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谎是怎样形成的呢?有一种解释认为,它是人们为了自尊的需要,对与个人有关的信息进行有意的歪曲,以博取他人的尊敬、敬畏或者同情。刚开始说谎时,由于道德感和行为的不一致,说谎者会感到窘迫、羞愧,害怕被别人揭穿,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压力。但是如果说谎者从说谎行为中获益,他便  相似文献   

2.
人是永远的说谎者,尽管你理智上可能不太会接受这个结论,但是诸多的研究和真实的生活都清楚地表明,说谎是人的天性之一。我们的事业、友情、爱情在真实的基础上,都需要适量的谎言来润滑,才能运行得更加顺畅。其实只要弄明白人类说谎天性的规律,并且学会如何控制它,作为说谎者的我们会让这个世界更和谐。  相似文献   

3.
别对我说谎     
利欲熏心之时,谎言无处不在。不过最新发表的科学研究表明,谎话"技能"也有失灵的时候,那就是将说谎者置于装饰简洁的房间中的时候。看似无关紧要的房间装饰到底是如何影响说谎者说谎的程度呢?让我们来看看心理学家设计的实验:两组被试分别在装饰单调的咖啡馆和环境丰富的咖啡馆接受谎言测试。测试结果发现,置身单调环境说谎的人大多表情不自然、时常沉默、声音不坚定,而在丰富环境下  相似文献   

4.
谎言终结者     
世界上有许多人会说谎,但说谎者的鼻子并不会变长。长期以来,如何识别谎言是一个令人纠结的大难题,善于察言观色的人可能会识破那些"菜鸟级"的说谎者,但对于那些面不改色心不跳的"资深"谎言制造者就无能为力了。"测谎仪"的使用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测谎仪"是一种多参量心理测试仪,主要测试被测者因心理刺激而引起的多种生理参量的  相似文献   

5.
笑的价格     
今年国际说谎大赛的冠军是欧洲的一名医生,他讲的谎言是:为一个白痴移植了笑容,于是这个白痴便当上了国会议员。 笑,居然有如此大的魅力! 这个谎言道出了一个事实:现代人也许真的到了需要移植笑容的地步了。  相似文献   

6.
高亚军 《山东教育》2021,(12):50-51
身为一名幼儿教师,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院“我的孩子不会说谎。”此话一出,原本向家长反映问题的我们仿佛成了说谎者。对此,我深有感触,也深感无奈。  相似文献   

7.
在情绪标注的研究中,存在着情绪标注是增强还是抑制了情绪的争论。实验1以负性情绪图片为材料,分别在实验条件和预期条件下,比较了情绪标注和观看情绪刺激后的主观评定。结果发现,在预期条件下,被试在情绪标注时比观看时对情绪刺激评定的情绪强度更高;而在实验条件下,被试在情绪标注时比观看时对情绪刺激评定的强度更低。实验2以正性情绪图片为材料。分别在实验条件和预期条件下,比较了情绪标注和观看情绪刺激后的主观评定。结果发现,在预期条件下,被试在情绪标注时比观看时对情绪刺激评定的情绪强度更高;而在实验条件下,被试在情绪标注时和观看时相比在情绪刺激评定上没有差异。研究表明被试认为情绪标注会增强情绪,而在实际进行情绪标注时会抑制情绪,尤其是在负性情绪时。  相似文献   

8.
说谎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却是人人都会。我们虽然从小就被教育不要说谎,但依然没能阻止谎言蔓延的脚步。职场更是谎言的重灾区,但人们似乎对于职场中的谎言较之平时生活中的谎言更宽容些,说谎者受到的谴责也更少一些,甚至,有人认为说谎是职场必备的生存技能之一。  相似文献   

9.
看破说谎者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说谎者,但当面对超出正常界限的谎言时,还是要学会如何去识破。看看大卫·李柏曼在《看谁在说谎》中的5分钟识破谎言的秘籍,让你轻松识破说谎者。1.避免眼神接触或很少直视对方,这是典型的欺骗征兆。2.人在说谎或有所隐瞒时,他的手势会比较少。3.当一个人坐着,他的手脚贴近身体,或者交盘在一起,而非向外延展的时候,表示他"有所保留"。  相似文献   

