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修筑铁路是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的主要形式。中国东北铁路主要控制在日俄的手中,它们借助铁路将其政治、经济、军事势力逐渐渗入到东北。为了抗击日俄,中国东北政府和人民采取了多种形式修筑铁路,不仅包含着抵制和反抗侵略的内涵,而且还带动了东北资源的开发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清末,修筑铁路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随着政府和绅商集团对铁路重要性的认识发生重大转变,自办铁路被认为是挽回利权的主要手段以来,加上清政府对铁路修筑权的开放,中国出现了一个商办铁路的浪潮.在此背景下,安徽省开始筹议商办芜广铁路,但在修筑过程中由于资金困难、管理层频繁变更、地方主义阻碍等问题,商办芜广铁路困难重重.民国初年,在铁路国有政策的推动下,芜广铁路被收归国有,并入宁湘线的筹建之中.  相似文献   

3.
美国西部开发是其19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发生巨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铁路建设在美国西部开发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性因素。一方面,铁路的出现是与美国西部开发的规模和速度的需要相适应的一种交通运输革命,其高速增长和举世罕见的建设成就得益于美国政府特殊的资助政策,以及在铁路修筑过程中多元的投资主体和强烈的发展意识;另一方面,铁路的建设和发展也对西部开发起到独特的先导作用,对西部乃至全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分析研究19世纪美国西部开发中的铁路建设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而且对于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我国来说,更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矛盾角色的嬗换--袁世凯与20世纪初的中国铁路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初,作为清廷封疆大吏和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曾主持修筑了著名的京张铁路,收回被帝国主义掠夺去的京汉及津镇铁路权;但同时也推行过铁路国有和借款筑路的反动政策,在中国近代铁路发展史上扮演着双重矛盾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清代同治朝官员们在是否修建铁路问题讨论中提出四个拒绝修建铁路的主要理由:一是怀疑洋人"包藏祸心,觊觎商利";二是修铁路导致"险阻尽失,威胁主权";三是修铁路"妨碍生计,引起内乱";四是修路"耗费巨赀"。这四个方面基本反映了当时修筑铁路对中国的不利事实。对同治朝所处内外形势分析判断是官员们拒绝修筑铁路的内在原因;而西方对中国侵略造成的心理阴影及其在中国修建铁路的目的不纯,是同治朝官员拒绝修筑铁路的外在因素;晚清国家职能滞后性是影响近代中国铁路事业起步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19世纪中后期 ,美国兴起以铁路建设为中心的运输革命。这次运输革命是在当时美国工业化的基础上发生的 ,同时它又对工业化进程、近代美国经济及整个近代美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法国人意欲修筑龙州铁路之性质及影响的分析,驳斥了殖民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8.
季“铁路修筑之争”彰显出近代中国实施工业化战略进程中具有浓厚的博弈色彩。随着铁路修筑逐步纳入到正式制度的安排下开展,产权问题成为了晚清铁路修筑之争的核心。多方博弈群体基于自身利益需求的不同,造成中央对正式制度的选择也往往充满变数,导致博弈结果也呈现多元化的特征。但后来由于晚清政府采取强制性的铁路产权国有化政策打破了多方博弈群体的利益均衡性,终究引发了强制性制度替代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9.
清季最后几十年间,朝野上下强烈呼吁开发西北地区,以巩固国防,发展经济,他们提出了改善行政建置、发展农业、修筑铁路、移民、兴办教育等开发主张,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西北的开发进程。某些思想对今天的西部开发仍有某种启示。  相似文献   

10.
试评20世纪美国联邦政府的铁路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是受到美国政府管制最早也是最为全面周密的一个产业部门,在20世纪,美国联邦政府的铁路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对美国铁路的盛衰剧变产生了重大影响。深入分析和研究20世纪美国铁路政策的利弊得失,对于人们正确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发挥和政企关系的调整,不仅具有理论价值,更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美国19世纪铁路建设的特点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美国铁路蓬勃发展。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铁路从无到有,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铁路网。美国铁路建设在建设速度、政府援助、投资方式和发展次序等方面都有其鲜明的特点。,铁路建设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内市场的形成,推动了移民西迁和城市化的兴起,并给美国统一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带来了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美非三方在援建坦赞铁路决策问题上有过复杂的外交博弈。坦赞两国希望美国等西方国家援建坦赞铁路,曾试图借重中国以获取美国的支持。美国非但不应允帮助两国修建坦赞铁路,还极力阻挠中国施以援手。中国则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做好了独自援建坦赞铁路的有关准备,最终冲破美国的阻力,赢得了坦赞两国的信任。  相似文献   

13.
晚清时期铁路立法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铁路管理立法思想即是其重要内容之一。时人主张路权自主,由官方控制和主导,设立专管机构;主张依法管理铁路,推进和加强铁路立法;主张实行铁路统计与铁路会计,加强铁路的内务管理。这些都对晚清时期的铁路管理立法和铁路事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郭嵩焘作为中国首任驻英大使,在西方国度上亲身感受铁路的便利迅捷,火车带来的国强民富,积极接受西方人士的游说与建议,竭力要求朝廷开拓中国运输新事业,坚决反对沈葆桢拆毁吴松铁路。他依据中国国贫民穷的现状,主张循序渐进兴修铁路,抨击清流派欲借洋款大兴铁路,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铁路观。郭嵩焘顺应世界潮流,热情宣传和鼓动中国兴办铁路,履行了一个先驱者的职责。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几大精英银行集团都在为抢夺投资市场份额而激烈竞争。作为美国顶尖的投行之一,摩根财团也是最早尝试在中国输出资本的美国财团。从京汉铁路投资开始,摩根财团逐渐进入中国市场并在这一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在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作为后来者的美国,由政府支持以摩根财团为首的美国银行团参与湖广等几条主要铁路贷款的争夺,并最终形成四国国际银行财团。西方列强对中国铁路特权的争夺进一步激化了中国国内矛盾,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国内民族运动的兴起,保路运动开始在各地风起云涌。随后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也使得各国财团遭遇严重的挫折。  相似文献   

16.
西安地铁半坡站出入口暗挖隧道下穿纺织城铁路专线,设计采用桩基础进行轨道加固。应用计算软件,通过铁路专运线在加固前后,受下穿暗挖隧道施工影响所产生的沉降大小的数值计算分析,讨论加固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白鸟库吉东洋史学研究的学术背景源于西方,研究方法受德国史学家路得维格.里斯影响,注重考据与实证,而纵观其整个学术历程,满鲜历史地理调查部的相关工作构建了其东洋史学研究的最初框架。本文将就满鲜历史地理调查部的设立过程与白鸟库吉东洋史学理念的发端、取得的成果与白鸟库吉东洋史学泰斗地位的确立、运作过程对白鸟库吉东洋史学研究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力图廓清满鲜历史地理调查部与白鸟库吉的东洋史学研究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