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西方竞技体育身体暴力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西方竞技体育发展历史,不同时期的3种代表性的运动形式--古希腊的搏击运动、中世纪的骑士比武和现代足球运动,分析3种竞技运动表述的身体暴力,进而对西方竞技体育中身体暴力演变特征进行探索.结果发现西方竞技体育身体暴力的发展变化是:从崇尚战争表现的身体暴力到戏剧象征的身体暴力,从个体身体暴力到群体暴力;从显性身体暴力到隐性身体暴力.西方竞技体育中身体暴力的演变体现了竞技体育文明的进程,并伴随着身体暴力的扩大化、泛化.竞技规则的建立体现了西方竞技体育文明进程对身体暴力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无论在体育哲学还是体育史学层面上,欧洲中世纪体育运动一直倍受争议,支持其有承前启后的积极作用的"顶中世纪"派与认为其有"千年黑暗、断裂"的消极意义的"倒中世纪"派一直论战不休;这两派呈现出了"社会物理学"和"社会现象学"这两个显然对立的视角,但也隐含了在身体实体论上的共谋;而在身体关系论的视角下,中世纪体育运动并不呈现出或为积极或为消极的非此即彼的面貌,却更以社会、群体、自然等外在于身体的元素与身体之间亲疏关系的此消彼长来显现,体现了在文明进程中从整体论到个人主义的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3.
“运动态身体”是克里斯·希林身体社会学研究的重要主题.希林以“肉身实在论”为理论基础对体育运动中身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质考察,提出身体是体育运动的源泉,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体育运动产生社会效应的定位场所.“运动态身体”也是一个未完成的概念,希林指出,现代东方体育运动的兴起无疑会丰富“运动态身体”的内涵.“运动态身体”为重新审视体育社会学的合理性提供了有益的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4.
“阳光体育运动”内涵、地位及意义的再阐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地位以及意义做了理性的再阐释.认为"阳光体育运动"不仅是全民健身工程新时期的具体体现,也是目前学校体育工作的头等大事.搞好"阳光体育运动",不仅会对体育本身产生积极的影响,也会对体育以外的方方面面产生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试论现代体育与电视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工业文明统摄了一切社会成份,今日的文化生产已成为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一个环节了。体育运动也在工业文明的代表物电视技术的促动下成为全球性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大众化承认了人的基本权益,把由资产阶级有闲者垄断的身体运动文化交还给大众。这整个过程和传统社会很不相同,从而形成现代文化的特殊性格,这是电视文化对体育运动的贡献。那么电视文化与现代体育运动的关联如何,本文企图论证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试论体育文化演进的思想线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体育是人的身体活动方式,虽说有生理的自然决定性,但人的身体活动一旦被纳 入社会关系体系,便开始履行一定的社会职能,并为各种形式的人类活动所利用,所以 说体育运动必然是文化性的。本文提出体育运动在社会文化中以多元整体状态存在 着,并且分析了以 Play,Game,Sport为关键词的体育文化演进的思想线索。  相似文献   

7.
绿色奥运理念的提出,不但标志体育运动的思维模式将发生根本性变革,同时也预示着现代体育运动与现代社会的诸多文化建制一同向着生态文明时代迈进.在这一过程中,以绿色奥运为旗帜的现代体育运动所倡导的具有广普性的思维变革,将以更加和谐的姿态融入到人类生存的范畴中,并找到自己的"生态位",获得全新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8.
身体对抗是竞技体育永恒不变的主题,随着社会理性思潮的漫延,竞技体育中的表演不再单纯是人的自然身体的对抗,而是在理性思维改造下的“半自动化身体”进行的机械演练.这种理性思维的扩张,使得现代竞技体育出现身体的工具化、崇拜的记录化、种族文明的退化等多种身体本位缺失现象.在对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维度进行思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竞技体育中身体本位缺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论身体教育的迫切性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近5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平均死亡年龄约为53岁,分析其原因固然有多种,但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在我国从家庭到学校和整个社会都普遍地忽视身体教育.这其中既反映了数千年来人们对待身体的轻视和否定、压制和奴役态度;也说明过去一直以牺牲身体为代价的"读书做官,光宗跃祖"的教育传统迄今依然在继续作用.而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既需要倡导理性论者"体美智三统一"的教育模式和实用论者的身体教育学,也要立足后现代的身体观,重新认识生命和身体对于人生与社会的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身体不只是感性意义上的肉体,同时也是理性意义上的本源。在体育运动的历史场域中,运动员的感性身体与理性身体在经过碰撞与交融、高扬与尘封、契合与彰显后,显示出其背后的丰富意义:运动员的身体日益成为人们聚焦的范畴和体现逻辑——用理性之魂建设健康而充满活力的身体。  相似文献   

11.
从身体的角度看体育的"智识"教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体育是一种人类特有的身体运动方式,而"身体"作为人的存在的根本维度,与体育运动始终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从"身体"出发,阐述了体育之育的真正目的与效用--开发生物脑体以及发展身体智慧,把体育从"纯粹的无法思想的身体教育"中解放出来,视"身体"为可以思考、充满"智慧"的身体,说明了体育在"智识"教育上的真正意义,从而从根本上脱离了身心"二元论"并有力反驳了"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错误认识,以求让更多的人自觉地投入到体育运动之中,感受体育的魅力,树立起终身体育的观念.  相似文献   

