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8 毫秒
1.
农村土地制度涉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民等多元化的利益群体和组织,这决定了农地制度变迁是一个不同利益群体之间互相博弈的过程。制度变迁的路径和模式,取决于各利益群体之间博弈均衡的结果,并且大都存在着能够发挥决定性影响的主导群体和组织。新老解放区的土改运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合作化运动以及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民公社制度,都是在中央政府的主导下推行的强制性农地制度变迁,取得了显著不同的制度绩效。改革开放以来的农地制度创新模式,多由农民和农村基层组织所首创,并在地方政府的推动下最终得以完成制度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2.
我国二元经济体制改革中,各主体产权界限模糊,其利益博弈过程影响到城乡统筹下农村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从制度经济学视角运用博弈论分析利益主体的非合作博弈过程,认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是诱致性交迁和强制性交迁融合的过程,政府是农村土地产权流转制度的创新主体。并提出农村土地产权流转的制度创新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在达尔文进化论究竟要不要进入教科书的世纪之争背后,折射出的却是知识准入教科书的复杂博弈过程。教科书的形成既不是对知识进行客观筛选的结果,也不是由支配集团单向独断、单方建构的过程,而是不同利益群体争相在教科书中获得话语权的博弈,其间充满了斗争与冲突,控制与反抗。最终,教科书的诞生,就是不同利益群体多次博弈后"妥协"的结果。但"妥协"总是暂时的,"妥协"终究会打破,因而有关进化论是否进入教科书的争论也就持续了近一个世纪之久,并且还将继续下去。  相似文献   

4.
在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探讨研究生收费制度全面实施所涉及的各方利益群体。分析了在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各相关群体的期待和变化以及彼此间的博弈关系,提出通过建立配套机制以满足各方权益,通过解决矛盾和利益冲突以降低博弈各方的利益损失是实现收费制度理想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独立学院的发展存在着不同的利益群体,不同利益方的相互博弈是独立学院存在的现实问题,从博弈论的视角来看,独立学院转设政策的执行是一个典型的利益博弈过程,政策执行过程中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形成了"利益博弈"的局面,这种博弈在独立学院的产权制度方面体现得尤为突出。在转设过程中,以产权为争夺核心的相关利益者之间存在多种博弈关系,这些利益博弈是制约当前独立学院转设政策执行的严重障碍,在独立学院"转设政策"执行中,以产权为核心影响政策执行的主要因素包括独立学院本身、母体高校和投资方等,他们之间的相关利益博弈是决定独立学院转设政策执行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独立学院转设政策的实现需要满足以上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缓解相关利益主体的矛盾冲突,使其在利益博弈的基础上达到一种相对均衡的状态,以保证转设政策有效执行。  相似文献   

6.
贾勇宏 《教育科学》2008,24(2):29-33
教育政策的执行是政策推行者与接受者之间利益博弈的过程。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特点使村民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与冲突表现得尤为突出。由于利益不同,地方政府与村民作为两个独立的利益主体以"讨价还价"形式出现的政策博弈就在所难免。协调双方利益冲突的关键是要适度满足村民的正当利益,实现利益均衡。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高校人力资本产权的结构特性及行为关系研究,引出了高校人力资本产权二元结构的新观点。根据二元结构的博弈特性和中国国情,提出了“以效用激励为导向,完全性合约为保证,强制性与诱致性相结合”为指导思想的高校人力资本生产制度新模式,并对其主要的变迁内涵进行了阐述和归纳。  相似文献   

8.
民办高校董事会制度变迁的实质是制度创新,是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的核心。董事会制度变迁是制度变迁主体多元化,各个利益主体多次博弈达到均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在不同层次发挥作用,以诱致性制度变迁为主的变迁路径。  相似文献   

