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思维,就是人们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写作是思维的艺术,是思维在作者头脑中的一种反映。思维是写作的前提,没有良好的联想思维活动,绝对写不出好的作品,新闻写作也不例外。新闻是社会现实的最直接的反映,而社会现实是一个大千世界,无奇不有,非常复杂,因此记者要写出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的正确认识,就需要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思维。这种品质使记者遇事能够求异求新求深,不肤浅,不盲从,更不会随大流。《羊城晚报》一位记者,一次在晚间近12点钟时,发现街上到处都是人,而这些人多数都背着书包,步…  相似文献   

2.
关玲 《记者摇篮》2009,(7):57-57
“创新”就是要打破“定势”,突破常规,富有创造性。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基础是创新思维。记者创新思维,实际上就是作为新闻实践活动主体的记者,要勇于探索未知领域,敢于提出新问题、新见解,对于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够通过重新组织、整合利用提出新的方案或办法,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活动的高级形式,也是记者进行新闻报道时必须具备的思维形式。  相似文献   

3.
创意思维,也称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思维活动揭示客观事物本质及内在联系并指引人去获得对问题的新的解释,从而产生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可见,创意思维强调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而记者的采访则是对客观事物的观察、了解和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做如实报道所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采访的对象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并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这种客观存在是不以人们的意志而转移,即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  相似文献   

4.
动态思维是一种变动的、调整性的、不断择优化的思维活动。它的根本特点是根据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来改变自己和思维程序、思维方向,对事物进行控制,从而达到优化的思维目标。 记者的动态思维,是指记者根据报道环境和报道对象的发展变化,运用动态思维,不断改变自己的思维程序、思维方向、思维内容,对报道对象进行追踪、调查、控制,从而达到优化报道目标的思维过程。 一、有利于改“完成式报道”为“进行式报道” “完成式报道模式”是指等一件事完成之后,  相似文献   

5.
广告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在现代广告营销活动中,创造性思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一个广告人不同的兴趣爱好、性格气质、理解能力、思维定势等,都必然会对广告营销活动形成不同的认知和感受,从而直接影响广告的传播和接收。  相似文献   

6.
人是灵长类高级动物,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人有理性思维,可以控制感情。在所有一切活动中,人的思维活动最复杂,人的情感活动最难琢磨,最难准确把握。作为媒体人的记者,拥有至高无上的采访权、话语权,但在从事采访活动中必须保持理性思维,理智判断,理智决定行动。  相似文献   

7.
思维,是人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新闻记者的新闻思维是指记者在采写报道过程中,面对纷纭复杂的客观事物,在价值取向的支配下,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从而认识事物本质意义的过程。这里,我们非常强调价值取向的支配作用,就是把记者的新闻思维同其他形式的思维区别开来。价值取向是指新闻价值,包括宣传价值、审美价值等。记者的新闻思维是围绕着价值取向的坐标进行的。记者在认识事物的  相似文献   

8.
张影 《记者摇篮》2007,(1):60-60
综观近年来能够引起关注或者获得奖项的电视新闻片,大多以角度奇巧。引入注目;或观点别致,给人启发。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它们称得上是胜者。而这些片子的致胜“法宝”。大多是在采访和制作中运用了求异思维。我们对新闻采写中的求异思维可以作这样的解释:记者在思维过程中,不依常规,让思维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扩散,从多方面寻找答案。从而引出更多的信息,探求多样性的结沧。因而,求异思维也称为发散性思维。与此相对应的求同思维,则是一种以集中为特征的逻辑思维。指记者在思维过程中,将信息加以抽象。使之朝一个方向集中、聚敛,从而找出事物的共同点,寻求唯一的答案、结论或规律,也称收敛性思维。  相似文献   

9.
刘冰 《新闻采编》2004,(4):43-44
同一个新闻事实,不同的记者可以写出不同的文章,有的记者可能只是对新闻事实简单的平面报道,有的记者却能做出精彩的深度报道。为什么?关键在于记者认识事物的方法和能力不同,换言之,就是记者的思维能力不一样。思维能力是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能力。思维能力强的人,有观点、有见解,其作品有时即使未必留意修辞的精致,但由于观点新颖、见解深邃,仍给人以深沉厚重之感。而缺乏见解和观点的泛泛之作,即使文字  相似文献   

10.
在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新闻报道也要在竞争中吸引受众,而独家题材、独家新闻的获得日益困难。这就需要记者在同样的题材中寻找新的报道角度,或在“老生常谈”的话题中挖掘新意。因此,记者需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做出有新意的、独特的新闻报道。一、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例如,新的大型工具软件的开发,新的科学理论的提出都需要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是记者进行新闻报道时必须具备的思维形式。许多心理学家认为…  相似文献   

