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杨玲玲 《学周刊C版》2014,(4):148-148
让每一只小鸟都唱歌,让每一朵花儿都绽放,这是教育的使命。要完成这个使命。每个教师都有自己不同的方法。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对学困生的心理问题有充分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才能使他们心中充满自信,从而不断获取成功的经历、体验,最终步入优秀生的行列。对学困生的心理辅导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的。  相似文献   

2.
学困生是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任何一个学科都有学困生。学困生的转化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认真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才能保证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才能完成教学的根本任务,才能大幅度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困生来讲,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对于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困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下面谈谈我自己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3.
如何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是当前的一个热点问题。为有效促进学困生的转化,老师首先应让学生明确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激发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同时还要善于表扬学生,让他们尝试成功的快乐。只有这样,这些学困生们才能逐步提高数学成绩,从而摆脱学困生的帽子。  相似文献   

4.
"学困生"在人们看来就是"厌烦""可恶""无奈"和"同情"的代名词。现代教育中,如何转变和减少学困生是教师工作的难点,也是重点。教师唯有备课时心系学困生、教学时关注学困生、批改作业时脑中思考学困生、辅导时言语关爱学困生、考查时恰当定位学困生、家访时尊重学困生,为他们营造一个温馨且充满正能量的学习和成长环境,才能让他们重新拾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  相似文献   

5.
要想提高学困生学习语文的水平,首先要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创造机会,通过其自身体验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感受公平,让学生时时刻刻都被尊重;体验成功,让学困生重塑自信;分层教学,勿操之过急,在循序渐进中施教;教无定法,教师的教学要尽量生动有趣。"言传身教"是教师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最佳方式。只有一位阳光自信的老师,才能将学困生带出阴霾,走进阳光。  相似文献   

6.
<正>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是教学中的难题,要解好这道难题,让学困生不犯"困",需要教师独具匠心,采取一定策略加以转化。一、三十六计,攻心为上教师如果想转化学困生,必须在情感上唤起他们对教师的认可,以攻其"心"。攻心之计,一靠技能,二靠人格。所授之课首先必须让学困生喜欢听、期待听,这是他们能学进去的前提;其次要让他们能听懂,只有听得明白才能学得到位。让学困生爱听,教师应运用丰富的  相似文献   

7.
王丽娜  徐峰 《辽宁教育》2012,(19):48-50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具有优势的智力领域和智力类型,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教师应该激发每一个人潜在的智能,给每个学困生以多样化的选择,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尽可能地让学困生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极大满足他们的表现欲,增强学好英语的欲望和信心。  相似文献   

8.
"爱"是伟大、平凡的。把"爱"施到平凡才叫伟大。校园里把爱施给"学困生"让他们健康成长才不失为教师之爱。由于个体的差异,在参差错落的学生群体中,出现一些"学困生"是在所难免的。因此,转化"学困生"的工作,减少"学困生"的数量从而缩小"学困生"的比例,无疑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使命,  相似文献   

9.
唐燚 《成才之路》2014,(5):23-23
正谈到学困生,作为教师常常不由自主地摇头叹气,要么安慰自己,哪里有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学困生是不可避免的;要么对学生失去信心,认为其本质就是"差"的,听之任之,视而不见。总而言之,教师们对学困生的教育普遍缺乏信心,从漠视到害怕甚至恐惧的心态都存在。在心里,各科任教师和班主任对"差生"都带着反感甚至歧视,认为他们是学习成绩及行为习惯双差的结合体。对教育工作者而言,这是不得面对的挑战,因为教育的使命和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使然。从教十多年,也做了多年的班主任,与学困生打交道已是家常便饭,那么,怎样对学困生进行转化,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潜能,做到"点石成金"呢?一、帮助他们重塑信心  相似文献   

10.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具有优势.的智力领域和智力类型,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教师应该激发每一个人潜在的智能,给每个学困生以多样化的选择,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尽可能地让学困生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极大满足他们的表现欲,增强学好英语的欲望和信心。  相似文献   

