确,农民的担心是有根据的,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整个社会对“三农”的关注还很不够,就媒体来说,近年来对农节目大大减少。以江苏省为例,新华日报社主办的对农报纸《致富报》停办,江苏电视台的对农节目《乡间彩虹》停办,江苏三大主流媒体中只有江苏电台的《农村节目》硕果仅存。这样的现象在全国都很普遍,对农节目被大大削弱甚至取消,充分地说明了现阶段媒体对“三农”问题的态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作为一个企业来运作,作为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农业正在受到冲击,农民的种植观念和市场意识也在逐步变化。作为与广大农民群众最贴近的乡镇广电站,如何适应形势,与时俱进,突破单唱“四季歌”的传统做法,引导和帮助农民主动面向市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增产增收,勤劳致富,这是基层新闻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2002年4月山东电视台农科频道开播。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小麦专家余松烈教授和“16大”代表、山东省大棚蔬菜创始人、寿光市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为农科频道开播剪彩。  相似文献   

16.
韩德良 《青年记者》2006,(14):85-86
对农电视边缘化的现状 近年来对农电视节目自觉不自觉地被忽视,从卫星频道退到地面开路频道,再从地面开路频道退到农民很少看得到的地面闭路频道。“有人把农业电视频道和农民比作牛郎和织女,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依我看,连牛郎和织女都不如,牛郎和织女每年还有一次会面的机会嘛。”对农电视节目边缘化的具体表现为:  相似文献   

17.
实践"三个代表",办好对农广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广播,这个最大市场在农村的媒体.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努力提高对农宣传的水平,对。三农”问题的解决发挥应有的作用,无疑是摆在广播人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走转改”活动实施以来,一直是媒体业界讨论的重点话题,也是媒体从业人员践行的重要内容。本文尝试如何在实践中思考对农电视节日的“走转改”问题,探讨对农节目在创作实践中如何通过建构有感染力的传播场、撷取有亲和力的乡土艺术语言以及寻求有吸引力的创作手法等,以增强对农节目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以及公信力,并对新农村建设宣传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笔者长期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对有关农业、农村、农民的新闻情有独钟,长期实践,感触颇深。最深刻的体会,就是电视对农节目要强化“五性”。  相似文献   

20.
目前.服务“三农”、重视并加强“三农”宣传报道的喜人势头在全国广播电视战线不断显现.令人为之一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