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学生实验 ,实验目的是描出平抛物体运动的轨迹及其初速度。教材的做法是调整带孔的铁卡片 ,使做平抛运动的小球正好穿过卡片的孔 ,而不擦孔的边缘 ,卡片上的小缺口即认为是小球穿过孔时的位置 ,记下该点位置便是轨迹上的一点。根据课堂教学观察发现 ,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成功率较低 ,每找一个准确点往往要经过 1 0次左右的调整 ,找 5点描轨迹 ,就需 5 0次左右 ,不仅操作困难 ,且浪费时间。为此 ,我对实验做了改进。用等速流动的水代替从斜槽顶端滚下的小球 ,使稳定的平抛轨迹曲线直观地展…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的目的是:描出平抛物体运动的轨迹,并求出平抛物体初速度。教材中的方法是安装好实验装置后,使小球由斜槽上的某一固定位置自由滚下,先粗略确定小球经过某一位置,再用铅笔较准确地确定小球通过的位置,并在坐标纸上记下这一点,以后依次确定其他点;描出运动轨迹。此法从理论上可行,但实际操作中,经常是一节课下来,能很成功完成实验的没几组。为此我们做了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教学中,对现行高中物理课本“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这一学生实验,做了改进。改进后的实验,降低了实验难度,增强了直观性,减小了实验误差,取得了较理想的实验效果。 一、设计思想 1.用水流代替运动的小球。 2.等流速的水流,相当于无数连续不断,从斜槽顶端滚下的小球。  相似文献   

4.
现行高中物理课本中“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学生实验,是用钢球恰好通过纸卡口的办法确定钢球在平抛运动过程中的一系列位置,操作难度较大、费时多,效果也不够理想.为了增强实验效果,我们对此实验作了如下的改进.一、实验原理平抛运动可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它们的运动时间总是相等的.若用简单的两个分运动来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就较容易理解.  相似文献   

5.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探究是学物理的灵魂。课改的思想也是突出物理学中的探究过程,因此,学生的参与程度极大影响课改效果。现行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的实验装置一般为轨道钢球平抛演示仪,但该装置作为配套随堂实验有很大困难。学生大部分不能在课堂上通过自己的探究过程得到结论。  相似文献   

6.
平抛运动演示实验的新设计章剑和(广东省东莞实验中学511700)长期以来,中学物理教学中研究平抛物体运动规律的演示实验,是通过在相同高度,同时分别做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A、B,无论A球的初速度多大,它总是与B球同时落地的现象来说明平抛运动的,...  相似文献   

7.
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规律时,中学教材上用演示器做该演示实验的方法是通过在相同高度,同时分别做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A、B,无论做平抛运动的小球A水平初速度多大,总是和小球B同时落地的现象,说明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而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分运动的规律,则是利用课本上的彩图即平抛物体闪光照片进行分析,经过仔细测量,证明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  相似文献   

8.
碰撞实验器是研究物体刚性碰撞的最简单有效的仪器,根据教育部教学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987年发布的行业标准,该仪器由平抛轨道和支球柱等部件组成(如图1)。其设计思想是:由高处自由释放的小球沿轨道下滑,在轨道末端与支球柱上的小球发生刚性对心碰撞后,两小球同时做平抛运动,跌落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实验把平抛运动投影到地面,用测量距离的方法代替测量速度,验证碰撞前后系统动能守恒、动量守恒。  相似文献   

9.
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学生实验中,就如何描出小球作抛体运动轨迹的方法,目前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凭主观感觉估计出小球的大致落点,然后让小球穿过硬纸片中的小孔或用铅笔去挡小球,以此确定小球的落点位置.另一类是在竖直木板的正前方,靠一块水平横木条去接住小球,依靠放在横木条上的白纸和复写纸直接记录下小球的"落点"痕迹(这个落点痕迹并非是小球在该空间的质心位置)。上面几种方法,有的需要经过多次抛球才能粗略地标定一个迹点,费时又麻烦,实验误差也大;有的需要变换迹点坐标,增加实验难度。造成上述缺点的原因在于记录小球运动迹点的穿…  相似文献   

10.
在中学物理中,平抛运动是作为最典型、最简单的曲线运动来进行教学的,教材所介绍的实验方法有二:一、利用频闪照相,获得物体平抛运动的照片,进而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二、利用平抛和碰撞实验器,做物体的平抛运动实验。方法:利用挡球板接运动的小球,小球撞击复写纸...  相似文献   