9.
该文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安排”的有关理论及制度博弈理论出发,对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制度安排的历史演进、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及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等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学前教育发展进程实际上是多方参与的多层次博弈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级政府、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基于不同价值立场持有各异的利益诉求与博弈策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构成"智猪博弈",地方政府与公办幼儿园间合作博弈走向异化,地方政府与民办幼儿园呈现出非合作博弈,园际间构成"智猪博弈"。以法为先、制度均衡、奖罚分明是破解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利益博弈中"公共地悲剧"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由冲突到分享:素质教育政策新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直以来,素质教育政策以公共利益至上而疏于对学习者及其家庭的教育利益诉求的关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争,是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博弈与冲突的外在表现.素质教育政策应通过制度变革,促进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教育利益分享,实现公利私益和私利公益.  相似文献   

12.
高职教育国际化是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是高职教育提高竞争力、走向国际的重要手段,但在国际合作过程中存在着多方的利益追逐问题,也是多方博弈的过程,最终合作的结果也将是多方博弈的结果,为促进高职教育国际合作的健康发展,地方政府要在其中要起到引导和协调作用,在督促高职院校加大国际合作力度的同时,注意自身利益的维护。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安排"的有关理论及制度博弈理论出发,对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制度安排的历史演进、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及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等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收费制度运行中利益博弈非均衡的制度追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收费制度运行的过程,也是政府、高校与学生进行利益博弈的过程,这种利益博弈具体展现为利益追求目标的冲突、利益追求价值的冲突、组织定性的冲突与身份定位的冲突。从制度设计的理想层面看,高等教育收费制度运行中的利益博弈应该是一种均衡博弈。不过,制度设计和运行中的目标性失衡、结构性失衡与功能性失衡致使高等教育收费制度运行中的利益博弈成为典型的非均衡博弈。  相似文献   

15.
论课程博弈     
课程的诞生并不是一个由支配集团单向独断、单方建构的过程,而是不同利益群体争相在课程中获得话语权的博弈过程,其间充满了斗争、冲突与妥协。课程,就是不同利益群体多次博弈后“妥协”的结果。也正是通过不断博弈,课程逐步趋向民主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突破樊篱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视察时强调,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樊篱。进而有论者指出,突破利益固化的樊篱的难度可能比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更大。这对于以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为标志而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教育改革,同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教育改革中的利益博弈早就引起了关注,有学者还试图通过多方利益群体之  相似文献   

17.
论课程博弈     
课程的诞生并不是一个由支配集团单向独断、单方建构的过程,而是不同利益群体争相在课程中获得话语权的博弈过程,其间充满了斗争、冲突与妥协.课程,就是不同利益群体多次博弈后"妥协"的结果.也正是通过不断博弈,课程逐步趋向民主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关系社会学是推动中国社会学学科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是把握中国社会现象及其变动规律的重要研究路径,因为人际关系的非正式规范,在任何时期都是调节中国社会行为的关键机制。通过分配、招聘、调入和借调等四个维度,对甘肃省Y县县委党校职工构成结构及其流动路径作实证研究,指出"关系"在社会运行中既有整合社会初级群体、调和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之争以及弥补社会正式制度缺失的积极作用,也有破坏正常社会运行机制、导致社会信任危机的消极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清代同治朝官员们在是否修建铁路问题讨论中提出四个拒绝修建铁路的主要理由:一是怀疑洋人"包藏祸心,觊觎商利";二是修铁路导致"险阻尽失,威胁主权";三是修铁路"妨碍生计,引起内乱";四是修路"耗费巨赀"。这四个方面基本反映了当时修筑铁路对中国的不利事实。对同治朝所处内外形势分析判断是官员们拒绝修筑铁路的内在原因;而西方对中国侵略造成的心理阴影及其在中国修建铁路的目的不纯,是同治朝官员拒绝修筑铁路的外在因素;晚清国家职能滞后性是影响近代中国铁路事业起步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0.
津沽铁路建成通车后,在是否将铁路延筑到北京通州的问题上,朝廷却发生了争议,争议的结果却是以改建芦汉路而告终,厚此薄彼的背后则是不同利益集团对经济利益和权力的争夺,这也使得早期铁路的修筑不单是"强国富民"之策,也沦为利益集团争权夺利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