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无数据型试题是中学化学计算教学的重难点之一,学生往往感到无从下手。解决的有效方法是仔细审题,挖掘有效信息,正确分析出题中的等量关系,然后大胆设未知数按等量关系列式,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现将此类题型解题方法举例如下: [例1]向KI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直到反应恰好完全为止,反应后溶液(已除去沉淀)的质量等于原KI溶液质量。求原 AgNO3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析]由反应后溶液的质量等于原碘化钾溶液的质量,可知  相似文献   

2.
运用守恒法解化学计算题,既简明又快捷。现举例说明其运用。 一、质量(或物质的量)守恒 例l.向碘化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直到反应完全为止,结果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恰好等于原碘化钾溶液的质量。求该硝酸银溶液的百分比浓度。  相似文献   

3.
一、设“1”法例1 FeCl3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铁屑,反应完全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恰好与加入的铁屑质量相等,则原混合溶液中FeCl3和Cu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相似文献   

4.
lmol 与足量 NaOH 溶液反应,消耗 NaOH 的物质的量为:A 3mol B 4mol C 3nmol D 4nmol解析解答本题应把握三点:该药物属于高聚物;该物质中含有3处酯键可水解;酯键水解得到的酸类物质能继续与 NaOH 发生中和反应,则 lmol 该物质消耗4nmolNaOH,故选 D。例2.向2mL0.5mol/L 的 FeCl_3溶液中加入3mL5mol/L 的 KF 溶液,发现 FeCl_3溶液渐渐褪至无色,再加入 KI 溶液和 CCl_4振荡后,静置,不见 CCl_4层有紫红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Fe~(3+)不与 I~-发生反应 B Fe~3+)与 F~-结合成不与 I~-反应的物质 C F~-使I~-的还原性减弱 D Fe~(3+)被 F~-还原为 Fe~(2+),使溶液中不再存在 Fe~(3+)解析向 FeCl_3溶液中加入足量 KF 溶液后得到无色溶液,说明该溶液中不存在或含极少量的 Fe~(3+)(黄色)、Fe~(2+)(浅绿色),则排除 D 选项;往所得溶液中再加入 KI 溶液和 CCl_4振荡后静置,不见 CCl_4层有紫红  相似文献   

5.
例1 在一定质量的氯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密度为1.45g/cm^3的硫酸溶液,当加入的H2SO4与BaCl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原氯化钡溶液的质量相等,计算该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  相似文献   

6.
1.电子得失守恒 例1(MCE6)已知在酸性溶液中,下列物质氧化KI时,自身发生如下变化: Fe3+→Fe2+;MnO4-→Mn2+; Cl2→2Cl-;HNO2→NO 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得到I2最多的是: (A)Fe3+(B)MnO4- (C)Cl2(D)HNO2 解析:由题给的氧化剂及其还原产物可知,1mol的四种氧化剂分别得到电子 1mol、5mol、2mol、1mol,据电子得失守恒知每摩尔氧化剂得电子多的,氧化还原剂KI的量就多,因而氧化KI,得到I2最多的氧化剂是MnO4-,应选(B). 例2(MCE7)bg某金属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该金属的三价正盐和ag氢气.则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相似文献   

7.
在学习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试验修订本·必修 )《化学》第一册第四章卤素时 ,老师们都要制备AgI沉淀 ,可是再接着做感光实验时 ,竟发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AgI见光并没有分解。每次制备AgI沉淀时 ,都会出现见光不分解的现象。笔者百思不得其解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难道所用的AgNO3和KI变质了吗 ?难道它们的溶液浓度过大而造成AgI沉淀过多了吗 ?难道光线太弱吗 ?难道大家熟知的卤化银从AgF到AgI感光性越来越强需要重新定论吗 ?带着这些疑问 ,笔者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 ,其过程如下 :(1)用新购置的AgNO3…  相似文献   

8.
1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氨基酸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因此氨基酸的化学性质表现为两性. 取下列3种氨基酸混合物共0.28mol,可与156mL 2.5moL/L的NaOH溶液或175mL 2.0moL/L的盐酸恰好反应,则原混合物中天门冬氨酸、赖氨酸、丝氨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  相似文献   

9.
与铁及其化合物有关的众多计算题中,能运用守恒关系解答的题型特别多。解题时,巧用守恒关系,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质量守恒质量守恒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例1 在2L硫酸铜和硫酸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30g铁粉,最后得到2L0.25 mol/L的硫酸亚铁溶液和26g固体沉淀物。求原溶液中硫酸铜和硫酸铁的物质的量浓度各是多少? 解析设硫酸铁和硫酸铜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和  相似文献   

10.
正经典例题:Al和Al2O3的混合物15 g,加入稀H2SO4溶液150 mL,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氢气1.68 L,Al和Al2O3均不剩余,为中和过量的硫酸,并使溶液中Al3+恰好完全转化为Al(OH)3沉淀,需要消耗3mol·L-1NaOH溶液200 mL,则该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相似文献   

11.
例1在100mL0.10mol·L-1的AgNO3溶液中,加入100mL溶有2.08g BaCl2的溶液,再加入100mL溶有0.01mol CuSO4·5H2O的溶液,充分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最终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B.最终得到的白色沉淀是等物质的量的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C.在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0.02molD.在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mol·L-1障碍:该溶液中化学反应涉及到两个方程式,若直接根据化学方程式来计算,比较烦琐,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很难立刻筛选出正确答案.解析:如果从离子反应实质切入,可以先算出n(Ag+)=0.01…  相似文献   

