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等比性质,就是如果a/b=c/d…=m/n,这里 b+d+…+n≠0,那么 (a+c+…+m)/(b+d+…+m)=a/b这个性质很有用,请看: 1.求值例1已知a/b=c/d=e/f=5/7,求(a-c+3e)/(b-d+3f)的值. 解因为a/b=c/d=e/f=5/7所以 a/b=(-c)/(-d)=(3e)/(3f)  相似文献   

2.
等比性质: 教科书中说,在a/b=c/d=e/f=…=m/n中,当b d f … n≠0时,有1.等比性质成立的条件,万不忽略  相似文献   

3.
<正>网上曾经流传着这样一组有趣数字:令a=123789,b=561945,c=642864,d=242868,e=323787,f=761943.则有a+b+c=d+e+f及a2+b2+c2=d2+e2+f2.去掉各数的最高位数字,得到新数a1,b1,c1,d1,e1,f1后仍然会有a1+b1+c1=d1+e1+f1及a21+  相似文献   

4.
等比定理是指:a/b=c/d=e/f=…(?)a c e …/b d f …=a/b.在三角问题中,若能根据式子的结构特征,恰当运用等比定理,常能避免复杂的公式变换,巧妙获得结果.一、证明三角恒等式(或条件等式)例1求证sinα cotα/tanα cscα=cosα.简析:cosα=sinα/tanα=cotα/cscα=sinα cotα/tanα cscα例2求证1 secα tanα/1 secα-tanα=secα tanα.  相似文献   

5.
定理 :已知 ab=cd=… =mn,( 1 )若 b d … n≠ 0 ,则a c … mb d … n=ab;( 2 )若 b d … n=0 ,则 a c … m=0。此定理完善了初中《几何》第二册 P2 0 2 给出的等比性质 ,其证法与课本上的证法相同 ,本文旨在通过各种类型的题目说明定理的应用。  一、求值例 1 .已知 ab=cd =ef =57,求 2 a- c 7e2 b- d 7f。解 :由已知条件 ,得2 a2 b=- c- d=7e7f=57,根据定理 ,得若 2 b- d 7f≠ 0 ,则 2 a- c 7e2 b- d 7f=57;若 2 b- d 7f=0 ,则 2 a- c 7e=0 ,此时所求式子无意义。  二、化简例 2 .化简 :3 2 2 3 61 2 …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等比定理的叙述等比定理的内容历来放在中学平面几何相似形一章里学习,在七十年代以前的教科书或有关参考资料上大都是这样叙述的:如果a/b=c/d=e/f=…=m/n,那么(a+c+e+…+m)/(b+d+f+…+n)=a/b(其中所有字母都代表不等于零的实数)。  相似文献   

7.
在平面几何中,求证线段等式a·b=c·d±e·f一类命题,是比较繁难的问题之一。本刊84年第1期发表的《“a·b=c·d±e·f”型命题的一种证明方法》。介绍了这类命题的几何证法,本文谈谈这类命题的三角证法。这类几何命题,可用正弦定理证明,也可用余弦定理证明。设a、b、c、d、e、f都是已知图形中的线段,用正弦定理证明a·b=c·d±e·f,其方法是: 第一步,利用正弦定理,考察已知图形中有关的边和角之间的关系,写出c·c±e·f/a·b的三角表达式; 第二步,根据已知条件,将这个三角表达式化简,证明它的值等于1。例1 在△ABC中(图1),已知∠A=2∠B, 求证BC~2=AC~2 AB·AC。证明设∠B=θ,则∠A=2θ,∠C=180°-3θ。在△ABC中,由正弦定理得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在△ABC中,若乙B=乙c,则b=c,即b一‘=0. 在△ABC中,若乙B=2乙C,依据正弦定理,则有ae c’一乙’=o(a=域a今e). 联怒:在△ABC中,乙B=乙C,b一c=o,不妨记作:f:(a,石,e)=b一e=0。 当乙B=2匕C时, f,(a,西,c)=a·c c子一b’二0. 那么乙B=3乙C时, f3(a,b,c)=…=o?当乙B=n乙C时,f。(a,b,c)=…=o?(,〔N)-推广.在△ABC中,当乙B=一b年】二尸= ‘sinn乙Csin匕C.由棣莫弗定理、理及复数相等的条件,不难求出:n乙C时,二项式定 sin”乙C2,一ik一i=名(一i)资c七sin“乙e·cos“一“乙c(扎中,任N,k二:二__.(一1).十巴一1、一几,f—,. ‘根…  相似文献   

9.
中学几何中,有一类关于证明1/a 1/b=t/c型线段关系式的题目,这类问题的解决,一般地归结为寻求c/a和c/b的具有公分母的“第三比例式”,这里再介绍两种方法。 一、将1/a 1/b=t/c型化为e/f=h/g型解决(其中a,b,c,t,e,f,h,g都是线段) 例1.BF是△ABC中∠ABC的平分线,过F作EF∥BC交AB于E,则1/AB 1/BC=1/BE。  相似文献   

