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音乐表演艺术的钢琴演奏,要准确而完美地揭示作品的内涵与风格,塑造鲜明的音乐形象,就必须通过对钢琴作品的深刻理解,领悟作曲家的思想意境,通过认真读谱、把握节奏、乐句处理、听觉培养及演奏的歌唱性等全面技术进行钢琴作品的"二度创作",将作曲家"一度创作"的意念与乐想再现给听众.  相似文献   

2.
杨佩红 《辽宁高职学报》2012,14(3):83-84,95
门德尔松的钢琴作品体现了他具有画家一样的眼力和音乐家的敏感。特别是"无词歌"这种体裁是他的首创,体现了浪漫主义对器乐音乐声乐化的追求。通过代表作品向学生们展示作曲家的创作魅力,也通过作品使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钢琴演奏中的技巧。  相似文献   

3.
如何提高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及演奏中的整合能力.一直是困扰钢琴演奏者自我完善的一个首要问题,本文通过对法国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的钢琴作品《被沉没的教堂》的详细解析,在音乐风格的整合以及演奏处理方面做了较深入的论述。文章还论及了音乐分析与钢琴演奏的“二度创作”及其相互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4.
音乐灵性的缺乏,是我们在学习和演奏时所面临的最大问题.钢琴演奏中要想诠释好一个作品的音乐内涵,那就必须理智地看到作曲家的意图、思想,和掌握他的风格、写作手法.钢琴演奏属于一个二度创作的过程.因此,演奏者不能随意将作品的风格、情绪、形象都重新创造,而应该将作品原有的风格、情绪、形象等与演奏者自身对作品的理解、想象结合在一起.这样演奏者既把握了作品的风格和作曲家的思想意图,又能让自己的演奏不丧失个性.  相似文献   

5.
钢琴教学中的本质是探寻作品演绎的客观性、准确性、原创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深层解读音乐历史是基础,定位作品曲式、风格是手段,探索作曲家创作思想是根本,而在钢琴教学中,研究作品音乐思想、培养学生驾驭、把握、表达作曲家音乐思想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中国钢琴艺术作品是以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钢琴演奏技法及作曲法相结合而生。自钢琴传入中国以来,历经二十世纪初时期中国优秀作曲家的不懈努力,创作了一系列以中国传统文化、民间音乐与少数民族音乐为素材的中国特色的中国优秀钢琴作品,无不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意境,展现出中国钢琴作品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7.
中国钢琴艺术作品是以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钢琴演奏技法及作曲法相结合而生。自钢琴传入中国以来,历经二十世纪初时期中国优秀作曲家的不懈努力,创作了一系列以中国传统文化、民间音乐与少数民族音乐为素材的中国特色的中国优秀钢琴作品,无不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意境,展现出中国钢琴作品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8.
钢琴演奏作为一门表演艺术,演奏者通过钢琴,用音乐语言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和塑造音乐形象,创造性地再现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因此,如何正确把握演奏技巧与音乐表现力之间的关系,达到"人琴合一"的境界,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本文从钢琴演奏中的触键技巧与情感表现两方面探讨演奏技巧与音乐表现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钢琴音乐的强烈艺术感染力主要表现为:一、钢琴音乐里蕴含的表达作曲家思想和风 格特征的作品本身的艺术魅力;二、钢琴演奏中只有具备丰富的音乐想象力才能体验音乐作品的 情感内涵,正确塑造艺术形象,使音乐充满艺术感染力;另一方面则是演奏家在演奏中所表现出的 独具魅力的演奏风格。  相似文献   

10.
钢琴作品《红旗颂》改编自吕其明所创作的同名管弦乐序曲.在原曲中作曲家以多种乐器音色的交织融合与交相辉映形成富有感染力的音响效果.而钢琴虽然音色丰富、音域宽广,但相对于管弦乐器组合而言音乐的表现力较低.演奏者需要深入研究作品曲式结构与音乐内容,把握演奏技术要点与音乐特征,才能完美诠释该部钢琴作品.基于此,文章以钢琴作品《红旗颂》曲式结构分析为切入点,介绍该作品演奏技术要点,并简要论述其音乐特征,旨在为钢琴演奏者提供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音乐美学中的视界融合对钢琴演奏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音乐美学在构建新的音乐美学体系的同时,对音乐表演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引导。而作为音乐艺术表演的钢琴演奏,要准确而完美地揭示作品的内涵与风格,塑造鲜明的音乐形象,就必须从现代音乐美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钢琴作品的深刻理解,在最好地反映作曲家的创作意图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在一定的空间进行创造性地演奏。  相似文献   