12.
从人的价值层面出发,从为实现人的价值的各个学科及各学科交叉中,确定体育学科对人的独特价值,同时在人的价值基础上建构一个较为完整的体育学科价值体系。认为:体育学科的身体价值是促进人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与演进,防止人类身体的异化;体育学科是建构人身体与心灵的桥梁,身体与心灵在体育中得以自由舒展;体育学科的外在价值是人的感性与理性在体育运动中达到高度的统一,是人感性与理性的交辉。通过界定体育学科对人内在价值和人外在价值的内涵及建构体育学科完整的价值体系,完善体育学科理论体系,促进体育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深 《体育学刊》2013,20(1):24-28
在政府公共职能强化的背景下,从人类自身发展的角度重新理解体育公共服务的历史使命,无疑对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内容与服务特性有更准确的把握.文明的发展将人类身体的文化性发挥到极致的同时,也导致人类身体自然性的无助与退化,而体育运动作为身体运动的特殊形式,是人类阻止肉身自然性退化的艺术结晶和科学成果,为了不让人类的身体在文明进程中退化,为了积极应对现代文明病带给人类的巨大威胁,体育公共服务应承担起救赎与养护人类自然身体的历史使命,切实保障每个公民的身体养护之需,在提供与公众身体养护密切相关的有形产品中,加强国民体育强身观的引领与培养.  相似文献   

14.
弗洛伊德的思想对体育领域的影响表现在:1.死本能所表现出来的侵犯性,通过参加或观看体育比赛,会缩小人们暴力和不协调的倾向;2.无意识学说使对体育运动中深层动机的研究,可以进一步理解体育运动对社会的作用;3.性学对于提高运动成绩,对于进一步发掘研究体育运动的作用和价值也有它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古希腊城邦体育运动的文化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运动是古希腊城邦的自身事务之一,城邦通过体育运动向公民传达着政治理想和精神述求,只有人才会用思想和身体去感受体育.站在城邦体育的视角,探寻人与体育运动的独特关系.人是天生的体育动物,在古希腊城邦的德性面前,体育从野性向理性升华,成为城邦生活支柱之一.  相似文献   

16.
《体育与科学》2016,(3):57-62
采用格尔茨"深描"式研究范式对泰拳仪式系统中最具代表性的赛前仪式进行考察与分析,提示其象征体系与文化隐喻,并对其教化功能与理性机制进行审视。研究认为泰拳赛前仪式作为泰国民族文化表征的集中体现,充满着象征与隐喻的文化事象,并潜藏着伦理教化的内在动力,在符号佩带、施礼规范、漫舞表现等身体细微运作之中来实现对拳手的管理;同时,仪式的发生具有加强信仰、动员身体以及"训诫"暴力的价值效应。仪式通过依赖情感与信仰为"暴力"设限、从精神与行为规约对"暴力"实施管理、以情境场形塑拳手"暴力"运用,达成伦理教化精神形塑,使拳手形成对"暴力"运使的新认知,从而实现对"暴力"有理有节地运使。对中国武术仪式来说,泰拳赛前仪式文化的经验话语,无疑是一个值得关照与省思的范本。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人类身体本能的体育运动哲学解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人类的根本性特征是铭刻于身体之上的,身体成为人类唯一能够感知的思想和实物存在.体育运动是人的自然需要和本能冲动,是一种寻求生存平衡、身体强大和生命意义的自然表达,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需,也是最为真实的情感体验.体育运动对于人类身体的忠诚与可靠,就在于它对于生命的保护,是人类唤醒身体本能运动的思想存在.站在人类身体本能的视角来探寻体育运动的历史路径,试图从中寻找属于体育运动的哲学线索.体育运动就是人类身体本能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18.
论社会发展视野中的妇女与体育运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文献资料调研和综合分析法论述了社会发展视野中的妇女与体育运动.随着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中作用的日益加强,她们在体育运动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今,妇女参与体育运动的比例和成绩已从1个侧面反映出该国家的社会文明程度、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综合的民族素质.  相似文献   

19.
关于安徽省高校教师健康与体育运动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健康是每个社会个体追求的目标,也是文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标志,但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高校教师却出现了所谓的现代文明病,而且体育运动也欠合理,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访谈,调查安徽省20所高校部分教师的健康状况和体育运动的情况,根据健康新观念和针对当前高校教师存在的各种非健康性的表现,阐述高校教师进行体育运动的必要性,建议完善高校教师体育运动的保障机制、考核机制,大力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活动.  相似文献   

20.
身体之维:体育运动的历史嬗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身体是铭写着历史的样本,同样也是一条考察体育运动发展的重要线索。在人类生存的场域中,身体不断地发生着嬗变,由蔑视身体的规训状态,遮蔽身体的遗忘状态到尊重身体的凸现状态。与之相适应,体育运动的发展也经历了从身心二元对立的客体化式体育、身心二元对立的主体化式体育到身心统一的生命化式体育的嬗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