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来袭,很多大学生对欧美文化趋之若鹜,却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抛诸脑后,在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时陷入语言困境。针对理工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课题组以青岛某理工院校为研究样本,开展了测试、问卷调查和访谈活动,旨在了解理工院校大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现状,并通过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分析“中国文化失语”成因,以期提出将中国文化导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可鉴性策略和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
甲A联赛烽火已燃,应该说“卖点”比较多的球从之一是山东鲁能泰山队,因为足球内外人士所关注的是大牌教头桑特拉奇已经驾驶着鲁能泰山战车驶向高速公路,中途是否会抛锚?最终能否到达三甲的“路标”?如今桑特拉奇掌舵驾驶泰山战车近三个月,对泰山战车各个部件已了如指掌。一切都纳入正常轨道,泰山将士正以崭新的姿态和良好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的挑战。海埂春训,鲁能泰山一鸣惊人,以桑特拉奇为首的南斯拉夫教练组科学和别具一格的训练方法,取得了显著效果,全队体能测试成绩独占鳌头,从此桑特拉奇在队内和俱乐部上下建立了很高的威…  相似文献   

3.
大学英语教学包含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随着职业英语在大学英语中的不断渗透,翻译的重要性也愈发突出。本文意在探索如何将传统的理论型翻译教学转化为适应当代大学英语改革的现代的实用型翻译教学。  相似文献   

4.
泰山以其独特的人为景观和迷人的自然风光,被纳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让中国人骄傲,更让泰山人自豪:因泰山已走向世界。因而泰山曾多次荣登国家名片:1981年邮电部所发行的普21“祖国风光”邮票全套17枚,其中选取了泰山南天门作为邮票图案,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几十年来首次把泰山风光纳入方寸之中。由于该枚普票发行早、邮资低(2分)故销耗大,现在的集邮爱好者很难目睹到它的芳容。真正以纪特票的形式发行应该是1988年邮电部发行的以泰山风  相似文献   

5.
武术谚语英语翻译的技巧与原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翻译是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进行文化、思想、交流、交往的一种手段。武术谚语作为专业谚语,含有许多技术因素。对武术谚语的翻译是使传统武术走向世界,介绍武术特色、民族文化的一种有效手段。研究武术谚语的翻译技巧,应从中英谚语比较分类、起源意义和语法以及民族哲学文化要求等入手,并把握“准、顺、活、全、的标准和三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武术翻译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对武术翻译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比较研究。立足于全球化文化背景,以武术翻译方法为切入点,将武术翻译方法进行了文化延伸,论述了武术翻译策略的基本内容、影响武术翻译策略的因素和异化翻译的优势,着重论述了异化与归化的辨证统一关系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司线员”一词是由英语"Lineumpire”翻译而来。在台湾,将这一英文词译成“线审”。但无论是司线员,还是线审,其字意读者可一目了然。说白了,就是“看线的裁判员”。Lineumpire是个中性词,它不表示男、女性别。而该词只在近年来才出现在国际网球联合会的正式刊物中,并取代了以往的Linesman(男司  相似文献   

