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校里,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过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校里,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过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西方逐渐流行。建构主义认为,学列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相似文献   

4.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涵来看,它似乎更加注重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考虑。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没有教师的主导,学生的学习将会处于盲目的状态;没有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动建构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学生将无法实现真正意义的主动建构。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崭新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向传统的学习理论提出了革命性的挑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并不是被动接受已定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在大脑内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因此,生物教学的主要任务并不在于教师教给学生多少关于生物学的知识,而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建构知识。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崭新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向传统的学习理论提出了革命性的挑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并不是被动接受已定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在大脑内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因此,生物教学的主要任务并不在于教师教给学生多少关于生物学的知识,而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建构知识.  相似文献   

7.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必须有利于构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8.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且,现在的学习活动早已不是教师单纯地向学生传递知识,也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学生凭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与教师  相似文献   

9.
1建构主义理论简介 建构主义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新发展,是教育心理学领域正在兴起的一种理论倾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物理学科的自主学习提供了硬件的支持。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开展自主学习,成为新课程改革面临的一个课题。本文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出发,提出了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1.自主学习的技术支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建构知识的支持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和引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  相似文献   

11.
李欢兵 《成才之路》2012,(31):23-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教师向学生简单地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教师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教学的出发点,创设适合学生进行建构活动的问题情境,实现学生对当前知识的意义建构。  相似文献   

12.
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指导教学设计,关键是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于学习的主张:(1)学习的主动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应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3.
一、模式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是在皮亚杰的上述"认知结构说"的基础上,通过科恩伯格和斯滕伯格等人的进一步研究而发展起来的.它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意义的主动建构,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换句话说,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直接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于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而主动获得的.  相似文献   

14.
1."集体环境下多媒体个别化协作"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但知识的获得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而是儿童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得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相似文献   

15.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习者传递知识的活动,而是学习者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吸收信息。而是主动地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和建构;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教师的作用是组织、指导、帮助、促进学习者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军校任职教育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通过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内涵的分析以及任职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剖析来探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任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张炯 《宁夏教育》2005,(3):55-56
建构主义理论着重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既要求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在与客观教学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者自己积极地建构知识框架。建构主义理论给我们现代教学有益的启示是:教学绝不是教师给学生灌输知识、技能。而是学生通过驱动角己学习的动力机制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课堂的中心应该在于学生而不在于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是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  相似文献   

17.
洪柳 《辽宁教育》2013,(5):52-54
建构主义理论是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发展,是当代国际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潮、新主流。建构主义理论在学习观、知识观等方面都有其独到的观点和思想。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课堂教学不是以教师为中心,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学习不是教师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起着巨大的作用和深刻的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当代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习者传递知识的活动,而是学习者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吸收信息,而是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学习的意义。那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建构新知呢?  相似文献   

19.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1.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第二,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他人代替。第三,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第四,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种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20.
物理学科的课堂教学不是教师向学生简单机械地迁移物理知识的过程,也不是学生模仿的过程,而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教师协助下建构知识的过程.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完善物理课堂目标教学的操作体系,有助于大面积提高物理学科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