11.
彭姣红 《湖南教育》2003,(24):45-45
一、激发兴趣,唤起求知欲,树立自信心。要给学困生补差,教师必须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首先,备课时心中有学困生,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应考虑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多地给予他们回答、表演的机会,鼓励他们动手、动口、动脑,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唤起他们的求知欲。其次,对学困生的作业最好坚持面批,及时给予鼓励和必要的强化性辅导。学困生在学习方法方面普遍存在着问题,教师应设法教会他们如何学习,让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补差的效果。二、弥补缺欠,强化基础,提…  相似文献   

12.
转化学困生应“七优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困生主要是指学习成绩于暂时落后的学生。任何一个班里都有学困生,学困生的转化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认真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才能保证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完成教学的根本任务。转化学困生应做到“七优先”。一、安排座位优先教师在排座位时,让学困生坐在前面(第一、二排),以便教师能直接看到学生的笔记、演算、作业情况,直接了解差的原因:是不愿学,还是不会学;是知识缺漏,还是学习习惯差。只有了解了差的原因,才能有利于教师对症下药,采用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学困生成绩。另外,让学困生坐前面,有利于他们听清、看清;处于教师的眼…  相似文献   

13.
一个学校,一个班级的学生总是良莠不齐。我们对于那些良莠不齐的学生,我们老师已经习惯了对他们的批评和训斥,甚至轻率地说他们不可救药。学困生的心理也有成材的欲望,也有进步的要求,也有做人的自尊。只不过学困生的这些欲望,要求,自尊又是往往被我们忽略。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我认为一个教师,要特别关注学困生的成长,必须让爱温暖学困生的心灵,才能帮助学困生摆脱学习困难状况,不断积极上进。  相似文献   

14.
一、打开“小草”心灵的窗户 学困生之所以学困,在很大程度上缺乏学习兴趣。因此,要使学困生不学困,或者发展成为“不学就困”,就必须注重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这样才能打开那扇心灵的窗户。教师要分清学困生的情况,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给予培养。例如,对于那些有自卑感的学困生,我们一定要主动地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肯定成绩,推波助澜。还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重拾自信.体验成功的鲞,阱.  相似文献   

15.
赵宏文 《考试周刊》2013,(98):173-173
社会的不断发展构建出了新一代教育体系,虽然教育体系在不断更新,然而学困生问题依然存在,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甚至这一问题在农村更严重,所以对学困生的心理状态及转化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农村中学教师可能在日常教学中,都可以发现班上总有让教师头疼的学生。这些学困生可能在学习上或多或少地存在心理障碍,只有张弛有度地针对他们存在的心理障碍,才能从本质上改变他们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每一个教师都应积极了解并正确分析和把握"学困生"的心理,找到转化学困生的方法。本文着重分析"学困生"的自卑心理及转化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一个集体就像一个拳头,它的成员长短不齐,小指头(学困生)更需要呵护.因为没有它,美也是残缺的,力量也不会凝聚.呵护我们的小指头(学困生)吧,用我们的爱心去赢得学困生的信任,激励他们增强自信,才能让每一个学困生扬起自信的风帆.  相似文献   

17.
方贤 《教育教学论坛》2012,(24):180-181
教师要走近学困生的生活,付出诚挚的师爱,尊重他们的人格,这样才能弥补他们心灵上的缺陷,清除他们心理上的障碍,排除他们学习上的困难。这样才能引起他们心里的共振、行动上的回报,使他们生活得更多彩,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18.
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教学实践证明,教师提高学困生成绩的窍门,就是想方设法让学困生愿意听你的课,对你教的这门学科感兴趣。具体来说,有以下一些做法:一、以爱促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学困生的成绩差,并不都是因为其智力差。他们之所以感到学习吃力,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学习热情,不想学。因此对学困生我们首先要暖其心,  相似文献   

19.
学困生的辨别能力、自空能力差,信心、兴趣、态度、成绩也会出现反复.因此教师在面对学困生时,要耐心细致、长抓不懈、持之以恒,才能让他们少走弯路,尽快尽早地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中,学困生的教育经常是令教师头疼的难题。有些"学困生"表现得顽皮好动,纪律性差。其实他们内心比较空虚,自卑感强,但他们大多都很聪明,自尊心强。数学教师面对这些学生,首先要和他们交朋友,交心,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让他们喜欢上数学教师。其次让他们了解数学的重要性,之后通过了解他们的弱点,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针对每个学困生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