12.
一、Cu与浓HZ 50;、HN03的反应例l向50 mL 18 mol/L HZ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504的物质的量() (A)小于0.45 01 (B)等于0.45 mol (C)在0.45 mol和0.90 mol之间(D)大于0.90 mol错解:(B).错解原因:根据Cu与浓HZ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 ZHZSO4 0 .9 mol△CuS04 50:丁 2H20 0 .45 mol被还原的HZSO;为0.45 mol.正确思路:由于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稀后,铜就不能与稀硫酸继续反应,即浓硫酸不能完全反应,所以被还原的HZ 50;的物质的量应小于计算值.正确答案:(A).例2用12 moUL的浓HNO3 100 …  相似文献   

13.
《高中生》2005,(4)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1)反应的先后规律在溶液中如果存在多种氧化剂(或还原剂),当向溶液中加入一种还原剂(或氧化剂)时,还原剂(或氧化剂)先把氧化性(或还原性)强的氧化剂(或还原剂)还原(或氧化)。如:已知溶液中存在AgNO3、Cu(NO3)2,向此溶液中加入Fe粉时,Fe粉先与AgNO3反应,当AgNO3完全反应后,剩余的Fe粉再与Cu(NO3)2反应。(2)电子守恒规律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相等。此规律常用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3)邻位转化规律在一般情况下大多数氧化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14.
试剂:(1)0.03%溴甲酚绿溶液;(2)2mol/L硫酸溶液;(3)2mol/L氨水;(4)0.5mol/L亚硝酸钾溶液;(5)0.5mol/L亚硫酸钠溶液;(6)0.01mol/L碳酸氢钠溶液;(7)0.5mol/L氯化钡溶液;(8)3%双氧水;(9)KI+淀粉溶液;(10)1%花色甙(或品红)溶液 仪器用品:投影幻灯一台;培养皿3—5个(连盖或用稍大的培养皿、玻璃片)将培养皿放  相似文献   

15.
<正>有些化学习题如果用常规方法求解,不仅涉及的反应多,而且计算繁杂,且容易犯错或浪费很多时间而不得其果。但如果仔细分析反应后的溶液组成即反应后的终态产物,利用反应中或溶液中电荷守恒或物料守恒关系,就可立即得到相应等式,使问题化繁为简,快速求解。例1向a mL 0.25mol·L(-1)的AlCl_3溶液中加入金属钾,完全反应后,恰好只形成KCl和KAlO_2的混合溶液,则加入的钾的物  相似文献   

16.
1.24 mL浓度为0.05 mol·L-1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 mL浓度为0.02 mol·L-1 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则元素Cr在被还原的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 A.+6 B.+1 C.+3 D.0 2.硫与热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Na2S、Na3SO3和H2O,此反应中被氧化的硫与被还原的硫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质量比为1:2 B.质量比为1:1 C.物质的量比为2:1 D:密度比为2:1 3.在3BrF3+5H2O=HBrO3+Br2+9HF+O2↑中,若有5mol水做还原剂时,被水还原  相似文献   

17.
一、溶液中微粒浓度必然满足的等式关系1.电荷守恒:即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如在Na_2CO_3溶液存在 Na~+、H~+、CO_3~(2+)、HCO_3~-、OH~-,各微粒浓度的等式关系为:[Na~+]+[H~+]=[OH~-]+[HCO_3~-]+2[CO_3~(2-)]2.物料守恒:即溶液中某元素物质的量总量等于溶液中所含该元素的微粒的物质的量之和,亦即溶液中的溶质(除 H、O 元素外)的元素守恒。(由于存在水的电离,所以不存在 H、O 元素守恒)如在0.1mol/LNa_2CO_3溶液中,原 Na_2CO_3中所含Na~+以 Na~+存在,而 CO_3~(2-)以 CO_3~(2-)、HCO_3~-、H_2CO_3三种  相似文献   

18.
例1.5.lgMg、Al 合金溶解在500mL 2mol/L 的盐酸中,再加入4mol.L~(-1)的 NaOH 溶液时,恰好沉淀完全,所加 NaOH 溶液的体积为( )A.560mL B.500mL C.425mL D.250mL分析:此题中恰好沉淀完全,就对此时该溶液中溶质进行分析,和盐酸反应后的 Mg~( 2)、Al~(3 )全部以Mg(OH)_2和 Al(OH)_  相似文献   

19.
隐蔽数据是指含义隐而不露,不直接给出的计算数据。化学反应中的各种等量关系、差量关系、压强关系、浓度关系、定比关系、化合物的定组成关系等等,都是设置隐蔽数据的重要载体,因此,善于化“隐”为“显”成为解题的关键。一、隐蔽在等量关系中例1.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溶于足量水中,再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沉淀质量与原混合物的质量相等,则原混合物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A.62%B.26%C.84%D.48%解析:发生的反应是:Ca(OH)2+Na2CO3=CaCO3↓+2NaOH,因为生成CaCO3沉淀质量与原氢氧化钠和氢氧…  相似文献   

20.
(接上期) 三、有沉淀生成的计算例4 向某浓度的AgNO3溶液中加入未知浓度NH4Cl溶液到沉淀完全为止,所生成溶液质量与原AgNO3溶液质量相等,求NH4Cl溶液的百分比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