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折叠问题是研究平面图形折叠成空间图形后,由于位置关系发生变化而带来的度量关系变化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弄清折叠前后各个量的变化与否.  相似文献   

2.
立体几何的内容,一般是从静止的状态来研究空间图形中各种问题的,但有关几何量的极值问题却从运动的观点着手,考察空间图形中某些几何元素的变化,明确题目中定量与变量的关系以求找到某些极值的位置.解这类问题,经常需要用到平面几何、三角、代数等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强,方法灵活,常常通过对称、旋转、折叠或展平等转化,将空间问题归结为平面  相似文献   

3.
潘佩 《中学教研》2007,(9):7-10
平面图形的折叠与展开问题是立体几何的2个重要问题,是空间几何与平面几何问题转化的集中体现.把一个平面图形按某种要求折起,转化为空间图形,进而研究图形在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上的变化,这就是折叠问题.将空间图形沿某一条母线或棱展开成平面图形,研究其侧面积及距离的最小值,这便是展开问题.将平面图形折叠与展开,既是实际应用问题的需要,又具有考察学生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功能,是对学  相似文献   

4.
将平面图形折叠成空间图形这类问题,近年来多有出现。此类题目学生颇觉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是对矛盾的特殊性认识不够。实际上此类问题是有特点的,在处理上应注意以下三点: 1.把折叠前的平面图形与折叠后的空间图形对照观察,不要孤立地只注视一个图形。 2.要分清图形折叠后哪些几何元素没有变,哪些几何元素变了。 3.当需要在空间图形中作辅助线时,最好也在平面图形中作出相应辅助线,这样便于思考和分析。下面举二例说明  相似文献   

5.
在立体几何中有这样一类问题,是把平面图形按照一定要求进行折叠或旋转,得到空间几何体,而为解决一些立体几何问题又需将空间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这类问题即为立体几何中的图形折、转、展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要分清楚图形变化前后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的变与不变,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6.
谈义 《中学教研》2002,(4):32-33
从数学角度研究折叠,我们发现折叠过程产生了许多几何问题,根据这些几何问题可设计出许多折叠几何问题的题型.下面就来研究一下折叠的类型、折叠几何问题的题型与折叠问题的求解.  相似文献   

7.
立几中有许多形式各异的折叠问题.一个平面图形经折叠后成为一个空间图形,此时图形的结构发生了突变,从二维的平面图形一跃成为三维的空间图形.这就带来两个问题,其一是空间想象问题,即折叠后的图形究竟具有什么样的结构的图形,这需要有空间想象力的基础.其二,由于图形结构  相似文献   

8.
平面图形折叠的空间问题,关键是寻求折叠前后的不变量,利用平面图形和空间图形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用空间概念解决问题.如何寻求折叠问题中的不变量呢?把握折叠前后的部分图形是否在同一个平面上,若在同一个平面上,则折叠前后的长度、角等就是不变量.把握折叠问题中的不变量就找到了求解空间问题的切入点和关键.  相似文献   

9.
把一个平面图形按某种要求折起,转化为空间图形,进而研究图形在空间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上的变化,这就是翻折问题.图形的展开与翻折问题就是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由直观到抽象的过程,在历年高考中以图形的展开与折叠作为命题内容时常出现,因此关注图形翻折问题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就图形翻折问题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0.
测量采用3认知方式(场独立、中间型、场依存)×5年级(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2数学成绩(好生、差生)×2性别(男生、女生)×3空间认知能力(折叠、展开、旋转)五因素混合设计.把认知方式和空间图形认知能力结合起来,考察不同认知方式中学生空间图形的折叠、展开、旋转能力的发展特征,各年龄阶段空间认知能力已达到什么样的发展水平,性别因素对中学生空间图形认知能力发展是否有显著性影响.希望研究结果能揭示中学生学习几何困难的心理认知因素,为提高几何教学提供心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的考查,新考纲提出了更高要求“能够想象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情况”,因此空间图形中求动点轨迹的一类题型便应运而生.由于正方体是空间图形中较简单但又十分重要的几何体,以正方体为背景的轨迹问题更受命题的青睐,这类问题考查的知识并不是很难,但提法非常新颖。  相似文献   

12.
要明确空间图形与平面图形在作图方法上的区别。1.虚实绣画法的区别:画平面图形时,原题中已有的线都画实线,添加的辅助线通常画成虚线。而画空间图形时,无论是原题中已有的钱还是添加的辅助线,凡是被前面平面遮住的部分都要画成虚线或不画,其余的都画成实线。在一个空间图形中若没有虚线,其立体感就不强,即使在同一图中,由于虚线的部位不同,所表示的空间图形中各几何元素的位置也不同。如图一的甲、乙和丙。2.在各自范围内图形的区别:在平面几何中,各几何元素的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在图形中是能够准确表示出来的。如正方形的对…  相似文献   

13.
俞新龙 《中学生阅读》2004,(12):8-10,14
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有密切的关系,平面图形是空间图形的基础.把平面图形翻折起来后就成为了一个空间图形.本文就对这类翻折问题进行归类解析,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4.
1.折叠后空间图形各元素间的位置关系 例1 图1是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在这个正方体中,  相似文献   

15.
平面图形折叠的空间问题,关键是抓住折叠前后中的“不变量”,利用平面图形和空间图形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用空间概念解决问题。如何寻求折叠问题中的“不变量”?把握折叠前后的部分图形是否在同一个平面上,若在同一个平面上,则折叠前后的长度、角等就是“不变量”。  相似文献   

16.
立体几何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也是数学高考的考查重点. 立体几何中,判定和证明空间的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以及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主要是平行与垂直的位置关系),计算空间图形中的几何量(主要是角与距离)是两类基本问题.正确揭示空间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并有效地实施空间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转换是分析和解决这两类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动态几何命题的趋势是:运动对象从动点型→动线型→动图型;运动形式从平移→旋转→对称→位似→折叠;蕴涵的函数关系从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分段函数.从知识整合的角度来看不仅有几何代数的数形结合,还有几何坐标的解析整合,较好地渗透了分类讨论,数形结合.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有较强的综合性.本文主要探讨如何解决动态几何中的函数问题.其基本策略:把握图形的运动规律,寻求图形运动的一般与特殊位置关系,在“动”中探求“静”的本质,在“静”中去探“动”的规律.解决问题时在“动”中建立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在“静”中利用函数关系解决几何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空间图形学习的评价,应主要考查同学们“空间观念的发展以及合情推理能力的获得”.针对这一要求,近年不少省市中考试卷中加强了图形运动变化(动态几何)类考题设置,其中有一类考题以图形旋转变换为情境背景,突出对同学们规律性  相似文献   

19.
空间动态几何问题及其求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体几何着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逻辑推理能力,其中的动态问题,要求学生用运动变化的观点解决空间位置关系的判定与计算,对学生思维层次的要求较高.面对“动态几何”问题,不少学生找不到思维的切入点,难以下笔,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空间想象能力差,另一方面是难以把握运动变化的实质,即动中有静的规律.同时,“动态几何”问题可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和运动变化观点,  相似文献   

20.
丁跃公 《现代教育》2003,(10):36-36
职专立体几何是平面几何的继续和发展,在内容上有密切联系。立体几何主要研究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主要性质、画法及有度量问题,是平面几何内容的深化和发展。由于数学课程的改革,立体几何引入向量知识,在方法上实现了几何代数化并且成为教材改革的亮点和升学考试的热点。根据职专学生和教材特点,注重新方法的运用把几何代数化落在实处,在教学实践中有三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