12.
音乐美学对于钢琴演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与影响作用,本文从钢琴艺术"一度创作"、"二度创作"及"三度创作"的审美主体和客体三个层面展开研究,重点论述音乐美学对钢琴演奏的重要性,旨在形成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系统化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钢琴演奏艺术是可以诠释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处在不同时期的作曲家们会对音乐的创作思维、审美取向以及创作的技法方面都会存在着差异性,当钢琴演奏者在诠释作品内涵的时,就要很深入的理解钢琴演奏技术中不同时代的风格变化。本文将钢琴演奏的艺术风格分为五个时期来分析,分别是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印象主义时期以及20世纪以来钢琴演奏的艺术风格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西班牙作曲家格拉纳多斯的钢琴组曲《戈雅之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音乐传统创作技法的研究,以及对音乐本体和研究对象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简明扼要的阐述了西班牙音乐《戈雅之画》的独特音乐表现手法。论文从钢琴演奏者的视角出发,对《戈雅之画》的音乐本体进行具体分析和探究,从作品的思想源泉、音乐内涵、创作手法等角度对乐曲进行剖析,对实际演奏中需特别关注的方面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钢琴演奏是以声音为媒介的音乐表现艺术。演奏者通过钢琴用音乐的语言来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和特定的音乐形象,因而它是表“情”的。在作曲家的音符中包含了深刻而广阔的内心世界活动,诸如他的情感、好恶、意愿、向往以及作曲家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对大自然的感受。演奏者的任务是创造性地再现作曲家的意图。因此,钢琴教学当然也要传授必要的知  相似文献   

16.
变奏曲式是西方曲式学中一种结构形式,它以一个简单的音乐素材,通过"变"所演绎出来的多姿多色的外部形态、生动的音乐形象和音乐情趣而受到作曲家与演奏家的青睐.近些年来,我国钢琴作曲家运用变奏曲式的基本原则与我国民族音乐相结合,创作了不少具有民族神韵,中国气派的好作品.文章从分析研究几首钢琴变奏曲入手,探讨我国钢琴变奏曲创作的一些特点、思维方式,以期对钢琴变奏曲的创作有所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人们从钢琴欣赏中获得的情感性的体验,绝不仅仅是技巧所能带来的,艺术思维在钢琴演奏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艺术思维是孕育于人脑中的一种思维模式,是具有一定艺术思想内容和艺术思考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催化剂,将作品进行升华,实现对作品的再现与二度创作,所以在钢琴教学中培养钢琴演奏的艺术思维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在印象派的音乐中,富有色彩效果的和声远比旋律重要,而钢琴兼有和声以及音色精致变化的功能,因此,精湛的钢琴演奏技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尤其是对触键控制的技巧以及对作品整体色彩的把握,能更好地描述音乐主题形象和反映整体音响效果。文章以印象派代表作曲家拉威尔最具独创和美感的代表作品集《镜子》中的《山谷钟声》为范例,结合作曲家本人创作背景风格,分析他在钢琴演奏中的触键技巧和对音乐色彩的理解及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9.
德彪西是欧洲音乐界颇具影响力的作曲家、革新家,独树一帜的音乐创作风格在西方音乐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是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注重景象的描绘,在钢琴技法上注重音响效果的表现。《欢乐岛》是德彪西早期创作的一部作品,体现出德彪西钢琴创作技法、演奏技术、音乐语言、音响效果以及音乐色彩等方面的特点,因此《欢乐岛》对研究德彪西的钢琴演奏技术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钢琴演奏是一门表演艺术。演奏者通过钢琴用音乐的语言来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和特定的音乐形象,因此说它是有表“情”的。在作曲家的音符中包含了深刻而广阔的内心世界,包含了他的情感、好恶、意愿、向往,以及作曲家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对大自然的感受。演奏者的任务是创造性地再现作曲家的意图。因此,钢琴教学不同于一般学科的教学,它不仅仅要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和发展学生对音乐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能正确地、有创造性地塑造作品的音乐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