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雨杉 《教书育人》2013,(23):13-14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教育者如何兴其利、去其弊,培养学生良好的上网习惯,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老师当然必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应以引导为主,疏与堵结合,以积极的态度适应网络的发展,致力于创建健康的网络空间,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因势利导,让网络成为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一把利器。  相似文献   

2.
小学低年级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更是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习惯的好坏不但影响学生的生活,还直接关系到学习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学生的将来。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养成教育至关重要,这一阶段的德育工作者应致力于把养成教育渗透到班级管理之中,抓住学生的"关键时期",发挥"关键环境""关键事件""关键人物"的作用,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3.
“解惑”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功能,它最早见于韩愈的《师说》,但“解惑”不是“告诉”,“不是把整理好的知识预先包装好,一包包地传授给学生,而是带领学生积极参加探求知识的过程,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辨别、分析、归纳,亲自获得知识”(于漪),是“培养学生自己读书,培养他们从阅读中发现问题,积极思维的习惯……”(于漪)。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彻底打破“编程”的格局,致力于增强学生的主人意识,“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努力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善于…  相似文献   

4.
宫英海 《辽宁教育》2012,(12):75-77
素描:他是教育的真诚实践者",关注每一个"是他的教育信仰。他的教育风格:爱而充满梦想,快乐而执着坚定。我常常叩问自己:为什么当校长?答案很明确,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致力于改变一所学校的精神和面貌。毫无疑问,人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人更需要精神的支撑。作为"一校之魂"的校长必须满怀教育理想,做一个理想的守望者。校长不仅要把理想珍藏在教师的梦中,更要把理想播种在学生心中,用理想净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生命的活力。特别是在西岗这片充满大气与教育智慧、充满激情与活力的热土上,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育理想,即"大气成就大器"。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为学生的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在给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的同时,网络中的不良信息也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危害。  相似文献   

6.
依托资源丰富的网络管理平台、全面开放的教学模式以及层次化实验教学体系,开设了"电子技术应用实验"课程,该课程作为课程体系中的中间层起到了关键性的连接作用。大多数高校的实验课程体系缺少模仿设计的环节,作为补充,该课程把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中的电路引入课堂,让学生切身体验了从设计思想到开发成品的完整过程,真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体现了实验中心切实致力于教学改革的决心与毅力。  相似文献   

7.
贡士敏 《新疆教育》2012,(21):128-128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使用网络技术的伦理、道德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网络信息真伪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素养,已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一项难题。本文就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现状;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实施方法、注意点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中国德育》2016,(5):82
山东省寿光世纪教育集团是一所民办教育集团,现有4个校区,10885名在校生,1628名教职工,其中全国模范教师1人,山东省特级教师、齐鲁名师、教学能手22人,潍坊市特级教师、潍坊名师、教学能手110人。教育集团实行小班化教学、寄宿制管理,致力于打造生态化、人文化、信息化学校。教育集团始终坚持以"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为核心理念,把习惯养成教育作为提升学生道德水平的基点,致力于创办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社会赞誉的基础教育品牌学校:一是注重细节,以"文明习惯养成月""周主题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是什么?著名教授杨再隋是这样说的: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语文课程标准》也这样说道“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打下基础。”上述教授的讲法和《语文课程标准》的讲法都是正确的。但我还要补充一点:语文课还是培养学生感情的课,一旦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感情,就可以形成一股巨大的动力,不但不会把学习语文的困难放在眼里,甚至还可能会把学习语文当成一种嗜好和享受。一…  相似文献   

10.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老师自始至终不要多讲,而致力于导,使学生逐渐自求得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主导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学”的关键。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致力于“导”,以服务于学生的“学”。1.导学,即指导与培养学生自己学。导学要求教师依据学习目标,安排一定时间由学生先行自学。教师可以把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设计成各种形式,如问题式、表格式、示意图式等等。比如,在教学《黄河象》一课时,根据课文内容,教师先提出这样的问题:“科学家的假想合理吗?”然后引导学生从课…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运用“背景故事”对于理解课文的内容、领悟课文的中心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教师适时、适度地把背景故事透露给学  相似文献   

12.
<正>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江苏省泰兴中等专业学校坚持"六好"方略,全力推行学生的养成教育。"六好"包括:把地扫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把字写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把书读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把车停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秩序习惯;把操做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阳光体育锻炼习惯;把路走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同时,学校以"经典尚德、文化熏德、行为立德、清心养德、活动育德、职业铸德"的"六德"为主线,广泛开展富有特定内涵和时代特色的专题教育活动,提升学生的  相似文献   

13.
陈军 《教师》2012,(4):42-42
一、“探究式教学法”与“六步教学法”建构思想 两者在建构理论层面上有相同之处,主要体现在: (1)“六步教学法”与“探究式教学法”均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这两种教学法更多的是从如何让学生学好、如何让学生会学、怎样让学生学会这样的角度出发,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知识本身固有的内在规律思考教学方法的。致力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品质是两者思考模式与方法构建的本质。  相似文献   

14.
“网络社会”与学校德育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的上网人群日益增多,“网络社会”正日益改变着学生网民的生活和学习。由于网络社会本身的一些特点,它在对学生成长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对其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学校德育工作必须正视这一现实,要采取对策加强网络管理,净化网络环境;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学生对网上信息的鉴别力;同时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良好的校园文化来净化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15.
我对本课例的意见主要是教师不宜太致力于将“正面衬托”这一表达技法端给学生。  相似文献   

16.
纳静 《宁夏教育》2008,(1):16-17
网络QQ是学生们喜欢的一种聊天工具,它的匿名性和无约束性给学生带来很大的方便。本着这一特点,我在自己,所带的学生中间开设了热线QQ——“雨过天晴”,经过几个学期的尝试,深感热线QQ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把课上得绘声绘色,津津有味才能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得知识和本领。在这方面我是这样做的。 一、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 求知欲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我在课堂上采用经常放音乐,让学生随着音乐做各种动作,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还把唱游、舞蹈、韵律活动、各种操带进课堂。这样既可活跃课堂气氛,也能提高学生的锻炼兴趣。充分利用体育器材自制教具,“一材”多用等方法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用生动形象的儿童语言,通过讲故事和直观教学的形式,努力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做到寓乐于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不仅可以传授知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语文能力和学生作为社会人的价值观的培养。那么,在小学语文教育这一块,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具有语文能力和正确价值观的人就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所在。语文教育应该树立语文课程培育人的价值观的教育理念,以关注学生终身发展为根本,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将阅读习惯培养为学生的日常行为乃至终生习惯,致力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并在阅读中受到良好的思想熏陶,使道德、品格和语文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9.
语文学科教材编排讲求“文道结合”,以正面的形象对学生进行良好品质教育。因此,在语文课本中安排了许多正面的形象,目的是感受人物的品质,在学生道德认识中注入良好的道德内涵,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但是我从多次听课中发现:教师在教学中常常把学生放在课文主人公的对立面,让学生与人物进行“反比”,我认为这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降低了教育效果。犤案例一犦四年级课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学生通过课文了解了孩子在地震时的表现,教师通过课件让学生感知地震的危险场面。让学生模拟情境想象说话:如果是你,当时会怎样?…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前瞻性地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班班通的加入,使现代信息技术更是如虎添翼。所谓班班通,就是通过生动的画面、图片、动画等形式,将网络知识有效地运用到课堂中,把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枯燥的问题变得有趣,让原本难懂的道理变得简单易懂,降低学生理解问题的梯度,促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