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可见,强调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语文,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提高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在实践中学语文,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是教师必备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3.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从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这一性质的界定可见,语文教学再不能停留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再不能局限于封闭的静态的课堂教学。《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指出:"语文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的语文实践活动,能充分挖掘和  相似文献   

4.
实施拓展式教学 提高说写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拓展式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说写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教学一定要与语文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通过语文实践性作业,把学生从机械重复的传统作业中解放出来,展现语文的魅力。下面是笔者对语文实践性作业的几点探索性认识。一、读写结合,培养学生创造精神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方面,大量的课内外阅读材料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相似文献   

6.
王超 《考试周刊》2014,(76):46-46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语文阅读正是一种很好的培养能力的实践方式。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教育实践性的特点,决定了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依靠大量的语文实践。做教师的在教学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作文实践性的特点,决定了取材是基础。如何取材,如何让学生把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写出来,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如何培养?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10.
一、设计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将语文读写实践延伸到校外,加强与时代联系,与现实生活联系,才能使语文读写实践成为源远流长的一汪活水,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意在指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如何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呢? "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本课的教学设计根据低年级儿童喜欢听故事的特点,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听中有说、说中有听,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理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一理念在近年的中考语文试题中得以充分体现,其表现就是实践题逐年有所增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就应注意创造性地开展各类实践活动,提升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笔者认为,在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落实语文实践效果的同时,设计科学适当的作业是体现与落实语文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的重要环节,也是加强学生语文应用实践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语言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传统的语文教学只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远离了社会和生活,致使语文学习成了学生的一种负担.而实际上无论识字、阅读,还是习作、口语交际等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应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语文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身边处处有语文.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相似文献   

17.
于丽 《现代语文》2006,(8):20-21
《全同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新课程重视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倡导语文课程与学生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那么,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呢?  相似文献   

18.
石明辉 《时代教育》2009,(5):156-156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在实践中小学生习作是一大难点.针对这一教学难点,笔者在教学中从内容入手,让学生有话可写.  相似文献   

19.
王青青 《小学生》2010,(3):19-19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这一新的理念的确立,引导我们走出语文教学死啃书本的误区,走进学生生活,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语文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身边就有语文。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语文实践活动课”就是以“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的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