11.
《教学仪器与实验》杂志2007年第10期刊有张庆欢老师的《平抛运动演示实验的设计》一文,该文对用“输液喷水装置”代替现行“轨道钢球装置”作了介绍。根据笔者制作及多年的实践经验,认为此装置可使平抛轨迹具体形象,实验原理直观,可行。若稍做修改则能使其取材更易、制作更便、成本更低、功能更强、推广更易。下面就笔者的做法加以介绍,涉及的主要部件见图1。  相似文献   

12.
1特点和用途 (1)特点 本教具包括:平抛竖落演示器、平抛竖落实验器和平抛实验器。用该教具能完成高一物理关于平抛的所有实验,不仅很好地解决了实际教学中的难点,而且学生在探究由点到线的实验过程中,培养并提高了探究能力。实验现象明显,可见度大,精确度高,操作简便,更重要的是不用纸和复写纸,降低了实验经费。  相似文献   

13.
对平抛物体运动演示的改进浙江舟山中学金平高中物理第三册在讲到平抛物体的运动这一节时,为了讲清平抛运动的特点: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书上要求用“平抛竖落仪”作粗略的验证:即静止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分别做自由落体和平抛运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一种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其作用是通过实验,能清晰显示平抛运动的轨迹,便于对各运动参量的研究.概述 如图1所示,一钢球受力沿光滑桌面运动,以一定速度离开桌缘作平抛运动.这个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速度u_x和垂直速度为u_y的两个分运动.也可对图2实验装  相似文献   

15.
抛体运动演示实验 ,通常以小钢球作为抛体 ,实验现象一闪而过 ,无法直接观测小球运动轨迹。虽然可用描点法绘出小球运动轨迹 ,但其操作十分烦琐 ,课时效率低 ,也极易分散学生注意力 ,实施效果很不理想。为此 ,笔者制作了如图 1所示的抛体运动轨迹测控仪。图 11 气仓瓶  2 压缩空气  3 单车气嘴4 喷射针  5 滴液管及开关  6 调控板该仪器用有色液体 (可视为由无数个连续的液珠构成 )代替小钢球作为抛体 ,通过改变气仓压强、抛射高度及抛射角度 ,可简捷地控制液体抛射速度和运动径迹 ,演示抛射速度、抛射高度及抛射角度对抛体运动轨迹…  相似文献   

16.
新编高中物理(乙种本)上册《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学生实验方法,费时费事.同时用手控制纸卡片使小球落下正好穿过小孔,实验误差较大.我对这种实验方法作了一些改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利用接球盒的软球门,对小球通过时的造型,可以一次地记录小球的轨迹和定出球心位置。进而确定平抛轨迹上的各个点,即可完成实验。省去了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测试的麻烦。  相似文献   

18.
现行人教版高一物理教材中关于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的演示,实验采用一个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的钢珠,受运动路线旁置放的一块磁铁作用,钢球就偏离原来的运动方向而做曲线运动。实验的成败常常取决于小球作直线运动的速度和与磁铁问的距离。速度大或者离磁铁远,偏离现象不明显;速度小或者离磁铁太近,小球常常被磁铁吸住,从而使演示实验失败。用手直接抛出小球使其运动,要想每次都能有确当的球速和希望有的运动轨迹是很难做到的。为此,我们对该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确保演示实验能100%成功,使实验教学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物理第一册(2001版),增加了《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学生分组实验。新课改后,课本仍然安排有这个学生分组实验。笔者探究多年,找到了三种测量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试验修订本·必修 )物理第一册第五章有两个演示实验 ,一个是第二节演示运动的合成 ,另一个是演示平抛物体的运动。按教材上介绍的方法做这两个实验 ,很难收到预期的实验效果。我们在多年的实验教学中不断对此实验进行探索与改进 ,取得了极为明显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1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实验该实验按教科书提供的实验方法演示时 ,红蜡块在玻璃试管中上升不是作直线运动 ,而是在开始运动时摇摇摆摆 ,继而又“歪着身子”上升 ,因此无法说明它的上升是做直线运动。为此 ,我们做如下改进。1 1 玻璃管的制作利用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