8.
隐喻是生动形象、运用频繁、富有表达效果的艺术修辞格,英语隐喻的翻译一直是翻译界公认的难点。近些年兴起的生态翻译学为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将有助于译界重新审视和解读各种翻译现象和翻译思想。因此,本文拟从生态翻译学视角以佐拉·尼尔·赫斯顿作品为例探讨隐喻翻译,以期对隐喻翻译做出全新的探寻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实武”、“虚打”、“侠”的文化内涵和“侠”的表现形式四个方面,以传统武术文化为视角审视中国武侠电影中的传统文化精髓。研究结果表明:武术是中国武侠电影中“实武”的基础和文化根源;“虚打”是以“实武”为基础的电影创作成分;“侠”的文化内涵与武德在本质上存在一致性;“侠”通过“武”的形式与观众价值观念和心理需求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文化认同为理论视角,指出通过对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包容性多元互动、多重认同,“洋为中用”—创造以英语表达母语文化的机会,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解决学生母语文化英语表达力薄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德国功能派理论的指导下,针对旅游翻译时出现的种种文化信息失误,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增译法、删减法、改译法、解释法、借用等翻译方法来翻译包含文化因子的诗词、典故、神话传说、传统节日、饮食、历史人物、故居等旅游文本,灵活地使译文达到最有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武术是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的文化现象,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并附着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感情,本研究从武术文化的架构与文化内涵上做一些较深入的具体了解探讨、以科学求真的态度去分析研究,才能更好地掌握其发展的规律,为我国的文化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译者在翻译《今昔物语》时常出现的错误,并结合自己在研究期间所学的翻译理论知识,探讨了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武术起源于自然界和日常生活,它蕴含了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当前,武术已经传播到世界其它国家的许多地方,并成为外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零翻译体现了在新的文化交流语境下文化交融的特征与趋势。因此,零翻译理论对于武术术语翻译,尤其是其中的文化空缺词翻译有着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新发展是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和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需要,同时也是传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和维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民族学、体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关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探讨和研究层出不穷,相关研究成果逐渐丰富和完善。本研究基于第11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相关专题,主要围绕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进行梳理、归纳和整理,并从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论与实践、传播与交流、传承与路径、融合与发展以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创新发展等专题进行综述。以期为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相关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为了让岭南瑶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探讨了岭南瑶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因素及其适应情况。通过对岭南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外部环境的分析,认为其自身生存环境、人文环境的改变以及外来文化的强势入驻、瑶民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是传统体育文化变迁的主要因素。相应地,岭南瑶族传统体育文化也做出了调整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世界范围内以体育竞技、体育娱乐传媒等为主导,带动社会高速发展的体育产业不断扩张的趋势日益明显。而体育产业扩张过程中催生的体育文化也将成为体育产业良性发展的精神动力。因此,在体育产业扩张过程中如何加强体育文化的培育应引起我们的关注。从体育产业和体育文化间的关系着手分析,进而提出了围绕传统文化的吸收、健身文化的打造、公共体育服务文化体系的构建、体育文化自觉到自强的锤炼等方面培育切合我国体育产业文化发展实际的思路,以期为推进我国体育产业文化升级提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太极拳是以中国传统的太极文化为理论基础,结合古代养生术、技击术和中医理论形成的一个拳种.从文化到拳种,“太极”经历了几千年的历程;从文化到拳种,太极拳融摄了太多的民族性格和道德情趣.文章试图从温县的地理环境、地域文化特征和人文因素等方面分析太极拳形成的传统文化背景,揭示太极拳形成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9.
搏克在其发展、演化过程中经过变革,或扬弃、或丰富,但它始终保留着传统的生命力.但目前客观上认为搏克的不分体积、一跤定胜负等最基本的特点是落伍的、不合理的.文章通过新的思维方式,从不同角度重新审视搏克的本质和规律,让人们真正看清它的面目  相似文献   

20.
彝族“摔跤”的文化人类学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站在文化人类学视野下对彝族摔跤这一彝族传统文化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动态文化符号进行阐释。认为:在物质文化层面折射出彝族人民对生态环境自然的适应亲和及对体育需求的诉求;在社群文化层面演绎出彝族人民对参与者的包容尊重和观赏者对参与者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认同;在精神文化层面梳理出彝族人民对自我价值观的肯定和民族精神文化精髓的共享。进一步促进彝族摔跤发展的路径和策略:充分提炼彝族摔跤具有促进彝族个体儒化的功能;充分浓缩彝族摔跤具有促进彝族个体社会化的功能;充分培育彝族摔跤具有促进彝族个体涵化的功能;发挥彝族摔跤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并让其均衡发展,以提高彝族人民生活质量的终极归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