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院校发展战略中的以人为本既是科学的,又是人文的;既是目的的,又是过程的。在院校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中既要关注人的自然存在,又要关注人的自由存在;既要关注人的一般存在,又要关注人的特别存在。兼顾人的发展的全面需要,切实保障学术自由和人对器物、金钱的超越,是将以人为本落到实处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幸福课堂要求在教学中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其实质是关注人,而这些又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教学中的体现.教育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追求真正的幸福课堂.  相似文献   

3.
赵铮 《现代企业教育》2007,1(24):165-166
随着在高校学生工作中越来越注重项目化管理,作为管理中的人如何发挥自身作用,从而保证向项目的顺利实施成为愈发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三个对称关系角度来谈管理中的人的因素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高度的社会分工和市场大潮中的功利主义逻辑,使人不再关注知识本身和人自身,而关注知识和人的功利性需要。作为培养人的事业,教育在功利化的进程中恰恰遗忘了作为鲜活的主体存在的个人。由此,教育就表现出功利性的显著特征,驱动了学校教育的实用性,教师的教学动机也呈现功利性,致使学生在教育中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关于西方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观的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科学主义的教育管理观以“实证主义”哲学为基础,关注组织结构而忽视组织中的人,对人只强调人的理性因素而忽视人的非理性因素,在人的理性因素中注重人的认知理性而忽视价值理性。人文主义的教育管理观以“主观主义”的哲学为基础,关注组织中人的因素,注重人的价值理性而忽视人的认知理性。这两种教育管理观还不是真正科学意义上的教育管理观。科学意义上的教育管理观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的主体教育管理观。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组织与组织中的人、人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以及认知理性和价值理性等能在人的主体的实践活动中达到相对统一。  相似文献   

6.
年轻的心中有青葱的故事,年轻的岁月留下我们的青春档案。"特别关注",关注的不仅仅是校园里的"大事件",同样关注着每一个人的进步、感悟、欢笑和泪水。在本期的"特别关注"栏目中,我们请了两位同学来讲述自己的故事。他们中的一人刚获得了一个"意外"的奖项,另一人则有着一般人不会有的拍戏经历。从他们的故事中,我们可以找寻成长的轨迹。  相似文献   

7.
在人的发展中,情感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情感和自信心会直接关系到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高中英语教学要关注学生情感,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信心和主动性。因而教师要想方设法关注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汉语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已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如何灵活运用汉语于英语教学中已成为众多英语教师倍加关注的话题.本文主要论述汉语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设计理念】 北师大刘锡庆教授指出:“语文课的目的在于‘人’,解放人,充实人,提升人。”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热点,整合生活中的各种资源,以此创设口语交际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交际过程,积极地去思考,去感受,去讨论。在交际的过程中,既提高他们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又使他们更加关注自然,关注社会,感悟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相似文献   

10.
1问题提出 新的课程标准已经认识到研究整体“人”的重要性,开始关注人的经验、生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作用,进一步意识到课堂教学中要融入学生现实的生活,要注重个人的体验,并力主培养学生课堂教学中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建立,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和谐社会下的意识形态与传统的意识形态比较有了历史性的转型,实现了意识形态的理论功能和价值功能的科学统一;同时具有了明显的时代新特征,它更注重协调社会各阶层、人与生存环境和人的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关系,以科学、合理的面貌呈现在当代中国和国际社会面前。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不仅具有时代背景,而且也是我国启动新的社会模式的现实需要。对改革开放的理性反思、人的主体作用的彰显、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以及建立在现实上的对新社会人的向往,无不要求我们关注人、关怀人,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3.
逻辑思维能力是人才素质最重要的、最基本的素质之一。它与一个人的创新能力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逻辑思维不但其具体方式本身具有创新功能,而且它还为我们的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工具,应重视对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相似文献   

14.
苏鑫 《巢湖学院学报》2007,9(2):75-77,89
帕特里克.聚斯金德是德国著名的剧作家,单人独幕剧《低音大提琴》是他的处女作。作品中低音大提琴手讲述了他一个人的生活——家庭,职业,爱情。作者运用戏剧独特的舞台表演形式展示了一个现代人孤独的生存状态,继承了西方文学中书写小人物的传统,对中国戏剧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Alternative methods of scoring the Institutional Functioning Inventory, a new measure of college environments, were compared. Institutional means obtained by the standard psychometric method–i.e., scoring each person's response to each item and then computing group means–were correlated with institutional means obtained via the "66+/33-" method used for the College & University Environment Scales. The alternative scoring methods yield essentially the same information, including scale intercorrelations and validity. Reasons for preferring the traditional psychometric scoring technique are offered.  相似文献   

16.
在大学尤其是近年来高校扩招和一部分中专升格为高校的新的形势下,如何加强大学教师专业化建设,是一个不应该也不能忽视的现实问题。它不仅关系到高校自身的发展,更影响着整个社会人才的培养,必须引起大学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论可持续发展的休闲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休闲作为人的存在的重要领域和发展的重要空间,对于人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多种意义与价值;以人为本、科学用闲,需要同时注重休闲的人本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树立经济意识、社会意识、生态意识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休闲观。  相似文献   

18.
江总书记“三个代表”要求,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三个代表”要求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强大动力。按照“三个代表”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坚持两个明一起抓,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坚持德治和法治结合,坚持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高等院校要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努力造就新时期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19.
二程的德育思想中,有着宝贵的心理学因素。二程看到了知识与人的心理品质关系,也看到了道德品质对人的心理、生理素质的影响,并涉及到环境心理学问题。二程所设计的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如因材施教、启发诱导、蒙正于养、禁于未发、树立榜样等,又是符合人的心理特征与心理过程的。  相似文献   

20.
辩证法的范畴体系,随着人们对辩证法体系本身的理解在不断地被建构着.从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到今天的教科书,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范畴体系提出过自己的构想,留下了许多可供我们研究辩证法内部联系的有益的思想资料.本文对近六十年来关于辩证法范畴体系构想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了一番粗略的梳理和分析,透视其中的学理和逻辑脉络,并结合新的科学事实和哲学研究成果,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猜想,以期引起学人的关注和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