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0 毫秒
1.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是七年级数学中的一个难点.同学们感到困难的是不知如何从题目中找出等量关系去列方程,而习惯于小学里学过的算术解法.本文结合课本上的例题、习题,总结了找相等关系列方程的几种方法,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一、直译法将题中的关键语句“译”成代数式,找出相等关系列方程. 例1 某面粉仓库存放的面粉运出15%后,还剩余42 500千克,这  相似文献   

2.
列方程解决问题就是把实际问题通过建立方程模型抽象成数学问题.这类问题大多难在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合适的数学模型.解决这个难点的关键是找出题目中的相等的数量关系,即我们通常简称的相等关系.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了六种找相等关系的方法和策略,遵循这些方法去找相等关系,就可以让学生顺利的解决列方程解应用题的问题.1利用题目中的关键语句直接找相等关系有一些应用题的文字叙述中就包含了能体现相等关系的关键词或语句,可以直接把这些关键词或语句用笔划下来,稍加整理就是要找的等量关系.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学好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在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正确列出方程。在学这部分知识之前,学生习惯了未知数不参加列式,用算术法解应用题的思路,得数即为所求。而用方程法解应用题时,未知数不但要用字母表示,而且要参加找相等关系列方程,所等并非所求。在解题思路上和算术法大不相同。相等关系如何找?方程怎么列?学生不习惯,甚至茫然失措。针对这种情况,根据小学教材的知识范围,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把列方程解应用题如何找相等关系的教学分成几个类型来进行,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根据应用题中数量关系的特点,确定比较合适的方法来找相等关系。总的来  相似文献   

4.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找相等关系.有些同学在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时不知如何从问题中抽象出相等关系.下面介绍一些找相等关系的方法,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5.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就是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这类问题大多难在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解决这个难点的关键是找出题目中的相等的数量关系,即我们通常简称的相等关系。我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了六种找相等关系的方法,遵循这些方法去找相等关系,就可以让学生顺利解决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问题。一、利用题目中的关键语句直接找相等关系有些应用题的文字叙述中就包含了能体现相等关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是七年级数学中的一个难点.同学们感到困难的是不知如何从题目中找出等量关系去列方程,而习惯于小学里学过的算术解法.本结合课本上的例题、习题,总结了找相等关系列方程的几种方法,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对于初学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小学生来说,由于受算术方法解题的影响,往往存在三个方面的困难:①不习惯把未知数当作已知数来分析题中数量关系;②找不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③找出等量关系后不会列方程.在这些困难中最主要的是学生难以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下面介绍几种帮助学生找等量关系的方法. 1.抓题目的关键语言.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一般都是通过一些关键的词句表示出来的.因此,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可从理解题目中的关键语句为突破口,寻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例1〕少年宫合唱队有64人,比舞蹈队人数的2  相似文献   

8.
北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引进了列不等式(组)解应用题,在此之前学生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其常规思路是先找相等关系,然后根据它列方程,且基本上是有多少个相等关系便可  相似文献   

9.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在列方程,而学习列方程的重点应是学会列方程,掌握列方程的思维过程,忽略了这一点,题目到手就急于寻找用于列方程的相等关系,或盲目地拼凑方程,往往会事与愿违.  相似文献   

10.
一、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列方程解应用题,关键是找一个相等关系,明确此相等关系的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然后恰当地设出未知数,把等量关系的左边和右边的各个量用含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这样就得到了我们想要列出的方程.因此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同学们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遇到的一个主要困难,就是如何找出应用题中的相等关系、进而列出方程.本文拟就寻求应用题中的相等关系,提供一些操作(或分析)的方法,供同学们参考.一、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和有关的数量关系找直接相等关系例1 一个水池、装有甲、乙两个进水管和一个排水管.空池时,单开甲管3小时可注满全池;单开乙管5小时可注满全池.满池时,单开排水管  相似文献   

12.
“列方程解应用题”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和欲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为教学目的。新教材从这一教学目的出发,较旧教材着重加强了列方程的分析,对例题的分析突出了找相等关系,增加了列表、画示意图。教师必须认识到教材的这一变化,加强列方程解应用题中分析过程的教学。 一、新教材中例题分析的特点 1.突出了相等关系 新教材中每道例题的分析,都先列出一种相等关系,然后用代数式分别表示相等关系的左右两边,从而列  相似文献   

13.
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时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困难:1.抓不住相等关系;2.找出相等关系后不会列方程;3.习惯于算术解法,不适应利用代数方法分析问题。怎样克服上述困难,学好列方程解应用题呢?  相似文献   

14.
等量关系是指题目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学会找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前提是要能列出方程,而找等量关系又是列方程的关键。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常用的找等量关系的方法。1.从计算公式中找我们已经学过的有关周长、面积、体积的计算公式本身就是一个等式,在解决与几何图形有关的问题时,可以直接将计算公式作为等量关系。例如,一个梯形,上底长10米,高15米,面积是600平方米,求梯形的下底长多少米?本题可以直接用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十下底)×高÷2=面积”作为等量关系。2.从基本数量关系中找一些基本的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15.
杨燕 《初中生》2005,(31):22-24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我们感到困难的是从实际问题中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常常在此"卡壳".现在介绍一个找等量关系的好方法,用表格法分析题意和找等量关系.请看以下实例.  相似文献   

16.
谢小芹 《教师》2014,(35):52-52
应用题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审题→设元→找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列方程或列不等式→解方程或解不等式→检验→写答案。关键步骤是正确找出题中的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化解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学会在反复读题中解应用题。  相似文献   

17.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重点,也是难点。主要困难有:①找不到相等关系;②找到相等关系式,不能正确用含未知数x的代数式表示相等关系中有关的量;③有些同学在学习时形成思维定势,习惯于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而对于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新的思维方法不理解、不适应。  相似文献   

18.
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一般可分为五个步骤,其中最关键的一步是找出相等关系列方程.下面结合几道例题介绍几种找相等关系的常用方法,以供解题参考:一、分析题中的关键句展现相等关系例1在甲处劳动的有27人,在乙处劳动的有19人,现在另调20人去支援,使在甲处的人数为乙处的人数的2倍  相似文献   

19.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几个步骤中,找相等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里向同学们介绍几种找相等关系的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用一次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是同学们学习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之一.列方程解应用问题有两个关键步骤:一是设未知数,二是找相等关系.本文仅从“设未知数”这一侧面,帮助同学们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