10.
初二《几何》教材中,推导等比性质“若含一备竺(b+d十f+·~一了一”‘~+n笋O),则“+c+e+…十mb十d+f+…十。一牛”时,所采用的方法“设粤~共一 口Oe蚤一一登一‘”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有些数学题·根据条件的结构特征,选用这种“设值法”,巧妙转化,往往能打通解题思路,迅速求解.下面举例说明. ~二__‘_.一__、,__ab‘.、、_ 例1已知a,b,‘,d都不为。,且羊一兰一斗.求证: “‘一/.。一一’一’一~一’/J一,一b cd’勺、~.令 倪 b一k,则k并O,a一bk,b=ck,c一dk, 二d 一一 占一ca一d一一“3+b3+e,夕+ca+d“一解题方法一十一护左式一(bk)(ck…  相似文献   

11.
1.构造函数某些数学问题,可以在变化的量之间建立函数关系,然后用函数的观点解决问题. 例1 已知a、b、c、d、e为实数,且满足条件 a+b+c+d+e=8, a2+b2+c2+d2+c2=16,试确定e的最大值. 解设f(x)  相似文献   

12.
《小辞海》     
【比】比较两个同类量 a 和 b 间的关系时,如果以 b 为单位来度量 a,称为 a 比 b,所得的数 k 称为“比值”,记为 a:b=k 或 a/b=k.“:”是比号,比号前的量称为“比的前项”,比号后的量称为“比的后项”.【比例】当两个比 a:b 和 c:d 的比值相等时,称这四个量 a,b 和 c,d 成比例,记作 a:b=c:d.  相似文献   

13.
设a/b=c/d=e/f,则(a c e)/(b d f)=a/b。 大家都知道这是等比定理。求电阻时,巧妙利用等比定理,往往使解法快捷简便,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1 当加在某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加2伏时,定值电阻中的电流增加了0.1安。那么,这个定值电阻的阻值是( )。  相似文献   

14.
初中部分 1.1 如图,a,b,c,d,e,f均为有理数,图中各行,各列,两对角线上三个数之和都相等,则a b c d e f=____。  相似文献   

15.
等比定理“b/a=c/d=…=m/n(?)(a c … m)/(b d … n)=a/b”是平几里成比例的线段一节的定理。其中字母 a、b、c、d、…m、n 都表示线段,属正实数,和式“a c … m”与“b d … n”也表示线段,亦为正实数。如果我们将定理中各元素所属范围加以扩充,不难证明:当 a、b、c、d、…m、n 及 a c … m,b d … n 均为非零实数时,定理依然成立。这样,定理便可广泛应  相似文献   

16.
Suppose(假设) that a,b,c,d, and e arenumbers that satisfy this system of three equations. { 13a + 26b+ 2c+13d + 3e=18, 6a+12b+c+6d+e=7,5a+10 b+c+5d+e=6} 译文:已知方程组: {13a+ 26b+ 2c+13d+ 3e=18, 6a+12b+c+6d+e= 7 , 5a+ 10b+c+5d+e=6.}求e的值.  相似文献   

17.
对于系数是复常数的Riccati微分方程,y'=py2+qy+r,其中p=a+bi,q=c+di,r=e+f i是复数,a,b,c,d,e,f∈R,i是虚单位,且pr≠0,得到了此类方程解存在的一些条件,并给出了相关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李建泉 《中等数学》2006,(10):22-25
数论部分 1.本届1510第1题. 2.本届1510第2题. 3.已知正整数口、b、c、d、e、f满足和S=a+b+c+d+e+f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复数探讨周期数列 a,b,c,a,b,c,…,(1) a,b,c,d,a,b,c,d… (2)的通项公式a_n=f(n)(n∈N)。记1的三次根为1,ω,ω~2(这里).构造N上的函数选择常数K,l,m,使f(1)=a,f(2)=b,f(3)=c.由ω的性质ω~3=1,ω~2 ω 1=0.不难求出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设函数 y=f(x)在闭区间[a,6]上连续,则有 Hadamard 不等式.1°当 y=f(x)在[a,b]上下凹时有(b-a)f(a) f(b)/2≤∫_a~bf(x)px≤(b-a)f(a b/2);(1)2°当 y=f(x)在[a,b]上上凹时,有(b-a)f(a b/2)≤∫_a~bf(x)dx≤(b-a)f(a) f(b)/2 (2)式中等号当且仅当 y=cx d(c、d 均为常数)时成立.在现有的一些材料[1]、[2]]上,都假定了 f(x)的二次可微条件,其实,二次可微条件是多余的,就连一次可微条件也是不必要的.Vasic′,P.M.和 Lacko ic′,I。B在假定 y=f(x)二次可徽的条件下,推广了上述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