11.
浅谈思维性信息的开发孟凡明(锦州图书馆)思维性信息,它是信息中的一种特殊信息,它与散布在市场上已发生的初级经济信息不同。初级信息是可以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直接或间接获取的,而思维性信息是那种能够提示出来,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一种尚未公开的、未萌的“胎儿”信...  相似文献   

12.
一、联结能力与系统的思维方式一脉相承 记者的联结能力与系统的思维方式,实际上是事物的不同表达方法,它们都是指记者需要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当面对某一静止的事物时,要用跨越时间、空间的动态眼光去审视,洞悉它与系统中其他事物的联系,从而找到报道的视角。二者都是来源于哲学中辩证  相似文献   

13.
灵感思维是一种触发性思维,往往是在外界某一事物刺激下,突如其来而产生的。记者应该在平时善于积累生活经验、积累知识、积累新闻素材,一旦遇到某一具有新闻价值的事物时触发灵感,有助于捕捉到报道题材,写出有分量的新闻来。电视采访是记者认识客观事物,  相似文献   

14.
就新闻从业人员而言,点子指的是记者或编辑对一则消息、一篇通讯、一组报道主题和题材、内容及形式上的总体设想、构思和把握,也就是所谓的新闻点。和新闻策划不同,它应该是一种新闻的灵感和冲动,是一种顿然觉悟的思维活动,具有突发性、偶然性、不可重复性以及创造性等特点,有着被闪现触发、一点即透的妙处。  相似文献   

15.
郭洁  刘哲君 《军事记者》2012,(11):26-27
新闻贵在创新。新闻作品能否常写常新.是衡量新闻记者能力素质的重要标准。一项例行的工作、一个老套的话题、一次寻常的活动.或者一位普通的人物.如何通过记者转换思维视角,带给受众全新的信息知觉.使报道富有新意和特色?窍门之一。就在于记者在新闻采写过程中能否善于运用求异思维。一、求异思维在新闻作品采写中的功效求异思维是一把启迪新闻思路的金钥匙。在新闻采写实践中,灵活运用求异思维,觉常人之未觉。  相似文献   

16.
在新闻采访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有了新闻事件,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记者蜂拥而上,有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游刃有余,写出胜人一筹的报道,而有的记者却身在“宝地”不识“宝”,采写的新闻只能免强应付刊播,吸引不了受众的眼球。这种强烈的反差,就反映了记者在思维方式的差距。毋庸置疑,记者素质是靠长期工作实践形成的,这种素质的积累形成便成就了记者的求异性思维。求异性思维要求记者的报道不落俗套,善于“同中求异”,使报道有着自己的独特视角和个性魅力。而得力于这种思维方式,记者就会从相同事物中寻找不同点,从一般性中寻求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科技期刊编辑思维特征探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徐波 《编辑学报》1994,6(1):53-56
思维是人脑的重要功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间接的反映,是人的一种天赋能力。科技期刊编辑思维(以下简称“编辑思维”)是在编辑活动中,依照一定的程序,对科技稿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思考过程。它贯串于编辑活动全过程。编辑思维作为主体把握客体的理性认识方式,属于认识论范畴。期刊编辑要把科技期刊真正办出水平、  相似文献   

18.
作家孙犁说:"艺术家的特异功能不在反映,而在创造."新闻记者与作家从事的精神劳动虽有不同的特点,但应用创新思维是共同的.大量的新闻实践证明,同样一个人和一件事,在有的记者眼里什么也不是,而在有的记者眼里却是值得报道的好新闻;同样一个人和一件事,由这个记者写出来的新闻是白开水一杯,淡而无味,而由另一个记者写出来的报道却是一篇精彩的好稿.差别就在于有无创新思维品质.优秀的记者应该是一个勇于进行创新思维的记者.  相似文献   

19.
新闻贵在一个“新”字,立意新、角度新、构思新、手法新。怎样才能出新呢?新闻采写过程,是认识和反映客观事物的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思维活动。因此新闻要有新意,关键是思维要新。在资讯发达、知识爆炸、媒介纷争的今天,要在新闻界展露才华,写精品,出华章,必须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求异思维就是一种重要的新闻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20.
在互联网、多媒体时代,在新闻业走向市场的过程中,记者每天都要接触新的观念、新的事物,每天都在面对关系社会和受众的热点、难点、重点等根本性问题,该选择什么样的事实进行报道,从哪个角度进行报道,这直接体现了记者的独立思维。记者只有具备了独立的思维,才有可能高屋建瓴地驾驭笔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