10.
诚实作为个人最重要的道德品质之一,是学校和家庭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诚实教育中,家长和教师常常困扰于儿童的说谎问题。面对儿童的说谎,教师往往存在鉴别方式简单、引导方式匿乏等问题,如通过儿童的行为结果来鉴别其是否道德,通过简单的口头说教和行为约束来培养诚实品德,但教育效果并不明显。那么,教师在面对儿童的说谎问题时,如何进行有效的鉴别与引导,以增强诚实教育实效性,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1.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经常要求孩子不要说谎。但事实上,很多父母无论是给孩子描述一种奇妙的事物,还是吓唬孩子不良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他们经常编造非常有创意的“谎言”来欺骗孩子。即使是那些最重视诚实品质的父母,也会对自己的孩子说谎。  相似文献   

12.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经常要求孩子不要说谎,但事实上,很多父母无论是给孩子描述一种奇妙的事物,还是吓唬孩子不良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他们经常编造非常有创意的谎言来欺骗孩子。即使是那些最重视诚实品质的父母,也会对自己的孩子说谎。  相似文献   

13.
忽视诚实信用教育对儿童的消极影响有位心理工作者,在为儿童说谎问题走访了几十所学校后发现,儿童说谎并非个别,而是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说谎不仅是个教育问题,也涉及到心理学和社会学的问题。总之,儿童偶尔说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社会、学校、家长在“教导”儿童说谎;说谎者仅仅有说谎的行为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用说谎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Q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三岁多的儿子居然说谎,我很担心,是否会对他的日后成长不利?A首先要了解3岁孩子为什么会说谎,然后决定该怎么教育较为妥当。3岁孩子说谎的原因,可能是孩子想保持自己是好孩子的印象,做错了事不愿承认,用谎话掩盖过去,同时,也害怕遭到父母责骂。另外一种情况是孩子尚不能区别现实与想象,看到别的小孩子有玩具,很羡慕,会想象自己也有,而说“我家也有新玩具。这是孩子想象而非事实,因而说了谎,其实他不是有意想说谎,所以这个年龄的孩子说谎是无意的,没有必要多加注意或惩罚。只要让孩子生活在诚实的环境中,当孩子长到一定年龄时,就会结束这种于意的说谎。可采用以下方法:1不给孩子说谎的机会;如果父母明明知道孩子做错了事,就不要这样问:“这事是不是你做的?”因为  相似文献   

15.
说谎是一种有意识的欺瞒或欺骗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幼小的孩子也常常会“说谎”,这是家长最不能容忍的。谁都希望自己有一个诚实的孩子。因此,干百年来,无论是在孩子唱的儿歌中,还是在孩子听的童话故事中,“诚实”始终是被作为第一美德倍受推崇和赞扬的,其目的无非是想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一棵“诚实”的种子,为孩子以后的健康成长奠定最初的道德规范基础。  相似文献   

16.
金之一 《新读写》2012,(2):53-53
我经常会想,幸福是什么?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确切的答案。怀抱刚出生的婴儿,被为人母的她们露出来欣慰的笑容,对于他们来说,那就是幸福。学生走出校门,他们露出疲惫但又温馨的笑容,对于他们来说,那就是幸福。 那么我呢?对于我来说,幸福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7.
我们的心不是石头。石头也迟早会粉身碎骨,但心不会崩毁。今天,我以小说家的身份,也就是作为一个职业的说谎者,来到耶路撒冷。当然,不是只有小说家说谎。众所周知,政客也说谎,外交官和军人有时也被迫说谎,二手车推销员、屠夫和建筑工人概莫能外。  相似文献   

18.
说谎行为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和心理现象,对社会和人际之间的影响很大。谎言可能会破坏社会与人际和谐,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能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并对说谎者具有一定的心理功能。说谎行为的形成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问路     
《初中生学习》2013,(11):41-41,47
一个岔路口分别通向诚实国和说谎国。来了两个人,一个是诚实国的,另一个是说谎国的。诚实国永远说实话,说谎国永远说谎话。现在你要去说谎国,但不知道应该走哪条路,须要问这两个人一个问题,请问应该怎么问?(只能问同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简易测谎仪     
《中学科技》2011,(2):38-39
人体实际上也是一个导体,但人体的电阻是一个不定值,会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人在说谎的时候,往往会冈为紧张而手心出汗,这时人体的电阻值就会减小。这个简易测谎仪的工作原理正是基于人在说谎时出汗而导致人体阻值变化,从而判断被测人是否说谎。不过.鉴于人体的差异性和个人心理素质的不同,对于结果也不要太当真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