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翻译补偿角度,对许渊冲所译《西厢记》中叠字的英译问题进行分析,认为译者在此译著中运用大量异类补偿的方法成功地补偿了原文中众多叠词所形成的声音效果,指出翻译补偿理论蔚英译中国古典诗词作品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的字重叠而构成的词,古人叫“叠字”,我们现在称之为“叠词”。一些普通的单音节字,一经诗人巧妙地运用,仿佛点石为金,让语言产生了新的活力。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305篇中使用叠词的就有200篇,后来的《古诗十九首》在叠词运用上堪称典范,唐宋诗词中也有很多用叠词的经典诗篇。  相似文献   

3.
叠词就是用重叠的词素或音节来构成的词,叠词绘声绘色,读来琅琅上口,既可增强诗词的音乐感,又可帮助表情达意。因此在我国古典诗词中经常用叠词来摹声、状物、抒情,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佳作当属李清照的《声声慢》。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把握了古典诗词诸种意象形态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叠字的意象形态创造方法。以“田田”二叠字为例,兼及其他叠字,分析了其在古诗中营造意象方面的妙处。  相似文献   

5.
叠字是我国古典诗词和联文常用的表现方法。叠字,是把同一的字接连叠用起来,如穿珠成串,宝光溢彩。叠字用得好,往往可以展现意境、强化感情、突现事物,造成一种音调铿锵的音乐效果。叠字的运用,最初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相似文献   

6.
叠字,或叠词,指把同一个字或单音词连续用在一起,构成一词一句一段甚至一首诗文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或称修辞手法),这种手法可使语言富于音乐节奏美感,增强艺术表现力,读来琅琅上口,韵味无穷。叠词艺术有几种?宋代著名学者罗大经在  相似文献   

7.
作为基础年级的课文,《声声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具体体会理解意象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阅读鉴赏诗词的方法,从而更准确地捕捉作者表达的情感。同时,通过对叠字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品味文字,入情入境,从而学习叠词在表达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叠字又称重言,是由相同的两个字重叠起来.构成的双音调。是汉语特有的构词形态.细分有叠音和叠词的区别。叠字作为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往往能加深语义,或泛指列举对象的每一个方面。或表示动作的反复,常常能“状无穷之物,达不尽之意”.产生独特的艺术魅力。正因为如此.叠字的使用是非常广泛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修辞美学角度,深入探讨了我国占典诗词中叠字修辞的种类、叠字修辞的滥觞及发展,叠字修辞的美学效果,丰富和深化了我国占典诗词叠字修辞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叠字是一种汉语修辞形式,古代诗词作家更是常常用叠字来抒情、叙事、状物、摹声。诗词中的叠字有名词叠字、动词叠字、形容词叠字和副词叠字。叠字的英译方法有:叠字叠译、语义对等翻译、语用对等翻译、压韵体翻译。  相似文献   

11.
叠字是汉语修辞的一种方法,运用叠字艺术进行诗词创作是古代诗词作家常用的艺术手法之一。章对古代诗词中叠字现象进行了分析探讨,论述了叠字艺术的重要作用,提出了自然妥帖地运用叠字艺术,以增强诗词艺术感染力的论点。  相似文献   

12.
小学各册语文课本中,各种形式的叠词大量出现,让小学生认识和学会使用叠词,对提高读写能力是大有帮助的。在教学和讨论叠词时,必须把叠词和叠字区分开来。先比较下面各组例词: ①人人天天处处朵朵点点家家户户层层叠叠一间一间一缕一缕②说说读读看看讨论讨论商量商量③轻轻远远呆呆隐隐约约迷迷糊糊④妈妈姐姐星星泡泡⑤偏偏稍稍刚刚渐渐⑥熊熊粼粼谆谆孜孜⑦淙淙沙沙嘟嘟喔喔喔例①至例③是叠词。例①是名词、数量词重叠,例②是动词重叠,例③是形容词重叠。例④至例⑦是叠字,它们分别是  相似文献   

13.
叠字是汉语特有的辞格,在诗词 中常能起到特殊的修辞作用。本 文通过分析不同译者对《红楼 梦》诗词中叠字的处理,探讨诗 词中叠字辞格的常用英译方法。  相似文献   

14.
古典诗歌运用叠字的很多,《诗经》的首篇第一句"关关雎鸠"就用了叠字。历代文人诗歌也有很多用叠字的,如曹操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短歌行》),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等。  相似文献   

15.
古典诗词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古典诗词的句子,原来是音乐上的单位,后来诗词同歌唱基本上脱离,诗词的“句”,一般就指格律上的单位。古典诗词是有一定格律的,格律上的必须停顿,就构成了诗词的“句”。例如:五言诗,五个字后必须有一个停顿,也就是说,五言诗必须以五个字为一句。七言诗也是一样,七个字后必须有一个停顿,以七个字为一句。词的句子更是长短不齐,从一个字一句的到十一个字一句的都有,这些也都是按照格律要求构成的“句”,同语法上的句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只要对古典诗词的句子认真作一番语法分析,就不难发现,古典诗词的“句”,有的是语法上的词组,有的是语法上的单句,也  相似文献   

16.
一、语言切入,感知结构特色1.交流资料,揭示课题。先让学生说说对朱自清先生其人其文的了解,而后紧扣课题,理解“匆匆”的意思。告诉学生叠字叠词是我们汉民族语言的重要特色,朱自清先生特别擅长运用叠词。  相似文献   

17.
朱自清先生是语言艺术家,他的散文语言清新朴素、形象生动、意境优美、用词准确,善于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多用叠词,富有音韵美。朱自清将古典诗词的风格融入散文中,写景抒情,这是现代散文家绝少有的独特现象。朱自清擅长中国古典诗文的词汇,提炼口头语言的精华,创造出新鲜活泼、朴素简洁、亲切自然的散文语言。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成功运用叠字手法的佳句。《诗经》作为歌谣,为了获得声韵上的美感,大量使用叠字以及双声、叠韵,已十分成熟。“古诗十九首”的叠字运用很有古朴自然的特点,唐代时出现的近体诗,由于格律上限制,叠字的使用不如以前频繁,而宋词叠字运用得淋漓尽致,可以说达到了顶峰。到元曲,由于格律渐宽,叠字艺术又回到了它的源生地,表现更直露。叠字艺术对占代诗词的表情达意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化史从诗歌开始.中国古典爱情诗词,是古典诗词中的耀眼明珠,历经数千年,经久不衰,传诵永远.从句句诗词、字字殊玑中,我们感悟了它的精神和魅力.以现代人的心理,探究古典爱情诗词的真谛.透过诗词中的象征意义,我们发现了其情感和心理是一脉相承,其社会心理意义是相通相容的.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成功运用叠字手法的佳句.<诗经>作为歌谣,为了获得声韵上的美感,大量使用叠字以及双声、叠韵,已十分成熟."古诗十九首"的叠字运用很有古朴自然的特点,唐代时出现的近体诗,由于格律上的限制,叠字的使用不如以前频繁,而宋词叠字则运用得淋漓尽致,可以说达到了顶峰.到元曲,由于格律渐宽,叠字艺术又回到了它的源生地,表现更直露.叠字艺术对古代诗词的表情达意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